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的鼎盛时期,一般认为是金世宗在位时期。不过,金世宗在位初期,金的统治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危机,如果危机解决不了,金可能会丧失对中原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
1、完颜亮的盘算
事情还得从金朝皇帝完颜亮在位那会儿说起。
金和南宋在金熙宗完颜亶在位期间实现和平协议:南宋朝廷处决岳飞,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金熙宗在位后期,金的贵族之间权力斗争激烈。金宗室子弟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发动政变推翻了金熙宗,自己做了皇帝。
完颜亮是金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完颜亮在位期间疯狂杀戮宗室。但是对于完颜雍倒是比较信任,还安排完颜雍在辽阳做官——当然,完颜雍在辽阳做官远离朝廷,也是完颜亮放心的原因之一。
完颜亮的杀戮其实是为了保证权力不被威胁。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完颜亮意识到大金国面对一个极大地隐患。这个隐患不解决,迟早会坑死大金国。
这个隐患就是国防成本。
和南宋只需要防止金兵南下不同。金和之前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一样,在需要防备来自南方朝廷北伐的同时,还得防止北方的胡人南下——比如北魏需要防止南朝北伐,还得防止柔然南下。而金需要防止南宋北伐,但也需要应对鞑靼各部南下。
实际上南宋的宋孝宗也意识到这一点,宋孝宗和群臣探讨过鞑靼人的情况。但是有大臣表示:如果联合鞑靼人打击金朝,怕是容易驱狼得虎。
当然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完颜亮和南宋君臣的忌惮,都成了实实在在发生的历史——蒙古人灭掉了金,也吞并了宋。
在金太宗时期,金和鞑靼人的交战,金就没占据任何优势。所以完颜亮不认为自己能彻底解决鞑靼问题。但是,消灭南宋自己还是有信心的——只要金吞并南宋,那么,金就有自信压制鞑靼人。
2、完颜雍应对宋兵北伐
于是完颜亮出兵进攻南宋。不过因为完颜亮的一系列谬误操作,最终引发兵变,完颜亮被部下杀死。
而就在这期间,完颜雍也在辽阳称帝——这便是金世宗。当然完颜雍称帝那会儿,完颜亮还活着。此时的金同时存在两个皇帝。不过随着完颜亮被部下杀死,这个局面结束。
完颜亮虽然死了,但是烂摊子还在——南宋军队非但顶住了完颜亮的侵犯,甚至还开始反扑。当时宋廷出动八万军队,扑向中原。宋孝宗认为,宋兵如果能夺下开封,就可以联络北方抗金义军,把女真人赶回塞外。
金世宗眼看宋兵来势汹汹,于是派人出使南宋,希望宋孝宗能够停战。不过宋孝宗不为所动:宋孝宗认为,此时宋兵打败了前来侵犯的金兵。并且金刚刚遭遇内乱。这正是南宋趁机夺回中原的大好机遇。
金世宗自此倒也不幻想宋孝宗能主动让步。
之后不久,金兵和宋兵在宿州遭遇,双方交锋。
当时宋兵将领李显忠对战争产生误判:认为金兵已经不复当年,而且不会出动太多部队。等到李显忠意识到自己遭遇金兵主力的时候,想要调整部署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李显忠只好硬着头皮指挥宋兵和金兵交战。同时,李显忠和另一个宋兵将领邵宏渊之间关系不睦,因此在战斗中出现不少扯皮情况。
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宋兵的发挥。
在这个状态下,宋兵在和金兵恶战的时候,折损数万人。
消息传到临安以后,宋孝宗陷入惊恐状态。宋孝宗已经做好了临安保卫战的准备——他认为金兵既然歼灭宋兵数万军队,肯定会过江进攻临安。
而金世宗得知前线胜利以后,也知道继续打下去,很容易导致事情出现反复——毕竟此时金内部局势混乱,金世宗皇位不稳,所以金世宗不希望局势继续扩大。所以双方之后边打边谈,最终恢复和平状态。
3、结语
其实如果不是完颜雍及时稳定局势,南宋很可能利用完颜亮之死,恢复对中原的统治。金也可能因此提前进入衰败阶段。
而金世宗的力挽狂澜,帮助金渡过了这一轮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