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话是后世对三国武将的排位,其中的吕布和赵云无疑是赫赫有名的英雄,但典韦的名字却显得有些突兀。毕竟,典韦并未参与过许多大战,也没有斩杀过哪些著名敌将,更多的是作为曹操的随扈,他也不擅长指挥兵马。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他早早便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可是,他为何能稳稳地占据第三的位置呢?
如果这句顺口溜能够流传下来,显然它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尽管这些武将并非像传统武侠小说那样一对一的较量过,但我们依然能够从他们的实力、战绩以及人们的评价中得出这个排名的合理性。
典韦,作为一位勇猛的武将,形貌威武,体格魁梧。他身边的士兵都以勇敢著称,每一次征战,他总是第一个冲入敌阵。无论是与吕布的较量,还是在宛城的战斗中,他都展现出卓越的战斗力。更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他的非凡力量:典韦曾轻松举起一面重约95公斤的“牙门旗”,这种力量非一般人可比。他强大的体力和过人的勇气,令同袍们都为之佩服。
典韦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武士,他的性格也有着极高的评价。他忠诚稳重,待人正直,志节高尚。曾因刘氏家族的仇恨,愤然出征报仇。之后,他成为了曹操的亲信护卫,日夜侍卫在曹营,不管白天黑夜,始终守护在曹操身边。他所持的双戟及长刀,甚至连军中的士兵都时常传言:“帐下的壮士,提一双戟有八十斤的典君,真是威风凛凛。”
在宛城的宴会上,曹操与将士们共饮,典韦手持一柄大斧站在曹操身后,随时警戒任何可能的威胁。当有人试图靠近时,典韦便怒视敌人,举斧威吓。即便是张绣及其部下,面对典韦的气势也不敢轻举妄动。
虽说典韦不曾带兵征战,但他在保护主公曹操的使命中,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武力。事实上,他的战斗力可谓非同凡响。在他首次亮相时,他便一人击退了吕布麾下的四大猛将——郝萌、曹性、成廉和宋宪,这场战斗的胜利,便足以证明典韦的实力。
例如,在濮阳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被吕布的强大并州骑兵包围,吕布以数十次猛烈的攻击将曹营逼入绝境。而典韦面对郝萌、曹性等四位猛将的围攻,依然凭借过人的武艺,在步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带领曹操成功突围。
至于宛城之战,虽然张绣原本已经归顺曹操,但曹操突然强占了张绣的寡嫂,激怒了张绣,使得他反叛。为了报仇,张绣暗中灌醉了典韦,并偷走了他的武器。后来,在张绣叛变之时,典韦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毅然决然地独自守住了营门,即便张绣带领着强大的兵力来攻,也无法突破典韦的防线。尽管最终典韦英勇牺牲,但他以生命捍卫了曹操的安全。
当曹操得知典韦战死的消息时,不禁泪流满面。他哽咽着对手下将领说道:“我曾失去过我的长子曹昂,亦曾失去过亲爱的侄子曹安民,然而在得知典韦死讯时,我却忍不住泪如雨下。”曹操深感失落,随后将典韦的遗体找回,并亲自为他举行了葬礼,将他安葬在襄邑。曹操每次经过典韦的墓地,都会带着牲口前去祭拜。
公元243年七月,典韦与夏侯渊、曹洪、曹休、曹真、张辽、乐进、张郃、徐晃等一众英勇的将领,一同被曹芳祭祀,享受了曹操庙庭上的隆重礼遇。这一切,都彰显了典韦作为一位忠诚勇武的武将,他的英名与牺牲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