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662期。1955年全军评衔前,总干部管理部曾对授衔标准做出过说明,指出有些同志尽管符合晋升大将的资历,但因主要工作已从军队转到政府部门,暂时不授衔。其中就有滕代远。1955年时,滕代远正担任铁道部部长,是新中国政府中的正部级领导干部。
事实上,滕代远错失军衔多少带有一些偶然因素。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军能够控制大量铁路区域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东北。这里有张氏军阀和日本殖民者早期的工业与铁路建设,交通系统较为发达。同时,东北野战军在战斗中成功压制了蒋军,牢牢把握了东北大部分的铁路线,并成立了专门的铁道纵队,这在当时的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战争年代,铁路线不仅是战略性资源,更具有显而易见的军事用途:部队调动、军火与后勤物资的运输都离不开铁路的保障。当东北野战军进军关内后,解放了东北和华北大部分地区,人民军队也获得了大量铁路技术人才。1949年,中央决定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并在中央军委铁道部的领导下,组建了“铁道兵团”,滕代远出任司令员兼政委。
在兵团司令员中,评授大将是常见的,像许光达和陈赓分别是解放战争期间第2和第4兵团的司令员。然而,随着战争的胜利进程,滕代远所领导的铁道兵团逐步向政府化转型,最终演变为人民政府中的铁道部,并归国务院管辖。滕代远也因此从军队干部转型为政府干部,尽管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但一直未能获得授衔。然而,滕代远在军中的地位始终无可替代:他是彭德怀最早的政工搭档,曾担任红一方面军副政委,在军事上的资历甚至超过许多开国大将。
滕代远不仅在军事履历上出色,他的品德也极为深厚。1959年,彭德怀在庐山遭受批判,滕代远因与彭德怀长期合作被要求站出来表态。滕代远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早已看出了大跃进运动中的种种问题,但若他完全站在“反彭”的立场上,则可能被指控为右派。他未能直言不讳地批评彭德怀,而是小心翼翼地说道:“彭总平时脾气很大,爱骂人,作为领导干部,这样的个性容易得罪人。”这看似是在批评彭德怀,实则话里有话,表达了对朋友的支持。滕代远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批评,最终顺利度过了这一难关,彭德怀也深为感动。
宋任穷上将与滕代远和彭德怀一样,都是井冈山时期中央红军的老战友,私交深厚。上世纪60年代,宋任穷在东北工作时得罪了某些集团,遭到诬陷与打压。滕代远看不惯这种针对老战友的不公行为,毫不犹豫地为宋任穷作证,写下条子交给来人:“宋任穷是好同志,绝不是叛徒。”滕代远心怀宽广,面对那些心怀叵测的势力毫不畏惧,他坚定的党性与立场令对方无从下手。
滕代远在铁道部工作多年,最终因健康问题选择病休,吕正操上将接替了他的位置。吕正操,四野的将领,曾是张作霖的东北军旧部,他的直爽脾气并不讨四野领导的欢心。继“宋任穷事件”之后,又有人试图让滕代远揭发吕正操。尽管滕代远与吕正操在共事期间曾有过意见分歧,甚至发生过争执,但他一直认为这些争执是在工作层面上的正常现象,且对铁道事业有益。他毫不犹豫地表示:“你们说吕正操同志有问题,但他曾是我的副部长,我也有领导责任。既然如此,我陪他一起挨批。”
面对昔日战友们的遭遇,滕代远从未选择置身事外,而是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坚定站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上,尽管这使得他自己也遭受了一些打击,但在周总理等首长的支持与保护下,最终化解了危机。后来,事实证明,那些曾受冤屈的将领并无实质问题,最终得以恢复名誉。滕代远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高尚品德和敏锐洞察力,值得后人深思并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