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格格爱新觉罗·韫欢在北京因病去世。作为清朝皇族的后代,韫欢的一生一直备受关注。然而,谁也没料到,她在临终前留下的遗言却引发了外界的震动。
1928年,载沣带着全家迁居天津。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他与溥仪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在载沣看来,若他们一家都受到外国的保护,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于是,载沣坚决要求住在英租界,经过一番辩论,溥仪最终被说服。载沣隐姓埋名,定居英租界。
随父亲离开的韫欢的生活彻底发生了变化。她不再生活在曲折幽深的传统中式庭院,而是进入了宽敞明亮的西式庭院,甚至连她的日常习惯也被西式生活方式深刻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韫欢与她的兄弟姐妹开始渴望接受教育。载沣的妻子邓佳氏认为孩子们应该拥有一技之长,因此载沣决定将溥任、韫娱和韫欢送到耀华学校就读。
在此之前,载沣制定了一系列隐居计划,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他们的真实身份不得透露。因此,韫欢一家的姓氏被彻底隐瞒,他们的新名字分别是金友之、金韫娱和金韫欢。为了避免与老师和同学有太多接触,孩子们下课后不允许在学校久留。韫欢和她的兄妹们都严格遵守父亲的要求,对自己的真实身份守口如瓶。
一天,载沣无意间发现孩子们带回来的油印纸条,上面写着学校将举办一个家长恳亲会,邀请家长参加。载沣通常不会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也很懂事,没特意给他看。然而,这次他自己发现了纸条,心想反正也没什么事,就去看看孩子们的表演。于是,他换上一身朴素的衣服,悠闲地走向学校。
然而,当载沣走进学校的传达室时,迎接他的是看门人深深的鞠躬,并用敬语问候他。载沣一时愣住了,他根本不记得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对方会认识他。此时,他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的隐姓埋名计划可能已经暴露了。
载沣低声向看门人示意,希望对方保密,但显然已经晚了。两个校警急匆匆赶来,向他鞠躬问好,并站在他的两侧,仿佛成了他的护卫。载沣意识到事态不妙,想方设法要脱身。可是,就在他还未开口时,校长已经迎了出来,礼貌地向他问候:“王爷安好!”
此时,载沣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隐秘计划已经完全失败。于是,他心急如焚地决定离开,但很快发现,校门口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所有的家长、老师和学生都聚集在了传达室附近,连学校大门也被严严实实地堵住了。
校长见状,赶紧对大家说:“先生们,同学们,我们热烈欢迎醇亲王亲自来到敝校……请大家让出一条路,我们将陪王爷到接待室。”在所有人热烈的目送下,载沣被簇拥着走向接待室。一路上,耳边不断传来学生们的窃窃私语:“宣统皇帝的爸爸!”“韫欢的爸爸!”
这些声音让载沣感到头晕目眩,心中暗自焦急。直到走进接待室,看到香茶和宾客,他才意识到自己已完全失去了隐姓埋名的机会。
他为弥补这个局面,决定在募捐簿上捐出一笔不小的款项,最后在众人的欢送声中匆匆离开了学校。
到了1947年,韫欢已经26岁。她决定离开自己在花园中的住所,听说四哥溥任利用王府的一部分房屋开设了一所竞业学校,于是主动提出要去帮忙。溥任同意了她的请求,就连卧病在床的载沣也表示支持。
然而,韫欢的“工作”并不涉及教学,她只是义务性地帮助做一些文书工作和杂务,工作量并不繁重。然而,正是这次机会让她接触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
她首先被一群女教员的智慧和知识所吸引。这些女教员大多是大学毕业生,精通文史和自然科学,英语也非常流利。更让韫欢惊讶的是,她们既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又拥有对社会深刻的理解和见解,举止落落大方,谈吐风趣。她开始感到震撼,原来世界上竟然有如此与众不同的女子。
这些女教员的出现深深打破了韫欢对女性的传统认知,过去她接触的多是宫廷中的妃子和皇后,如今面对这些知识渊博的现代女性,她感到自己十分渺小与笨拙。于是,她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这些女性的行为举止,对自己从小受的教育和贫乏的知识感到不满。
通过与这些教员的接触,韫欢也对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意识到,自己从小生活在封建家庭的保护下,没有自己的独立目标,也一直被父母和兄长的阴影笼罩。她渴望打破这一切,走出去,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于是,韫欢与竞业学校的教导主任李淑芬一起筹办了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她甚至变卖了自己的一些首饰,购买了课桌椅和缝纫机,李淑芬也将自己的私物变卖筹款。她坚信,女子应该有知识、有技能,并且具备自立的决心,于是她将这所学校命名为“坚志女子职业学校”,简称“坚志女职”。
1948年,这所学校正式开学,招生对象主要是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女生,年龄从十几岁到十七八岁不等,许多学生文盲或者识字甚少。学校采用半工半读的模式,免除学费。
这些学生为了能够上学,非常努力,既学文化又掌握技能。韫欢在学校中不仅负责组织筹办工作,还亲自教授算术和图画课。她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要外出处理事务,还需要与工厂和商店联系,拓展就业机会。她从未感到如此充实过,也开始感受到独立生活的滋味。
然而,随着学校名声的不断提升,来求学的女孩越来越多,坚志女职的规模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虽然学校做出了努力,但经费和设施的不足让她们难以扩展规模,许多失学的女孩被迫拒之门外。这让韫欢感到十分失落,原本只是想做点慈善工作,但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实在太小,无法帮助那么多有需求的孩子。
1949年,韫欢突然想起当年父亲为了稳居家族地位,曾为她改了姓,取名为金韫欢。如今,她觉得“金”字还好,但与旧日的“爱新觉罗”相比,自己的名字显得更为尴尬。于是,她决定彻底改变自己的名字,她将自己命名为“金志坚”,这一名字象征着她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坚定地跟随共产党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坚志女职也受到了政府的关注,并得到了一些支持。然而,学校的规模依然无法满足解放后教育发展的需求,政府最终决定关闭学校。许多年长的学生找到了工作,年幼的则进入了普通学校继续学业。
1950年初,韫欢正式成为一名教师,从此实现了经济独立,并成为兄弟姐妹中首个投身革命工作的成员。
随着年龄的增长,韫欢也到了适婚的年龄。李淑芬便将比她大两岁的乔宏志介绍给她。乔宏志来自一个贫困家庭,后来投身革命,并考入华北大学,主修财政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