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阎长贵:一些讲述王力的文章,存在这些不实之处
创始人
2025-09-20 08:31:44
0

阎长贵先生回忆与细节:解读王力的历史与误差

我读过不少关于王力的文章,发现很多叙述大致相同,细节上却常有出入。这篇文章,我将从阎长贵先生的角度,聊聊其中一些不同的细节。阎先生是关锋的关门弟子,和戚本禹交情深厚,也是伟人妻子的首任机要秘书。作为那个时期的过来人,他的回忆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堪称珍贵的历史资料。

2005年第4期《党史博览》上刊登了《王力沉浮录》一文,阎长贵先生对其中一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王力沉浮录》中提到,1967年8月26日晚,中央举行了一场小型碰头会议,而在会上,周公当场宣布将王力和关锋送去隔离审查。随即,几名警卫局的战士走进会场,将二人带走。

然而,阎长贵认为这段叙述在时间和细节上存在错误。他指出,王力和关锋并非在8月26日晚被送去隔离审查,而是在8月30号的晚上。此外,送他们去隔离的也并非警卫局的战士,而是戚本禹亲自陪同二人前往。会议地点是钓鱼台的16号楼,而被送到的隔离地点则是2号楼,距离16号楼不过几步路,走路大约也就一支烟的功夫。

当晚,王力和关锋被隔离的消息还处于机密阶段,只有参与会议的人才知道这个决定。直到一周之后,阎长贵才得知自己尊敬的恩师已被关押。而戚本禹在送王力和关锋前往隔离时,特意先到办事组取了些纸笔和书籍。这些纸笔是供二人写检查用的,而书籍则是为了让他们打发时间。

更为细致的是,戚本禹还特别叮嘱门口的战士,以首长的待遇对待王力和关锋,尽管当时的战士心中也感到气氛的异常,但大家并没有预料到会有更糟糕的结果。

回到1967年7月,王力的武汉之行彻底改变了他的政治命运。关于这次武汉之行,阎长贵认为一些细节和公开报道存在较大出入。在《王力沉浮录》中有提到,王力是主动要求随伟人前往武汉的。文章提到,1967年7月,伟人决定前往武汉了解情况,王力得知消息后,马上找周公要求同行。因王力不久前曾到南方出差,周公批准了他的请求。

但阎长贵对这一叙述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早在1967年6月下旬,王力就被派往西南地区,主要是调查云贵川的情况。实际上,伟人计划在7月亲自去武汉解决一些紧急问题。外界公布的消息称伟人是去武汉游泳,但实际上,当时武汉的局势非常紧张,这才促使伟人决定亲自前往。

根据阎长贵的回忆,周公在7月13日晚上考虑到安全问题,指示给远在成都的王力打电话,让他立即结束西南的视察任务,前往武汉接手紧急事务。尽管王力并未明确拒绝,但在接到电话后,他给关锋打去电话,询问为何计划突然改变,究竟是什么样的紧急任务。关锋的回答则简短而含糊:“任务在电话里不能讲,你去就是了。”

王力虽然心中不愿,但仍然在7月14日下午抵达武汉。接下来的事情,不幸地成为了无法改变的历史。王力到达武汉后仅六天,7月20号,在处理群众纠纷时,本应起到调解作用的他,却加剧了矛盾。当时,伟人和周公已经离开武汉,留王力在武汉处理善后事务。然而,王力不仅未能平息局面,反而助长了事态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矛盾的恶化。到8月7号,他失控的局面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甚至造成了8月22日英国代办处被焚毁的重大事件,而这也直接摧毁了他的仕途。

作为一位曾经记录自己日常的历史见证者,阎长贵指出,记忆本身就存在偏差,哪怕是亲手写下的日记,也难免会有水分,无法完全信任。回忆往往带有情感色彩,也会因个人立场的不同而有所变动。阎长贵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才更倾向于通过多方当事人的叙述,来拼凑出更真实的历史轮廓。

他不太依赖单一来源,而是通过不同人的回忆,逐渐揭开历史的面纱。这也正是他阅读历史时的做法。他的态度不是追求历史的绝对真实,而是在他人的经验中寻找有价值的启示,尤其是那些能避免自己踩到的坑。

阎长贵认为,读历史的意义在于从中汲取智慧,不仅仅是记住历史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对自己有益的经验和教训。这或许就是“读史明智”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避免重蹈覆辙,减少不必要的伤害,这才是历史对我们最好的馈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道... 道咸年间,社会动荡的局面可谓是“礼坏乐崩”的真实写照。士大夫们,尤其是那些有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
家传之宝: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L... 在广东梅州这片钟灵毓秀、文脉悠长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位现居异乡、气质儒雅的丘先生。他的家中,静静珍藏着...
原创 谭... 谭政大将与李聚奎上将的友谊,始于1933年8月,直到1988年11月谭政病逝,两人之间历经了无数风风...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千万不能当真,又一名将被黑惨了!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中...
原创 韩... 中国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拥有悠久而丰富的五千年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个朝代之间的文化...
被骂了百年的李鸿章:这些颠覆认... 提到李鸿章,“卖国贼”“裱糊匠” 等标签似乎早已根深蒂固。教科书里,他签署《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
原创 外... 各位老铁,今儿咱不聊明星八卦,不扯家长里短,来扒一段容易被历史课本一笔带过的冷知识——当年外蒙闹独立...
原创 6... 日俄领土问题:南千岛群岛的历史与冲突 日俄之间的领土争端,特别是关于南千岛群岛(在俄罗斯称为“南千...
【独家】罗怀臻:今天的剧作家要...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
原创 锦... 1948年9月,锦州攻坚战的打响标志着辽沈战役的序幕拉开,在这场大型军事行动中,12支野战纵队各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