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骗他、诸葛亮欺他、关羽瞧不起他,但他才是三国最有本事的人
创始人
2025-09-21 19:32:35
0

提到《三国演义》,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司马懿等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其实,在这段传奇历史中,还有一位人物,他的能力丝毫不亚于诸葛亮的空城计,他便是鲁肃。

鲁肃这个人物,曾在历史上被刘备欺骗过,也曾遭受诸葛亮的某些“捉弄”,甚至连关羽对他也并不看好。然而,正是他,才是三国时期最具战略眼光与深谋远虑的人。说到空城计,我们早已习惯了诸葛亮的巧妙运用。回想当时,曹操的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攻打西城,而城中除了文官和一些老弱兵士,几乎无人可战。就在这个危急时刻,诸葛亮冷静地施展空城计,他通过一种心理战术让司马懿产生了疑虑,怀疑城内可能埋伏着重兵。面对这种不确定,司马懿权衡利弊后决定撤军。

而司马懿的聪明才智也绝非凡人可比,虽然他一度被空城计蒙蔽,但当他看到天空星象的变化后,立即判断出诸葛亮命不久矣,便再度领军进攻。在这一波较量中,诸葛亮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手段,又成功让司马懿误以为他还未死去,进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冲突。

然而,与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相比,鲁肃同样展现了超乎常人的智慧。鲁肃出身富裕家庭,年轻时便丧父,身材高大威猛,且自小饱读诗书。他的命运,也在那个关键时刻发生了转折。周瑜因缺乏粮草曾向鲁肃求助,鲁肃不计前嫌,慷慨提供了三千斛粮食。周瑜从此对他产生了极高的评价,并将他推荐给孙权,最终鲁肃成为了孙权的重要谋士。

尽管在罗贯中的笔下,鲁肃常被描写成一个老实木讷的形象,但这种表面上的“老实”却隐藏着非凡的智慧。以赤壁之战为例,当周瑜为了难倒诸葛亮,要求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而诸葛亮显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就在此时,鲁肃伸出了援手,他私下帮助诸葛亮准备了二十条船,使得诸葛亮在曹军的水师那里顺利借得十万支箭,策马奔腾,利用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这一切表明,鲁肃并非单纯的“傻人”,他的真正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善良与正直,赢得他人信任,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由于鲁肃的这种深厚的为人处事之道,诸葛亮与他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在赤壁之战前,鲁肃与周瑜共同商讨如何对抗曹操的大军。三人共同商议出的火攻之计,显示出他们的智慧与默契。在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事件中,鲁肃的帮助至关重要。而在整个赤壁之战的策划中,鲁肃与诸葛亮的计策互为补充,展现出他们的高度配合与无懈可击的智慧。

随着曹操逐渐强大,他的目光转向了荆州。荆州地处吴、蜀、魏的交界处,位置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夺回荆州,鲁肃承担了巨大的责任。他不仅帮助孙权稳住了吴国,还通过自己的智慧平衡了吴、蜀两国之间的利益。当时的吴国,内政不稳,许多激进派不满孙权的领导,而鲁肃的策略则是通过与刘备的联盟来应对外敌的威胁,最终为吴国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鲁肃的智慧并不止步于战场。他懂得审时度势,知道如何在刘备借荆州时与其周旋。刘备借荆州的请求并非出自真心,而鲁肃察觉这一点后,在孙权要求收回荆州时,深知刘备已不再打算归还。这时的鲁肃,虽然看似“傻”,实则心机深远。

鲁肃的“善良”并非没有智慧的掩饰。他深知在这场巨大的政治博弈中,唯有通过更深远的布局,才能真正保全吴国。即使被看作是“老实人”,他仍然能通过耐心和机智,打破困局,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不仅仅是个依赖于别人策略的谋士,而是具有独立眼光和决策能力的杰出人物。他在赤壁之战后的决策,无论是在战略布局,还是在吴国未来的方向上,展现了极高的智慧与远见。鲁肃,绝不是罗贯中笔下那个“傻乎乎”的人物,而是三国中真正最为聪明、最有本事的人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赫... 都说宋朝没有骑兵,但实际上在宋朝初期,却存在着一支特别的骑兵部队——静塞骑兵。人们常说“女真不满万,...
昭彰“文明密码” 展现“多元一... 贺兰山下,巨冢巍然,它们见证过西夏王朝几世兴衰,也曾在历史风霜中无限沉寂。 历尽千载风霜,一朝名动天...
原创 大... 前言 千年来,这个岛国让堂堂中华憋了无数次气,从未真正俯首称臣。 今天,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原创 慈... 谈及晚清历史,慈禧太后无疑是不可忽视的人物。她作为权力的巅峰象征,几乎主导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连光...
从1960到2025:襄阳芳华... 近日,襄阳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正式公布。襄阳车站站房以其独特的时代风貌和厚重的历史沉淀,赫然在列。这...
程旅国盛(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 程旅国盛(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清代王府的建筑与园林之美 在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中,恭王府以独...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抗金会如何?历... 1140年盛夏,郾城大捷的烽烟尚未散尽,岳家军剑锋直指汴梁。朱仙镇前,金军铁骑的意志正在崩溃——这本...
原创 假... 自从灭掉北宋并南下占领中原之后,金朝统治者也面临着兵力不足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以汉...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饱受侵略14年的中华大地终于爆发出胜利的欢呼声。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