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与兰州军区的故事
1969年,皮定均接到命令,前往兰州军区担任司令员。刚到兰州,他便开始视察当地的情况。当他来到张掖时,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惊:许多孩子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甚至有些女孩连衣服都没有穿。
皮定均不禁皱了皱眉,心中有些沉重,虽然他没有立即发声,但身边的工作人员明显感受到了司令员的不悦。片刻后,张掖的党委书记匆匆赶到,连声道歉:“司令员,非常抱歉,我这边有些事情耽搁了,才来得有些晚。”
皮定均并没有责怪书记的迟到,而是直截了当地问:“为什么这里的女孩子都没有穿衣服?”
书记已经对此习以为常,轻描淡写地答道:“这就是我们当地的风俗,没什么特别的。”
皮定均听后愤怒不已,冷冷地反问道:“信口雌黄倒是挺能的,那我问你,你家女儿有没有这种习惯?”书记被问得哑口无言,愣在原地,一时无法回答。
那么,张掖的女孩为什么没有衣服穿呢?
周总理选拔皮定均
1969年,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的任期即将结束。周总理深知当前的形势紧迫,苏联在北方虎视眈眈,而兰州军区的领导人选也需要尽快确定。思考了很久,总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于是他去找了刘伯承,寻求帮助。
“兰州军区形势严峻,张达志的任期快到了,你帮我找个人来接任他的职务吧。”周总理一边说,一边显得有些焦虑。
刘伯承认真思考了一下,沉声说道:“我有一个人选,他与张达志一样是中将,既有战略眼光,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快说是谁?”周总理催促道,显然急切地想要得到答案。
“皮定均,我的老部下,你一定听过他。”刘伯承缓缓说道。
听到这个名字,周总理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开心地笑道:“对,皮定均!我怎么没想到他呢?他可是个猛将!我马上安排通知,让他赶紧到兰州接任。”
周总理立即打电话通知皮定均,要求他尽快前往兰州军区履职。
皮定均到兰州视察
皮定均到达兰州后,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视察工作。他的第一站便是张掖,然而这次视察令他深感震惊。虽然皮定均知道兰州贫困,但没想到当地的生活困苦程度竟然严重到连孩子的衣服都无法保障。书记没有及时上报这个问题,显然是对当地的困境不够重视,皮定均感到非常愤怒。
他质问书记:“你为什么不向上级汇报这里的情况?”书记支支吾吾,显然无言以对,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失职。
皮定均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回到家中后,向妻子说道:“把我们暂时不用的旧衣服都整理出来,明天送给张掖的那些女孩,她们现在穷得连衣服都没有。”他的妻子听后,既感到震惊又非常支持丈夫的决定。于是她立刻开始整理衣物,准备将这些旧衣服送到张掖。
此后,皮定均将张掖人民的困境上报给了上级,政府也及时采取了援助措施,极大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皮定均的工作与贡献
自从皮定均接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以来,当地百姓的生活逐渐安定。皮定均为考察兰州的实际情况,几乎跑坏了四辆吉普车,且长期在西北的强风中奔波,导致嘴巴被风吹得歪斜。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止他为民服务的决心。
在打仗方面,皮定均同样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1946年的中原突围战役。
当时,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挑起内战,国民党大军围困了中原军区。为确保中原军区主力部队成功突围,军区领导决定让皮定均带领第一纵队第一旅进行掩护。
军区司令员严肃地对皮定均说:“你的任务就是拖住敌人,务必让他们三天内无法找到我们的主力部队。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是因为我信任你。”
皮定均郑重其事地回答:“请司令员放心,我一定会全力完成任务。”
皮定均意识到,面对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单凭一个旅的人力无法直接抵抗,因此他决定利用地形优势和灵活的战术来拖延敌人。他故意制造出我军主力向东突围的假象,将敌人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两天后,敌人终于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而皮定均趁机带领部队进行快速撤退。
当敌人调整方向向西追赶时,皮定均再度展示了其卓越的指挥才能。他带领部队在途中设伏,对敌人进行死缠烂打。皮定均巧妙地将战士分成两个团进行交替掩护,边打边撤,利用野战工事坚守阵地,让敌人寸步难行。最终,皮定均成功拖住了敌人,为中原主力部队成功突围创造了宝贵时间。
这场战斗令皮定均声名鹊起。1955年,在评定军衔时,毛主席特意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结语
皮定均不仅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在为民服务、改善百姓生活方面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既充满了英勇与智慧,也充满了对人民深深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