日本对台湾和朝鲜半岛的统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否源于对台湾当地华人势力的畏惧呢?相比之下,对于半岛的朝鲜族人,日本显然采取了更加肆无忌惮的压制态度。时至今日,在台湾省的地名中,依然可以见到如“冈山”“佐野”“丰田”“加贺”“瑞穗”“美浓”等这类具有明显日本色彩的地名,而在南北朝鲜的地名体系中却是找不到类似的情况。
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中央银行的总裁申秉铉,其母亲郑氏为台湾人,早在日占时期就随她的兄长从台湾前往仁川发展商业,并在朝鲜半岛扎下根来。同样,左侧的图片展示了上世纪60年代的韩国女明星宋淳子,她的母亲也是当时伴随家人从台湾前来仁川经商的人。
战前的台湾在汉化程度上,或者说受到中国本部影响的程度,远超朝鲜。自明朝崇祯年间灭亡后,朝鲜一直自认是中华文明正统,民族和文化认同感极为强烈,遭遇殖民后反抗行动频繁而激烈。然而,对于台湾而言,这种压迫却显得遥远,光复后甚至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不适感并发生了强烈的反抗。
在朝鲜,日本面对的抵抗力量相当强大。为防止叛乱,日本对朝鲜人征兵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直到后期战局恶化,才开始全面开放对朝鲜人的征兵政策。韩国国父则是著名的反日人士,独立建国后立即与日本断绝了外交关系。
朝鲜犹如一个缩小版的中国,是个正统的儒家士大夫国家,各种“夷夏之防”理念深入骨髓,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更是根深蒂固,家国天下的思想贯穿其文化。而尽管台湾纳入了大清版图,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依然像一颗原生态的东南亚小岛,虽然有部分汉人移居,但其汉化程度甚至不如东南亚的一些地方,缺乏真正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
上一篇:原创 东汉十大名将评选与功绩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