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瓷沉深海 韵传千年——从沉船遗珍领略海丝瓷韵
创始人
2025-09-20 00:31:06
0

海丝千年,通波万里

在浩瀚的南海深处

沉睡着一段永不褪色的航海史诗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

如今重见天日

它载有大量明代外销瓷

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外文明交融的璀璨成果

经过三个阶段考古调查

共出水文物890件(套)

涵盖青花、珐华彩、红绿彩

素三彩、单色釉等多个品种

堪称世界级考古发现

让我们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从沉船遗珍中领略海丝瓷韵的百世风华

一号沉船出水的瓷器中

青花瓷占比最多

明代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海贸的兴盛

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频繁

景德镇窑瓷器远销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

大大提升了当地生产生活水平

这只青花缠枝莲纹军持便是见证

“军持”源自梵语

原本是用于饮水和净手的器皿

多由金属制成

传入中国后

改由瓷器烧造

并经海丝大量出口

因青花瓷不变色且耐腐蚀

迅速成为外销瓷中的“顶流”

沉船遗址出水的外销瓷中

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珐华器

是中国在沉船考古中首次发现

直接证明了它曾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珐华是由琉璃演变而来的低温彩釉瓷器

始于元代,曾在明代盛极一时

这只珐华绿釉狮子花卉纹大罐

见证了中外文化交融

狮子自域外传入中国

与中国文化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狮文化”

狮子纹饰被视为祥瑞纹样

广泛用于瓷器装饰

瓷器中有一种极为少见的颜色

那便是孔雀蓝釉

它因似孔雀羽毛而得名

颜色有深有浅

在不同光线下呈不同色调

古代中国通过海丝输出孔雀蓝釉瓷器

域外的孔雀蓝釉器也传入中国

福建出土的五代孔雀蓝釉陶瓶

就是从古代波斯输入的器物

这抹神秘釉色

成为早期中外友好往来的见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红色属“荤色”

其他颜色属“素色”

基本不含红色的彩瓷被称为“素三彩”

这只素三彩鹭形执壶

以鹭鸶为主体

以莲荷点缀

寓意“一路连科”

是古代科举学子的“吉祥物”

据陶瓷史《饮流斋说瓷》记载

民国初年

素三彩颇受西方人青睐

一瓶之值,辄及万金

红绿彩瓷器因其以红、绿二色为主而得名

艳而不噪,丽而不俗

是红绿彩瓷艺术的写照

大航海时代

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商船直达中国

红绿彩瓷器作为外销瓷

被大量销往欧洲、北美洲

东南亚、中东及日本等地

对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尤其受到日本的青睐

大量仿烧中国红绿彩品种

形成“古伊万里赤绘”等风格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

指在瓷器的坯体上施单一釉料后烧制而成的瓷器

釉中所含化学成分不同

烧成后颜色也不同

如含铁的釉呈青色

含铜的釉呈红色或绿色

这只白釉双耳贴金麒麟纹鼎式三足炉

一面是麒麟纹

一面是梵文

明代中期

很多瓷器都用梵文装饰

成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印证

目前的考古调查

仅揭开了沉船遗址神秘的一角

我们领略海丝的繁华

惊叹沉船遗珍的绝美

也续写文明互鉴的千年华章

记者:蒲晓旭

鸣谢: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新华社海南分社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你盘的那是文玩么?你盘的是未来... 盘玩文玩一方面是因为颜值巅峰后拥有强势的展示能力,而更关键的问题则在于文玩盘玩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为何...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代睿 9月15日,随着国家文物局专题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一场围绕“秦始皇遣使采药昆...
原创 长... 好的,我会帮你将文章每段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改写一遍,同时丰富一些细节,字数变化不大。 --- 贞观...
原创 关... 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 在汉末动荡的乱世中,诸侯枭雄们把头颅悬挂在腰间,刀枪互砍逐鹿中原,名将们则...
原创 韩... 刘邦和韩信的关系,真的是历史中的一段传奇,充满了戏剧性与讽刺意味。刘邦,一个典型的“长腿首领”,总是...
百姓愚昧则国强——商鞅为何主张... 在整个商鞅变法中,秦国政府对于底层民众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商鞅各项主张中的重要环节。这其中就包括了...
原创 历...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大约4公里处,有一处著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为羑里城。这片遗址不仅历史悠久...
每年有几万中国人去非洲,为何去... 我们号称“世界街溜子”,世界上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都可能冒出来一个中国人。但所谓“街溜子”,就是...
老舍话剧《四世同堂》登陆广州,... 9月19日至20日,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重磅之作,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话剧《四世同堂》登...
原创 手... 在1945年8月,随着美国投下的两枚原子弹和苏联宣布对日本宣战,日本已经接近投降的边缘,这一切似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