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李斯被杀后,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创始人
2025-09-19 23:03:30
0

李斯,原本只是楚国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吏,最终却步入了权力的巅峰,成为了秦朝的丞相。然而,他的一生却以“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的悲剧结局画上句号,宣告了他波澜壮阔的生命走向终结。

李斯的死,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终结,也预示着秦朝政权的急剧转折。尽管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巧合,但李斯的一生实际上与秦朝的兴衰息息相关,他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与整个帝国的命运相交织。

那么,李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与秦朝灭亡之间又存在哪些微妙的联系呢?

李斯出生在楚国的上蔡县,家境贫寒,世代务农。他从小就不甘心于平凡的农民生活,酷爱读书,努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最终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刀笔吏。尽管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但他已经跨越了社会的阶级束缚,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公务员,摆脱了农民身份,并在城里成家立业,过上了相对安逸的生活。若他一直这样生活下去,或许会平凡地度过一生,享受平和的家庭生活。

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那天,李斯上厕所时,看见一群老鼠在厕所里吃屎,他对着它们大声呵斥,老鼠们纷纷逃窜。李斯哈哈大笑,觉得这景象颇为有趣。接着,他去检查粮仓,竟又看到一群老鼠在粮食堆上肆意觅食,且毫不惧怕他的到来。这个普通的场景,却在李斯心中激起了极大的震撼。他感叹道:“原来,这个世界上人和老鼠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强,而是因为他们处于不同的环境罢了。”

从那一刻起,李斯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辞去了官职,尽管亲朋好友纷纷劝阻,但他坚定地表示:“现在的我不过是厕所里的老鼠,任人欺凌。我不想一辈子都活在这种环境中,我要去做粮仓里的老鼠。”李斯清楚,想要改变自己的未来,首先要改变身处的环境。于是,他告别家乡,开始了漫长的游学之旅。

在途中,他见识了广阔的天地,开阔了眼界,也认识到了世界的广阔与复杂。他听闻儒学大师荀子在招收弟子,便前往投师。在这里,他接触到儒家的学说,但荀子却有着明显的法家色彩,李斯从中获得了不少法家的政治思想,这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有所成后,李斯开始寻找自己的职业道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认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加入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李斯看到了秦国最大的优势:其强大的实力以及包容的国风。于是,他毅然抛弃了楚国,单枪匹马来到秦国的咸阳。

那时,嬴政尚年幼,吕不韦把持朝政。为了在历史上留下名声,吕不韦编纂了《吕氏春秋》,并张贴告示:“凡指出书中错误者,一字千金。”李斯看完告示后,便前往丞相府,直接挑战吕不韦。吕不韦接待李斯时,询问他是哪字错误。李斯反问:“丞相所言千金之约,是否真算?”吕不韦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李斯笑道:“今天恐怕要让丞相破费了。”他从《吕氏春秋》中找出了数十个错字。吕不韦目瞪口呆,未曾料到李斯如此精于字句。李斯不断圈画着书中的错误,吕不韦的汗水逐渐流下,心中万分焦虑。最终,李斯宣布:“此书共100处错字,丞相请给我10万金。”吕不韦尽管内心不快,但依然微笑着表示会兑现承诺。李斯则安慰道:“我不是为了钱而来,而是钦佩丞相之名,希望能为丞相效力。”吕不韦被李斯的才智深深吸引,决定留下他,给他一职——舍人。

李斯因而频繁进出宫廷,逐渐接触到了年幼的嬴政。在几次交谈之后,嬴政被李斯的才华所折服,便任命李斯为“客卿”。但这时,秦国却爆发了“郑国渠事件”,一部分群臣对李斯等外来客卿产生了敌意,怀疑他们是六国派来的间谍。嬴政也开始产生疑虑,下令逐出所有外来人员。李斯深知这一命令若执行,自己必定会被驱逐,心情十分焦虑。在这危急时刻,李斯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以力挽狂澜。他在书中严词批评了逐客令的错误,指出历史上秦穆公与百里奚、秦孝公与商鞅的合作对秦国崛起的重要性。嬴政看到这封信后,心生悔意,立刻取消了逐客令,并任命李斯为长史。

李斯的才干得到了嬴政的赏识,随着秦国的日益强盛,李斯成为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分封制,实施郡县制,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废除六国文字,推行统一的小篆,为国家的政令通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领域,李斯主张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极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整合与发展。

然而,若李斯的生命在此时终止,他的故事便会以辉煌的政治成就作为结局,成为千古一相的典范。但随后的历史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李斯的命运也因此蒙上了阴影,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突然病倒,在临终前写下遗诏交给赵高,指示扶苏继位。然而,赵高与扶苏素有嫌隙,心生不安,决定支持秦始皇的其他儿子——胡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赵高伪造了遗诏,并且说服李斯协助立胡亥为太子。李斯起初拒绝,但在赵高的软硬兼施下,最终同意参与此事。李斯的选择让胡亥成功登基,成为了“秦二世”。

胡亥即位后,由于心虚且怀疑他人的权力威胁,他展开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胡亥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政治屠杀,彻底清除了所有的威胁。李斯虽然曾经劝谏过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百姓负担,但胡亥不仅没有采纳,还因不满李斯的劝谏,将他投入监狱。赵高趁机借故陷害李斯,最终在酷刑下,李斯承认了谋反罪,随后被秦二世腰斩于咸阳,并诛灭三族。

李斯的死,标志着秦朝的衰败与灭亡的开始。李斯曾辅佐秦始皇实现了伟大的统一事业,但由于自身欲望的驱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内乱和灭亡。李斯一生中,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让他放弃了内心的正义和百姓的福祉,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中国真的没有自己的文化吗?为什么他们总是把我们的文化拿走?”如今,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这样...
原创 为... 历史开讲刘裕:终结东晋,开启南朝盛世 刘裕,曾一手终结东晋政权,带领北府军横扫乱世,开创了刘宋的辉煌...
原创 赫... 毛主席首次出国及其背景 1949年12月初,北京的气温骤然下降,寒风刺骨。毛主席穿着一身简洁的中山...
原创 解... 头条创作挑战赛:蒙古崛起与宋蒙战争的博弈 公元十三世纪,无疑是蒙古人的世纪。在东亚,蒙古的铁骑如洪流...
原创 许...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后,国防部在北京饭店举办了盛大的宴会,邀请了许多战功卓著的将领和英雄人...
传承千年的汉字存在漏洞?诺奖获... 百年前,诺贝尔奖得主、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应梁启超之邀访华,在中国逗留了九个月。这段深入中国知...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王名垂青史,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站立在岁月的舞台上,成为后人谈论的对象。尽管历...
原创 道... 道光帝统治时期,官场的腐败现象严重,大多数官员安于现状,缺乏作为。然而,在江南的官场中,却出现了一位...
原创 英... 头条创作挑战赛:晚清名臣的两种选择 虽然清朝在晚期的腐败、无能和对内的暴虐行为使得国家岌岌可危,但在...
原创 项... 在秦始皇时期,赵高和李斯两人完全没有交集,仿佛是互不相干的两条平行线。李斯初入秦时,年少气盛,曾是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