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五年,黄河高家堰发生决口,导致前线运送的粮草和军械受阻。朝中大臣急得团团转,甚至有人提议撤回关外。康熙为了解决危机,急需一位治河能臣。正是在这时,靳辅推荐了陈潢,并拿出了陈潢所写的治河书。康熙决定亲自寻找陈潢,最终他们通过微服私访找到了他。
陈潢的才干很快吸引了康熙的注意。那时,他以未卜先知的本领惊艳了康熙。陈潢预言秋汛将至,康熙不相信,但陈潢竟然准确无误地指出汛期会按时到来。面对这样的表现,康熙开始重视他,并让他一同撤退以避免水淹。更令人惊讶的是,陈潢不仅断言铁牛镇不会淹水,还信心满满地表示在短短一天内,黄河将自动形成一座天然的河堤,而康熙自己若是动手建堤,恐怕还需要半年。
这次奇迹般的预言让康熙对陈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陈潢为康熙详细阐述了黄河治河的种种困难,并提出了自己的治河策略。陈潢说,黄河治水有五大难题,康熙直言无法保证,但承诺会在困境面前共同解决。陈潢听到后,认为这是一个能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立下誓言,愿为治河贡献一生。此时,他首次提出了“束水冲沙”的治河方案,并大胆要求拿出河道图进行实验。
陈潢的大胆和自信让康熙惊叹不已,并认为他是天赐的治河能才。康熙安排陈潢与靳辅一同勘察黄河,二人经过仔细分析,制定了具体的治河计划。在随后召开的河道大会上,康熙的决心已定,尽管其他官员提出了传统的清淤方案,但康熙却坚定支持陈潢的创新方法。最终,靳辅与陈潢被任命为治河重任,开始执行他们的治河计划。
然而,治河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陈潢与靳辅的计划遭遇了来自多方势力的阻力。特别是索额图为保住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暗中阻挠他们的工作。尽管如此,康熙始终坚定支持陈潢,帮助他解决各种困难。治河工程继续推进,但黄河的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甚至出现了黄河决堤的危险。
康熙为了保护治河计划,开始动用更强的手段,派遣密使去调查问题,并调整治河策略。随着陈潢和靳辅的共同努力,黄河的治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运河的通畅为国家带来了繁荣,而陈潢也因为这一工程的成功,获得了更高的声誉。然而,在河道工程的最后阶段,陈潢与康熙产生了分歧,他坚持不关闸口的做法,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他与康熙的矛盾升级。
尽管陈潢坚定自己的治河理念,并愿意为此承担责任,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因为朝廷的权力斗争而复杂化。最终,在索额图的推动下,陈潢与靳辅的治河工程陷入了政治纷争。康熙深知治河之难,却也不得不面对治河的政治局面。经过长时间的博弈,陈潢最终选择接受命运,但他内心已知,自己的心愿已基本实现,黄河经过他的治理,已趋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