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完人”曾国藩的另一面:国外一份报纸,揭露了其令人发指的残暴
创始人
2025-09-18 12:02:27
0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成为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一位人物。起初,他并未显现出过人的才干和显赫的地位,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然而,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曾国藩的名字瞬间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对于曾国藩来说,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是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因为他的卓越表现,成功地挫败了这一叛乱,他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迅速晋升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甚至成为晚清政府的支柱之一。一时间,曾国藩不仅在朝廷内外的声誉达到顶峰,还被誉为“顶梁柱”,这一称号无疑是对他能力的高度肯定。

在他的生活中,礼仪道德、修身自律和节俭成为了日常的准则。他为人勤奋好学,军事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他也被后人称为“完人”。所谓“完人”,指的就是身心无瑕、言行无愧的至高境界,曾国藩被誉为完人,显然是对他品德和成就的最高赞扬。然而,这一“完人”的形象,却在一些外国人的眼中并非如此。

在西方,有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华北先驱报》,它曾详细报道了曾国藩的一些行为,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曾国藩形象。报纸上称,曾国藩不仅在军事上有着过人的才能,还展现了极为残酷的行径,这令许多外国人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那么,这份报纸究竟是如何描绘曾国藩的,曾国藩做出了什么令人震惊的行为,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呢?

曾国藩出身于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自幼便热衷于读书,心中有着考取功名的强烈渴望。他在年轻时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在秀才考试中脱颖而出。然而,这仅仅是他漫长且坎坷的求学路的起点,之后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尤其是在会试中,他几度落榜,但从未因此气馁。每一次失败后,他都重新振作,继续努力,终于在道光十八年成功考中,开启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刚入仕途时,曾国藩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力,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手中掌握的权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定的机遇,逐渐赢得了上司的赏识,并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在他步入京城政坛的十余年里,曾国藩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连续升官七次,成为当时最为迅速晋升的官员之一。再看整个朝廷,几乎找不出第二个像他一样能够如此迅速崛起的存在。

曾国藩自五六岁起便开始读书识字,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也逐渐开放。在那个闭塞且封建的晚清社会,他能够理解并接纳外来的先进思想,展现了非凡的眼光。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奠基者之一。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轮船顺利建成,这为中国后来的航运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在科技领域的推动,曾国藩还大力支持年轻人去海外求学,他鼓励那些怀有家国理想的青年赴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他的帮助下,一批有志青年成功赴美,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后来的“铁路大师”詹天佑。可以说,曾国藩的支持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他的提携与鼓励,詹天佑等人可能无法顺利成才,铁路事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更大阻碍。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的形象一直是积极而正面的,尤其是在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上,广受敬重。

然而,与中国国内对曾国藩的高度赞誉不同,西方对他的评价则大相径庭。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流传着一份名为《华北先驱报》的报纸,这份报纸上对曾国藩的批评尤其尖锐,揭露了他在战争中所采取的极端暴力手段。据报纸中一位英国军人的描述,他亲眼目睹了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残忍行径,认为这种行为必须被曝光。

这位英国军人回忆道,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负责镇压叛乱,但他不仅仅是攻占城池,更以屠杀无辜百姓为手段,每当攻下一个城市,他都会命令军队屠杀城内所有百姓,男女老少,皆难逃一死。更令人震惊的是,曾国藩还提倡“杀得越多,功劳越大”的理念,这使得许多官兵开始竞相“比杀”,甚至有人因为懦弱之心不忍行凶而受到斥责。

英国军人表示,这种场景令他终生难忘,血腥的场面以及哀嚎声不断在耳边回响,深深印刻在了他的记忆中。那些无辜的百姓眼中满是绝望和恐惧,他们的惨叫和求救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而那些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老百姓,竟然被残忍地屠杀。这一切所表现出来的暴力,令人不禁质疑,是否为了“胜利”而进行如此无意义的屠戮,是否会让人们对抗争的意义产生怀疑。

更为痛心的是,曾国藩带领的军队不仅仅是杀害这些百姓,他们还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折磨。那些妇女被残忍对待,先是遭受凌辱,最后被无情杀害,而对太平天国的敌军,曾国藩的军队则采取了更为暴虐的手段。这样的行为,与恶徒有什么区别?

在国内,曾国藩的贡献几乎被神化,然而,外国报纸对他屠城的记载却引发了对他形象的质疑。如果没有外国记者的揭露,可能这一段历史就会被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

作为一位历史人物,曾国藩的形象在中国人心中无疑是正面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他在战争中所采取的极端手段。曾国藩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残忍的一面。既然他曾被视为“完人”,那这份“完人”的荣耀是否能与他在太平天国战斗中的冷酷行为相匹配?面对这种复杂的历史人物,我们应当全面看待,而非片面地将其美化或妖魔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风语筑中标:2025上海城市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月9日15发布的《20...
原创 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孙子兵法》 若...
“美丽中国万里行”首次走进西藏...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昌都,是西藏首个解放的地区。9月15至17日,由...
原创 东... 咱们今天聊聊东汉末年这段历史,那可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却又乱得一塌糊涂的时代。你想啊,一个曾...
原创 抗...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抗日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四年。国民党军队中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然而另一个事...
原创 邓... 前秦天王苻坚在结束中国北方长期分裂的作战中,有一文一武两大基石,文是有王佐之才的王猛,武为有万人之敌...
原创 她... 1967年1月,王洪文等人在上海掀起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月风暴”,随之而来的是在2月宣布成立的上...
老舍经典话剧《四世同堂》登陆湾...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姚惠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重磅之作,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话剧《四...
原创 都... 170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收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的妻弟、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病重,命在旦...
原创 毛... 好的,我会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变,适度增加细节描述,同时让文章整体字数变化不大。以下是改写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