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创始人
2025-09-22 08:05:10
0

为了更好地理解明朝是如何支援朝鲜抵御日本的侵略,我们需要将时间线倒回到1592年年初。当时,部分在日本的华侨将日本即将入侵朝鲜的情报传递给了福建地方,因此福建地区最早得知日本即将发动侵略的消息。明朝东南沿海随即加强了防备措施,但并未将此事提升至全国性警戒的层面。举例来说,北京城方面直到日军真正入侵朝鲜时,依旧没有察觉到任何风吹草动。

然而,这时有一个地区早已得知了朝鲜的紧急情况,那便是与朝鲜接壤的辽东。辽东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它不可能对日军的动静视若无睹。毕竟,日军在朝鲜半岛制造了如此大的动静,如何可能让辽东毫无察觉呢?(出自《明代辽东边疆史》)

辽东总兵杨绍勋不久便将朝鲜沦陷的消息上报给了北京。当时,负责接收军事情报的兵部尚书石星,作为明国的国防负责人,收到了这一报告。令人注意的是,石星与日本的丰臣秀吉同年,都是1537年出生。石星接到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怀疑这可能是虚假信息。他认为朝鲜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强国,不可能如此轻易地被倭寇击溃。

听到这里,不要轻易笑出声。站在当时的明国立场看,朝鲜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军事强国。明朝不仅和朝鲜有过多次联合行动,甚至在成化年间,明朝为了围剿女真就曾和朝鲜共同出兵;在壬辰倭乱后,明国对抗努尔哈赤时,也曾向朝鲜寻求援助。甚至在清朝初期,朝鲜的炮兵在清军的战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出自《元明清时期浙江与朝鲜半岛的历史联系》)

朝鲜不仅拥有一支高达二十万人的常备军,而且此前其防御能力一直为明国所看重,谁也没想到朝鲜的防线会在日军的进攻下土崩瓦解。

因此,石星一开始怀疑这一信息的真实性,甚至认为这可能是朝鲜与日本勾结,企图诱骗明国参战。于是,他开始指示加大对天津、辽东、山东等地区的戒备,防止朝鲜和日本联合入侵。(出自《明代辽东边疆史》)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关键点:首先,明朝在北方的军事部署主要是针对朝鲜,而非日本。其次,明朝与朝鲜的关系并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般牢不可破。

补充一点,当汉城沦陷后,朝鲜朝廷在极度困境下多次派遣使者请求明朝援助。这一举动实际上也表明了朝鲜当时的危局。然而,初期明国对这些情报持怀疑态度,甚至对朝鲜的使者也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因此,朝鲜的使者一度未能成功得到明朝的回应。

直到6月中旬,朝鲜国王李昖已逃至义州,身处孤立无援的境地,再往西就可能踏出国境。但此时李昖却决定向明国寻求庇护。明朝听到这一消息后,仍怀疑义州的李昖可能是假冒的,便派人前往义州核实其身份,并要求画出李昖的肖像以便回京验证。当明朝确认李昖的身份无误后,朝鲜的情况也不再被怀疑,但紫禁城内依旧炸开了锅。一些大臣开始表示,既然朝鲜王是真的,接纳他进入明国势必会给日本入侵明国提供借口,甚至有人提议应该放弃支援朝鲜。

这些反对派的声音体现了明朝高层当时对于日本威胁的认识不足,甚至可以说,他们有些对日本感到畏惧。

然而,支持援助朝鲜的声音也并非全无,石星等大臣力挺增援,而一些地方官员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例如,浙江的地方官周孔教明确表示:“朝鲜吾之藩篱也,朝鲜失则辽阳危,辽阳危则神京震,若朝鲜瓦解,辽东便会受到威胁,而辽东若沦陷,下一步便是北京。”他认为,朝鲜失守不仅会影响辽东,最终甚至可能波及到明国首都北京。

山西地方官彭好古则更进一步表示,不仅要增援朝鲜,而且要提防朝鲜内部的复杂局势。他认为,即使明军进入朝鲜,也不能轻视可能存在的朝鲜内乱风险。

在朝堂争论激烈之际,最终做出决策的是明国皇帝万历。虽然他当时只有29岁,且基本上未曾亲自上朝处理政务,但他对边疆战事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对日本入侵朝鲜的消息尤为敏感。万历皇帝不仅批示增援朝鲜,还在6月19日下令由辽东军将领郭梦征率军前往义州与李昖会面。郭梦征到达义州时,带去了万历赐予的2万两白银。赠送白银既体现了对李昖的同情,也为明军进入朝鲜提供了合法理由。

万历皇帝进一步下达了圣旨,声称将调动十万辽东精兵,并联合琉球、暹罗等国共赴朝鲜与日军作战,虽然这一宣言中的“集兵数十万”有些夸大,但也体现出他强烈的决心。事实上,琉球已经向丰臣秀吉妥协,而泰国也忙于应对缅甸的威胁,无法提供军事支持。

尽管如此,明军的援助还是迅速展开。6月15日,宁远总兵郝杰已命令史儒、戴朝弁带领1300人进入朝鲜,执行保护李昖的任务。两天后,郝杰又派遣副总兵祖承训率领3000兵力进驻朝鲜,祖承训成为此次援朝的主要指挥官。加上郭梦征的队伍,明军的援军总数已达到5000人,李昖终于有了足够的力量将朝鲜局势稳定下来,至少他不再需要逃往明国了。

有些人可能曾认为,16世纪时日本的动员能力比明朝还强,但事实上这个观点并不成立。根据《明代倭寇史略》中的数据,丰臣秀吉能够动员的兵力最多约为56万人,但这其中并不完全属于他个人,很多地方大名因内乱无法提供全部兵力。而明朝的常备军则远超日本,例如在永乐时期,明国常备军已达276万人,而到了万历时期,虽然有所减少,依旧有80万人的规模。(出自《中国历代战争史》)

在后续的几次援朝行动中,明军的兵力逐渐增加。1592年,明军首次出兵朝鲜,祖承训率领的兵力大约为5000至7000人,基本上来自辽东地区。1593年,第二次出兵时,明军的总数达到51500人,其中大多数是辽东兵力,浙江兵力只有7000人。第三次支援时,明军的兵力达到了14万至18万人,成为整个战争中明朝出兵最多的一次。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明朝不仅在兵力上远远超过了日军,而且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优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玄武湖银杏映斜阳美不胜收 玄武... 来源:荔枝风景线近日,江苏南京,玄武湖银杏林迎来最美时节,满树金叶在斜阳下熠熠生辉,阳光穿过枝桠洒下...
中方:奉劝这位大使,好好反省当... 据中国驻希腊大使馆消息,驻希腊使馆发言人就美国新任驻希腊大使涉华错误言论答记者问。 问:近日,美国新...
2026年世界杯分组抽签揭晓:... 2026年世界杯即将拉开帷幕,这一次的赛事注定将载入史册。作为历史上首次扩军至48支球队的世界杯,2...
靠谱陶瓷加热圈推荐,江苏通亚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陶瓷加热圈的应用极为广泛。然而,面对市场上众多的陶瓷加热圈品牌,很多人都在问...
2025年11月发泡陶瓷大板,... 引言:在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发泡陶瓷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渐成为众多建筑项目的首选材料。然而,市场...
世界名著《爱丽丝梦游仙境》文学... 在某个慵懒的夏日河畔,一个小女孩追着一只揣着怀表的兔子,坠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树洞。这个看似童真的场景...
多名未成年人驾兰博基尼深夜炸街... 夜幕降临,城市褪去喧嚣,本是居民休憩的宁静时刻。但在北京望京地区,连续15通报警电话打破了夜晚的平和...
日本迎来两大后援,南部战区摊牌... 日本政坛刮起一股危险的逆流!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时竟公然抛出“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的荒谬论...
俄罗斯坦克大军强突乌克兰第七州...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大规模坦克突击战遇上不小的问题,在进入阵地战之后,坦克不再集中使用。最近情况又发生...
今夜,跳水!不平静! 【导读】全球等待英伟达财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晚上好,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表现。 美股震荡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