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2年夏,铁木真借助与义父王汗的强大联盟,在阔亦田之战中彻底铲除了与自己结下宿怨的塔塔尔部落。这一战,铁木真不仅彻底削弱了敌人的力量,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与此同时,曾被草原各部落推举为古尔汗的札木合,在败战后不得不投降王汗,迎来新的命运。
阔亦田之战后,整个蒙古高原上从东到西仅剩下四个强大的部落——蒙古部、克烈部、乃蛮部和汪古部。其中,铁木真的蒙古部位于高原的东部,主要依托斡难河和怯绿连河;王汗的克烈部则雄踞高原中部,以土剌河和不尔罕山为中心;乃蛮部在阿尔泰山脚下的西部草原扎根,太阳汗和不亦鲁黑兄弟领导着这个部落。乃蛮部分为东西两部,兄弟俩因父亲死后争夺后宫而反目成仇,成为草原上一段显赫的家族恩怨。至此,草原上幸存的部族,汪古部也以中立身份存在了多年,他们从金朝灭辽之后便一直附属于金国,保持着独立的姿态。
这四大部族中,蒙古部、克烈部和汪古部都曾获得金国的册封,而乃蛮部则是唯一没有接受金朝认可的部族。铁木真和王汗的目标也因此变得更加明确,接下来的征战将直接指向乃蛮部,尤其是太阳汗和不亦鲁黑所领导的部落。
公元1202年秋,铁木真和王汗的联军集合在土剌河之畔,再次出发。这一战,将决定他们能否实现草原称霸的梦想。计划是翻越杭爱山余脉,进攻乃蛮部的核心地区。铁木真和王汗认为,这一战之后,东至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至阴山脚下的辽阔草原,都将成为他们的领地。
战斗打响后,铁木真和王汗的联军首先攻打东乃蛮部。两军在杭爱山一带展开激烈决战,不久后,东乃蛮部的领袖不亦鲁黑被击败,狼狈逃往西辽的乌伦古河。铁木真和王汗迅速追击,决定跨越阿尔泰山追杀敌人。经过一番追逐,不亦鲁黑被迫撤退,其余力量则被彻底消灭。
然而,消灭了东乃蛮后,铁木真和王汗的联军很快就要面对西乃蛮部的挑战。尽管乃蛮部的太阳汗和不亦鲁黑因私仇而分裂,太阳汗此时却怒不可遏,因为王汗和铁木真已经跨越阿尔泰山追击到自己的领土,危及到自己的统治。
在铁木真和王汗准备返回时,太阳汗聚集大军布防在乌伦古河,准备进行伏击。正当两军即将展开激战时,札木合暗中进入王汗的营帐,策划了一场撤兵的阴谋。在札木合的劝说下,王汗在夜间悄然撤离,只留下铁木真一人在营地。
第二天清晨,铁木真醒来后发现王汗已悄然离开,而太阳汗的军队则在乌伦古河对岸虎视眈眈。由于王汗的突然撤离,铁木真意识到自己孤立无援,只得下令全军撤退。太阳汗则不放过这个机会,追击之战随即展开,但由于时间差的原因,太阳汗的军队陷入了困惑,不知道该追击哪一方。最终,太阳汗决定优先追杀王汗的部队,放过了铁木真。
然而,王汗和札木合的计划却很快遭到挫败。当他们快要进入克烈部大本营时,太阳汗的追兵赶了上来,双方在土剌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王汗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最终,王汗决定请求铁木真的援助。与此同时,王汗之子桑昆也不甘心妻子的财产被掠夺,带领军队死死咬住乃蛮部。
就在这时,铁木真趁机派出了四员大将——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带领蒙古部的精锐部队加入了战斗。此时,太阳汗的军队已疲惫不堪,最终不得不撤退,放弃了对克烈部的追击。
虽然铁木真暂时拯救了克烈部,但王汗和蒙古部的联盟关系因王汗在乌伦古河的私自撤军事件而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缝。为了修复与铁木真的关系,王汗决定通过联姻来寻求和解。在土剌河的和林营地,王汗与铁木真举行了结为父子的仪式,并提议让自己的孙女与铁木真长子术赤成婚,以此加强两家的关系。然而,桑昆却公然反对,讽刺道:“你女儿嫁给我们是享福,而我女儿嫁给你们却是受罪。”这一番话让两部刚刚恢复的关系迅速恶化。
桑昆的挑衅没有让铁木真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正当王汗试图修复与铁木真之间的关系时,札木合也悄然活动,开始在幕后挑拨离间。他意识到,如果克烈部与蒙古部继续联合,自己将永远无法崛起。于是,他极力煽动桑昆与王汗决裂铁木真。最终,王汗在桑昆的劝说下,决定背叛铁木真,与他彻底决裂。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铁木真并未轻易反应,而是通过自身的聪明才智,巧妙化解了这一危机,继续领导蒙古部,直至最终成为蒙古高原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