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时期,赵高和李斯两人完全没有交集,仿佛是互不相干的两条平行线。李斯初入秦时,年少气盛,曾是吕不韦的门客,进入秦国后没有任何深厚的背景。然而,李斯凭借着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政治手腕,迅速获得了秦始皇的青睐。他不仅自己当上了左丞相,还将自己的长子李由嫁入皇室,娶了秦始皇的女儿,并被任命为三川郡太守,逐渐在秦国政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沙丘之变时,赵高和李斯形成了一种相互利用的合作关系,表面上看似合作无间,实则各自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而,当秦二世即位后,赵高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铲除李斯。秦二世下令处决了蒙毅和蒙恬兄弟,这在李斯看来,似乎已经是一场政治风波的终结,秦朝依然强大,自己也能继续在权力的巅峰呼风唤雨。然而,赵高却毫不手软,设计陷害李斯,指控他与李由谋反,发动了对李斯家族的疯狂打压,展开了恐怖的审讯和刑罚。
李斯被抓进牢狱,尽管他坚韧不拔,始终没有认罪,但在严刑拷打面前,其他被捕者纷纷落泪,交代了所谓的“罪行”。当秦二世看到一封封血腥的认罪书后,愤怒之下决定默许赵高的决策,最终李斯被判死刑。
李斯在被押上囚车时,望着自己的一家老小和宗族亲友,他们悲痛欲绝,泪如雨下。李斯在囚车上长叹一声,回望着次子说:“儿啊,我曾经与你一同奔跑在上蔡的东城门外,追逐那灵巧的狡兔。如今,时光荏苒,命运却如此无情。”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秦灭六国之前,他便进入秦国为官。
李斯在监禁中遭受了五刑,先是面部刺字,再被割去鼻子,随即剁掉十个脚趾,最后剖腹而死,其尸体被肢解,化作肉酱。作为大秦的左丞相,李斯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他辛苦经营政权二十余年,到头来却一场空。李斯一家三族被满门抄斩,所有的努力与心血,最终都化为泡影。
此时,右丞相冯去疾和御史大夫冯劫,这两位出身将门的高官,在面对赵高的屠戮时,选择了自杀以保全尊严。随着李斯、冯去疾和冯劫等一系列权臣的陨落,秦朝的三公宝座空缺,赵高趁机升任为中丞相,彻底掌控了朝政。秦二世则无所事事,乐得旁观。
而此时,关中的局势一片混乱,章邯在关东与敌军激战,局面愈发严峻。与此同时,项梁在濮阳东击败了章邯的军队,迫使其撤退至濮阳城。濮阳城自周朝时期便是卫国的重镇,城池坚固、深壕宽池,攻破难度极大。项梁决定以虚张声势的方式,给章邯施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公元前208年七月,项梁作出了分兵决策。他亲自带领主力围困濮阳,同时派遣项羽和刘邦南下,牵制敌军,确保南侧没有敌人威胁。与此同时,项梁还指派魏王的弟弟魏豹前去临济重建魏国。项羽和刘邦的总兵力约为四万二千人,项羽则带着约一万五千的精锐骑兵,刘邦则将八千江东精锐骑兵交给项羽指挥。项梁还非常慎重地安排了刘邦作为副帅,以稳重且战功赫赫的姿态协助项羽。
这时,秦二世胡亥22岁,项羽24岁,刘邦48岁,三人正处在各自命运的关键节点。
项羽和刘邦南下,首先攻破了城阳,并对城池进行了屠杀。接着,他们转向了济水上的重镇定陶,虽然一时难以攻下,但刘邦却果断转向西进,成功拿下了临济。魏豹也顺利接管了临济,开始重建魏国。
就在项羽和刘邦准备回师定陶时,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三川郡太守李由正率领水师东进。这让项羽和刘邦陷入了迷茫,但很快他们发现,李由的军队正准备通过鸿沟南下,并企图向陈城的吕臣发动攻击。于是,项羽和刘邦决定采取出其不意的策略,通过陆路展开行动,掩盖真实意图,转而集中力量在陈城与吕臣共同对付李由。
项羽和刘邦的军队快速行动,跨越济水,冲向睢水上的雍丘。此时,李由的舰队正在从睢水驶来,且速度惊人。两军在雍丘上空即将对决,战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李由的舰队共有一百多艘战舰,气势磅礴,前景可谓雄壮。然而,项羽和刘邦的军队已经在暗处做好了伏击准备。项羽和刘邦先通过间谍散布虚假情报,骗过了李由的侦查,然后迅速布置战斗。
当李由的舰队逼近时,他们遭遇了楚军的伏击,战局急转直下。项羽和刘邦的骑兵部队如猛虎下山,瞬间瓦解了李由的防线。
战场上一片混乱,李由的舰队受到猛烈攻击。项羽和刘邦通过精准的策略,将李由的舰队困在了水面,无法脱身。最终,李由被迫放弃了进一步的反击,撤退至陈留,准备寻找新的避难之地。
这场战斗,成为项羽和刘邦第一次并肩作战的辉煌时刻,虽然李由最终逃脱,但他们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