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李氏”到底怎么来的?为什么先秦古国没有个“李国”?
创始人
2025-09-22 02:31:37
0

中国的“李氏”家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在先秦时期的古国中并没有一个叫“李国”的国家呢?

皋陶(约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是古代四大圣贤之一,和尧、舜、禹并列,担任尧时期的理官。他的家族在古代的唐、虞、夏三个重要时期中,长期负责掌管刑法,担任“士师”(理官)的职务,因此后世尊称他为“中国司法的始祖”。皋陶的治法思想强调“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认为五种刑罚应处于辅助地位。他主张首先要用道理去说服那些有过激行为或触犯法律的人,如果他们不听劝诫,再去实施法律制裁。

皋陶提倡的“五教”不仅包括了父子的义务、母亲的慈爱、兄弟之间的友好、弟弟对兄长的恭敬,以及对子女的孝顺,还意在教育人们理解和遵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教育思想帮助人们彼此和睦相处,互相谦让,从而明白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为的,目的在于实现一个没有犯罪、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从而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皋陶强调在对待罪犯时应先进行说理,因此古人将掌管刑法的职务称之为“理官”。在那个时代,官职往往是世袭的,皋陶担任的“理官”职位也就意味着他的后代同样会延续这一家族称号。有一次,皋陶的后代在逃难时遇到一棵树,因食用该树的果实而得以生存,从而将“木”和“子”结合发音,形成了“李”字的来源。于是,他们便将家族的姓氏改为“李”。

“李”字的读音为“lǐ”(ㄌㄧˇ),它的原义指的是一种落叶的小乔木,其果实称为“李子”。成熟时,李子的颜色通常呈现出黄色或紫红色,味道鲜美。例如:“李代桃僵”最初用来比喻兄弟间的相互扶持,后来演变为互相代替或替他人承担过错的概念;“投桃报李”指的是相互馈赠的礼仪;“李下不正冠”则告诫人们要避免不必要的猜忌;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则强调真诚、正直的品格会自然吸引他人。

“李”字的衍生意义还可以指代狱官,通“理”。如《管子·法法》中提到:“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此处的“李”即代表法律的“理”。在古代,这个字被用来表述相关的法律职能,而现代的法理则统一用“理”这个字,而不再用到“李”。

古代国名的命名是非常讲究的,通常会使用一些与祖先封地相关的名称。“李”字虽然与“理”有关,但充其量只是一个官职的称呼。如果以这种职称来命名国家,无疑会导致名不正言不顺,使国家形象受到贬低。因此,先秦时期的古国并没有使用“李”作为国名。

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李”表示一种果实,字形由“木”和“子”组成。“木”的意思是从土地上长出的树木,而“子”则象征着阳光助力万物生长,代表了新生的孕育。古代的“李”字正是通过这两个范式的结合而形成的,反映了皋陶后人逃难过程中的故事和传承。

《说文解字诂林》指出,“李”和“理”两字同音,可以互相通用,因此“行李”和“行理”可以并存,而“大李”和“大理”也并无差别。《正字通》提到,在《天文志》中有“左角李,右角将”的表述,表示“李”是法官的称呼,主要处理征伐和刑罚事务,因此古籍中也有大量关于“李法”的记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在阅读本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为您带来不一样的互动体验,...
原创 他... 两汉之交,英雄辈出,许多豪杰纷纷崭露头角。其中,颍川籍的王霸因仰慕当时还是起义军将领的刘秀,带着数十...
原创 一... 如果我提到魏晋南北朝,大家一定会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历史时期。但是,如果我单独提到“北朝”,估计不少人可...
中国孝文化主题展亮相海外——“...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聂灿 7月12日,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和...
原创 中... 确实,您没看错,这个时间节点并非晚清或民国时期,而是90年代的1993年。 在1993年,我们与...
原创 关... 汜水关外,华雄横扫千军,战绩赫赫,令诸侯们心生畏惧,几乎无人敢再迎战。最终,还是关羽挺身而出,才斩杀...
原创 大... “大器晚成”这一成语的含义是指那些能够成就伟大事业、担当重任的人,通常他们的成就往往来得较晚。这样的...
日本宣布投降后的老照片:日本民...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原创 秦... 说起梁山的五虎将,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脑子里先跳出关胜、林冲这几位?那秦明能挤进去,到底凭的是啥?咱...
原创 犹... 头条创作挑战赛 尽管仅占美国人口不到3%的比例,犹太人却掌握着超过半数的财富。在美国,像金融和传媒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