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戴安澜:永远振翅的“海鸥”
创始人
2025-09-19 12:04:38
0

新华社合肥7月4日电 题:戴安澜:永远振翅的“海鸥”

新华社记者陈诺、屈彦

“海鸥振翅,展鸿鹄之志;一座江城,愿听天下风雨声……”长江之畔,记者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的校园里听到这样一首校歌。歌声唱给“江城”走出的抗战名将——戴安澜。

戴安澜自号“海鸥”,芜湖无为人,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参加北伐战争。抗战期间,他在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中屡建战功。

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在同古展开血战。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

历时12天的同古保卫战,200师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

就在不久之后,部队遭遇敌人袭击,戴安澜身负重伤,在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的茅邦村,38岁的“海鸥”艰难地向祖国的方向凝望片刻后,永远闭上了双眼,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反攻!反攻!祖国万岁!”

戴安澜将军追悼仪式在广西全州举行,毛主席亲笔题赠挽词。抗战胜利后,戴安澜的灵柩迁葬回芜湖。“随戴将军一起‘回来’的,还有安澜工业职业学校,也就是我们学校的前身。”芜湖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毛红说,学校还有个名字叫“安澜中学”。

走进无为市洪巷镇练溪社区风和村,一座青砖黑瓦的民居映入眼帘,这里是戴安澜故居,如今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勋章等。

“1904年,戴安澜在这里出生,后来不断学习、成长,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洪巷镇干部戴茂标是将军的后人,他告诉记者,戴安澜因身体瘦弱落选军校,而后刻苦锻炼,终于成为了黄埔3期的学员。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改名为“戴安澜”,自号“海鸥”。“以名言志,安邦定国,搏击风浪。”戴茂标说。

故居不远处,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枫树,相传戴安澜从树下经过,走向革命,如今成了游客们的一处怀想地。

村民告诉记者,戴安澜不仅是教科书上的英雄,更是亲切的家乡人:他爱唱戏,擅长旦角;他重视教育,亲戚在家乡创办仁泉小学,他带头捐钱;他有情怀,为儿女起名“覆东”“靖东”“澄东”“藩篱”,寓意安定东方、保家卫国;他倡导新式婚姻,与夫人无比恩爱,却在家书中写下绝笔:“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如今仁泉小学依旧书声琅琅,老枫树被画进校徽,一只只海鸥绣在学生们胸前,安澜的名字挂在了书屋上。“海鸥是将军,也是我们。”一位学生说。

芜湖市区风景优美的赭山上,安葬着戴安澜的遗骨,常有祭扫的市民献上鲜花,表达对英烈的敬仰和追思。

在“江城”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海鸥和安澜的“踪迹”。名为安澜的路上车流如织,名为安澜的桥见证长江奔流。海鸥贴在芜湖二中的浮雕墙上,也悬挂在校史馆的屋顶。毛红告诉记者,学校建设体现戴安澜事迹的校史馆,把戴安澜的精神融入校训,学生成立各类社团,将他的故事改编为话剧,用青春的方式继承英烈遗志。

“我们要学习海鸥将军不畏困难、勇于向前、心怀大我的精神。”芜湖市第二中学初二学生曹沐霖说。

在她以及很多芜湖人看来,枫树下飞出的那只“海鸥”,早已化作万千形态“回家”:一座桥、一条路、一所学校、一群水鸟……这便是英雄最恒久的生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初格物:茶具品牌的“格物”哲... 从一把不需要开盖的茶壶开始,中国茶具品牌正在重新定义现代人的喝茶方式。 在2025年的茶具市场,原初...
上海钻石交易所总裁林强:天然钻... 记者 田进 2025年,在国内天然钻石进口量一路高涨的同时,钻石价格正呈现出“大克拉钻石向上、小克拉...
竹山县兵丽珠宝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竹山县兵丽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立兵,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电广传媒举办收藏品常设展览 多... 当一家媒体文化机构的艺术收藏,与一个时代的星辰遥相辉映,电广传媒用近20年时光,汇聚十大中国近现代美...
2025年11月氧化锆陶瓷,氧... 在工业制造与高新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的当下,氧化锆陶瓷凭借其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卓越性能,成为锂电、半...
昌江区敬天造办陶瓷工作室(个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昌江区敬天造办陶瓷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颜豪,注册资本10...
陶瓷没了,华为Mate80全系... 作为国产手机高端代表,华为Mate80 RS非凡大师配置再次曝光,博主爆料全系采用玻璃材质后盖,高端...
剧本杀《六角馆谋杀鉴赏》复盘解... 剧本杀《六角馆谋杀鉴赏》复盘解析 一、剧本概述 《六角馆谋杀鉴赏》是一部充满悬疑与推理元素的剧本杀作...
解锁“203档案”密码 中国福...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20日报道: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主办的《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
多尔衮大权在握,为何一生不敢称... 作为清朝历史上唯一的两位摄政王之一,多尔衮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与深刻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