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24年11月5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冯玉祥率军占领了北京城,并派兵将紫禁城内的末代皇帝溥仪赶出宫殿。这一事件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成为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那么,冯玉祥为何要将手无寸铁的溥仪赶出紫禁城呢?溥仪既没有对他构成威胁,也没有直接得罪他,冯玉祥又为何如此决绝地驱逐皇帝?
坊间流传一种说法,认为冯玉祥驱逐溥仪,实则是图谋清宫内的珍贵文物和宝藏,打算将这些珍宝变卖,作为军费开支。
当时的报纸对此有不少报道,甚至有些夸张地描述冯玉祥的军队在夜晚偷偷将清宫珍宝装车运走。溥仪在出宫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暗示冯玉祥的动机就是为了霸占宫中财富。
时至今日,这样的传言依旧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究竟事实真相如何?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述。
(二)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冯玉祥在将溥仪驱逐出宫之前,实际上还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曹锟的政权。随后,他开始组建新政府,邀请北洋资深政治家段祺瑞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同时成立了临时内阁。黄郛出任国务总理,但因段祺瑞迟迟未到任,临时执政的职务暂时由黄郛代理。
黄郛虽然如今鲜为人知,但当年颇具名望。他曾与陈其美、蒋介石结义为兄弟,后来在北洋政府中担任多次部长职务。1925年后,他投靠蒋介石,成为“政学系”的重要人物,这段历史后续还有不少故事。
黄郛上台后,依照冯玉祥的指示,于11月4日通过了修改后的《清室优待条件》议案。
新修订的条件包括五项重要条款:
1. 永久废除皇帝尊号,溥仪在法律上享有与普通公民相同的权利。
2. 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50万元,并额外拨款200万元设立北京贫民工厂,优先录用旗人。
3. 清室应按既定优待条件,立即搬出皇宫,自由选择居住地,但政府继续负责保护。
4. 清室宗庙和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派兵保护。
5. 清宫私产归清室所有,其余公产及古物归民国政府。
11月5日下午三点,京师警备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及国民党元老李石曾率兵进入紫禁城,正式要求溥仪及皇后婉容、皇妃文绣等人即刻出宫。溥仪一行携带少量宫女太监离开,被五辆汽车护送至醇亲王府。
根据民国元年制定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本应早已离开紫禁城,迁居颐和园。但历届政府都未强制执行,清室以各种借口拖延,致使溥仪长时间居住宫中。
从法律角度看,冯玉祥此举是执行既定条款,虽不无争议,却并非违约。
(三)
然而,溥仪被驱逐事件仍引发了轩然大波。
即将就任临时执政的段祺瑞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他致电冯玉祥:“优待条件系我手订,且各国使馆皆有案,岂容一手撕破?”言外之意是,这项优待条件是经过国际认可的,岂能随意废除?
但冯玉祥态度坚定,拒绝让溥仪复归宫中。段祺瑞只能将不满转向黄郛,坚决要求他辞职。黄郛最终被迫下台,随后南下投靠蒋介石。
著名学者胡适也于11月8日致信黄郛,表达反对驱逐溥仪的观点,认为此举破坏国际信义,损害了民国的国际信誉。
与此同时,前清朝的遗老们群情激愤,纷纷发表声明谴责冯玉祥。
不过,也有不少人支持冯玉祥,比如章太炎就对此拍手称快,还致电黄郛主张没收清室在畿辅的田庄,意图断绝其经济来源。
孙中山也公开支持冯玉祥,毕竟当时他急于联合冯玉祥,借此争取南方势力的支持。
溥仪出宫后,社会舆论焦点转向了清宫珍宝。许多媒体指责冯玉祥图谋霸占这些珍宝,用于充实军费。
不过,11月7日,黄郛发布命令,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处理清宫内所有公私财产。财产清点完成后,紫禁城将被改建成博物馆。
委员会由国民党元老李石曾担任主任,成员包括范源濂、沈兼士、陈垣等学者,以及清室代表绍英、耆龄、罗振玉,不过清室代表均拒绝参与工作。
11月10日起,善后委员会封闭皇宫,开始详细清点财物。此后,北京政局风云变幻,势力更替频繁,但善后委员会始终坚持职责,未曾中断。
近一年后,清宫珍宝被彻底清点,共计超过117万件。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紫禁城从此焕发新生。
(四)
至此,各位网友应该明白:关于冯玉祥吞没清宫珍宝的传闻完全没有事实依据。冯玉祥驱逐溥仪,主要是想展示自己的革命立场,尤其是为了赢得南方孙中山的支持。他绝不会冒着形象严重受损的风险去私吞珍宝。
事实上,冯玉祥的这一举动在客观上反而保护了故宫珍宝。当时清室缺乏经费,经常偷偷私下出售文物。溥仪本人也多次盗卖宫中珍宝,宫内的太监、宫女更有监守自盗的现象,导致文物损失惨重。如果让清室继续掌控,故宫文物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破坏。
溥仪被驱逐、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从此,故宫文物得到妥善保护,文献研究也得以系统开展。冯玉祥驱逐溥仪的事件,实为历史上的正面举措,值得肯定。
还有人说,溥仪被赶出宫后,才导致他投靠日本,成为伪满皇帝,这种说法也不准确。溥仪自始至终都怀有复辟的执念,不论身处宫内还是宫外,都未曾改变。即使他继续留在紫禁城,依然会想尽各种办法图谋复辟。其成为伪满皇帝,与是否被驱逐出宫无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