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2号沉船,日前成功完成整体起吊并安全装车,实现文物零损伤迁移。
上午9点,在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考古现场,随着吊装钢索一寸寸收紧,2号沉船的船体逐渐脱离10米深的发掘基坑,慢慢浮出地表。该沉船现存残长约16.7米,保存有10个舱段,是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海船之一。
专家介绍,2号沉船于2022年温州望江路下穿隧道施工中发现,因深埋地下且船身遭多根隧道工程桩贯穿,保护难度极大。在整合多方意见之后,从今年3月以来,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创新采用“截桩整体提取”方案,历时三个月,实现文物零损伤迁移。
江苏省宜兴市金陵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张品荣:我们吊出来的时候左右要避开柱,上下要避开梁。从很小的一个角度,在这样的一个坑里面吊出来,不可想象。
下午,搭载2号沉船的特种运输车队自遗址启运,顺利抵达江心屿沉船保护基地。这艘承载北宋航海记忆的古船,即将在恒温脱盐池中开启新一轮的科学保护。
终审:王 川
责编:闵玲艳
编辑:余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