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台,尽管在外形和功能上可能与许多早期的刑具相似,却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全新的局面:整个法国正式采纳了这种用以执行所有死刑的斩首机器。断头台的设计被迅速传播到法国的各个地区,每个地区都严格按照相同的法律和程序操作,确保无论地点和时间,处决方式都保持一致。与以往的处决方法不同,断头台不仅象征着平等,还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理念,旨在给所有人带来快速且无痛的死亡,无论是贫富、年龄还是性别。直到1791年法国议会通过法令之前,斩首往往是富人或权贵的特权,而在法国革命后,这一方法对所有人开放,不分贵贱。
断头台最为人所诟病的,或许就是它被快速普及的速度以及应用的规模。机器的初步构思始于1789年,当时法国曾讨论是否禁止死刑;然而,到1799年革命结束时,断头台已经用于执行超过15,000人的死刑,尽管这台机器直到1792年中期才完成设计并投入使用。事实上,仅仅在1795年,断头台便在巴黎执行了超过一千次斩首。革命时期的血腥氛围显然促使了机器的广泛运用,而这台新型处决器械的出现正值“恐怖统治”前夕,它无疑成了这个动荡时代的标志。
1793年,法国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公共安全委员会应运而生。这个新成立的机构本应迅速而有效地保护法国免受外敌侵害,并解决国内的危机。然而,实际上,委员会逐渐变成了由罗伯斯庇尔领导的独裁政权。该委员会的职能之一便是“逮捕并处决所有通过行为、言论或著作表现出反对暴政、联邦制或自由的敌人”(《牛津法国大革命史》,Doyle,1989年)。这一宽泛的定义几乎可以涵盖所有人,导致1793至1794年间,成千上万的人遭到处决。值得注意的是,在恐怖时期,虽然大多数受害者并非被送上断头台,许多人被枪决、溺死,甚至在里昂,数百人被迫在大炮葡萄弹的炮火中丧命,但断头台依然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象征着平等、死亡与革命。
断头台的运转之快、过程之高效,令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感到震惊。每一次斩首,受害者的血液喷涌而出,成千上万的死亡让血腥的景象显得尤为触目惊心。刽子手曾以自己的技艺自豪,但在断头台面前,技术已不再是重点,速度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哈利法克斯吉贝特曾在1541年至1650年间处决53人,但有些断头台在一天之内的斩首数量便超越了这一纪录。这种恐怖的场景常常与病态的幽默结合在一起,断头台成了影响时尚、文学甚至儿童玩具的文化象征。在恐怖时期结束后,一种被称为“受害者舞会”的活动开始流行,只有那些死刑犯的亲属才能参加,客人们会穿戴着被砍掉头部的模样,表现出他们与革命的联系。
尽管革命期间充满了恐惧和血腥,断头台似乎并未遭到广泛的憎恨,相反,它似乎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被社会接受。当时,许多人甚至戏谑地称其为“国家的剃刀”、“寡妇”或“断头台夫人”,这些绰号充满了一种意外的接受感,甚至有人调侃,圣断头台会从暴政中解救他们。或许最重要的是,断头台从未被特定的政治集团所垄断。即便是罗伯斯庇尔本人最终也被送上了断头台,这使得机器超越了政治派系的界限,成为一种超越个人和团体、代表更高公正的象征。如果断头台与某个憎恨的政治派别紧密关联,它或许早就被拒绝和废弃了。然而,由于它在政治立场上的中立性,断头台得以长期存在,最终成为革命的象征。
历史学家至今仍在讨论,如果没有断头台,恐怖统治是否可能发生。而作为一种人道、先进且彻底革命性的装置,断头台是否值得称道,仍然是一个谜。尽管大多数死刑背后都离不开水和火药的暴力,断头台却成为了一个焦点。人们是否会因为这种“临床式”的高效死刑方式而接受它,而对其他形式如绞刑或刀刃斩首有所保留?鉴于同一时期其他欧洲国家的暴力事件与死亡人数,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但无论如何,断头台在发明后的短短几年内,便在整个欧洲声名鹊起。
然而,断头台的历史远不止于法国大革命,它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使用也得到了普及,包括比利时、希腊、瑞士、瑞典以及一些德国地区,法国的殖民地更是将这一装置带向了海外。实际上,法国直到20世纪初才停止使用断头台,莱昂·伯杰这位木匠兼刽子手助手在1870年代对机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其中包括加入弹簧装置来缓冲刀具的下落,从而提高机器的耐用性和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法国断头台在形式上变得更为先进。19世纪末,刽子手尼古拉斯·罗克对断头台做出了改良,最为显著的是他在刀片上方加了一块隐藏板,用以遮掩致命的刀锋,令受害者无法看到自己的命运。尽管这一设计短暂流行,后来依旧被迅速移除。
法国的公开处决活动一直持续到1939年,尤金·魏德曼成为最后一位在公众场合处决的罪犯。此后,断头台从公众视野中彻底消失,法国的公开处决终于走向了终结。尽管断头台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希特勒时代,欧洲的处决率却几乎与恐怖时期相当。直到1977年9月10日,法国才进行了最后一次公开的断头台处决,当时哈米达·詹杜比成为最后的“断头台受害者”;同年,法国废除了死刑,意味着断头台的历史终于走到了尽头。
与其他欧洲处决方式,如绞刑或行刑队相比,断头台无疑以其独特的方式,留给人们更深刻的印象。即使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类似的斩首装置已经存在了近千年,而这种结构类似的装置早在800年前就已出现。然而,正是这一后来的断头台机器,凭借其高效和标志性,才最终成为法国大革命和革命时代的象征。虽然断头台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无痛死亡,最终却变成了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象征,时至今日,依然让人们对它产生深刻的反思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