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城自1955年被发现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从这些年累积的考古成果来看,郑州商城的建筑规模、城市规划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疑是那个时代城市发展的一个典范。正如李民先生所言:“郑州商城不仅对郑州的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更在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郑州商城的价值,不仅限于它是一个历史遗址,更是一个展示古代文明辉煌成就的缩影。
关于郑州商城的年代和性质,学术界曾经过数十年的讨论。尽管现今仍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了郑州商城是商王朝灭夏前后开始建设,并且其作为商汤亳都的观点。郑州商城的历史,逐渐揭示出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非凡地位。
那么,为什么商汤及其统治集团会选择在郑州筑城建都呢?我认为,这其中可能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伐桀灭夏的军事需要
到了夏王朝的末期,政权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国家的衰弱,尤其是夏桀时期,统治已经摇摇欲坠。而东方崛起的商族,逐渐变得强大,商汤继位后励精图治,使商王朝有了与夏王朝抗衡的实力。据史料记载,商汤曾被封为东方诸侯长,享有“专征伐”的权利。这时,商族很可能已经在郑州一带开始了“郑亳”城的建设,以备进行最后的军事行动。杜金鹏曾在其研究中提到:“商族对郑州的开发,可能始于先商时期”,“商汤在灭夏之前,或许已在郑州建立了军事根据地”。
李伯谦则结合考古发现,明确指出在郑州商城的宫殿区发现的夯土建筑遗址,是与高等级统治者相关的遗迹,表明这些应是商汤初期定居亳时留下的。商汤在伐桀的战争中为何选择郑州?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方面,郑州作为战略要地,距离夏桀的都城较远,且该地资源丰富、地势开阔,有助于商汤迅速集结军力;另一方面,夏军的抵抗在这一地区异常强烈,商汤或许在此与夏军展开了激烈的对峙,迫不得已在郑州筑城以稳固战局。
考古学家认为,商汤大军或许未从直线进攻路线选择,而是通过战术上的绕道,从新郑集结军力,逐步向西推进,这进一步证明了郑州在当时的战略意义。
二、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
郑州位于中原腹地,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它连接了华北与华东、华南的交通枢纽,被誉为“九土之中”,地处“中天而立”的位置。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无比重要。正如考古学者指出,从郑州出发,可以迅速连接周围各大区域,便于资源调配和人员流动。从黄河到长江的水路系统、从西北的虎牢关到南方的武胜关,均能在郑州实现快速而有效的连接。
此外,郑州所在的区域自远古时代起就是南北文化交汇的地带。根据考古发掘,郑州地区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便已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节点。进入夏商时期,郑州的作用更加显著,成为了商朝文化的传播中心。
根据考古发现,商王朝的疆域在商汤时代已经从河南扩展到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一庞大疆域,保证各地的治安和稳定,郑州作为中心点,显然是最合适的选择。它的地理位置不仅有助于控制周边国家和部族,还为朝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优越的生态环境
商汤推翻腐朽的夏王朝,为国家带来了希望。然而,频繁的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给刚刚建立的商政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恢复和发展经济,特别是农牧业,成为了商汤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郑州地区的生态环境无疑为商汤提供了理想的生存和发展条件。郑州地处黄河与淮河的交汇处,气候温暖、降水适中,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这里的土壤结构松软且排水性好,适宜农作物生长。郑州所在的地区,也有大量河流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此外,周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早期商代的农牧业和手工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郑州的生态优势使其成为一个适宜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地方。从历史遗址中的青铜器、陶器以及各种日常用品的出土可以看出,这些资源为商朝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而且,由于郑州周围的交通便利,这也使得商朝能够高效地与其他部族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结语
总的来说,商汤选择郑州作为建都之地,既是为了军事上的战略需要,也是基于郑州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考量。无论是为了伐桀灭夏的战争准备,还是为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郑州都展现了它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古人所言:“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商汤的决策不仅为商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随着郑州商城的深入发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段历史,并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抱有更多的期待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