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藩王选讲(柒)-蜀王支系
创始人
2025-09-18 12:02:05
0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字数总计318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在系列的上一期中,我们讲述了蜀献王朱椿的传奇故事。毋庸置疑,朱椿确实为“蜀藩多贤王”局面的形成,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单凭他一人之力,是无法成就这一伟大名号的。今天,我们将继续追溯朱椿家族的历史,延续这份秋风中的故事,讲述明朝蜀王支系的另一个篇章。

悼庄世子朱悦燫,正是朱椿的长子,生于1388年。早在之前的篇章中我们提到过,朱悦燫的母亲可能是蓝氏,亦即蓝玉的女儿。朱悦燫聪慧早熟,13岁时便已为父,客观上让当时年仅30的朱椿早早步入了祖父的角色。这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在洪武年间末期,朱悦燫被封为蜀世子,意味着他将来有望继承蜀王之位,而这一切的背后,朱悦燫的祖父朱元璋仍在世。然而,命运对他并不眷顾。年仅21岁,朱悦燫便因病早逝,葬于今成都市金牛区的郊外。

朱悦燫虽然英年早逝,却留有三子,且均为嫡子,分别是嫡长子朱友堉、嫡次子朱友附以及嫡三子朱友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悦燫的嫡次子朱友附,名字中的“附”字在五行中并不符合土的属性,因此其繁体字“坿”在明代被广泛使用,便成为了解这一命名之谜的关键。

尽管朱悦燫英年早逝,其嫡长子朱友堉继承了世孙之位,并于1424年登基成为第二任蜀王。遗憾的是,朱友堉同样早逝,享年仅30岁,且无子嗣,按顺位本应由朱悦燫的次子朱友附继位。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人,朱友附早在1426年去世,年仅19岁,无妻无子。最终,朱悦燫的嫡三子朱友埙在1432年继位成为第三任蜀王。

尽管朱悦燫未能亲自享有蜀王之位,但他的两位嫡子先后登基,也为他短暂的一生带来了些许慰藉。令人惋惜的是,朱友埙也未能长寿,1434年去世,年仅25岁。至此,悼庄世子朱悦燫的三个儿子均在青年时期去世,且无一人留下后嗣,导致这一支系最终断绝。

根据《皇明祖训》的规定,朱椿的次子朱悦燿的后代本应排在继承蜀王的前列。然而,朱悦燿早已失去了继承蜀王的资格。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揭开这一谜团。

华阳悼隐王朱悦燿,生于1392年,是朱椿的次子。朱悦燿的母亲为朱椿的次妃金氏,因此他并非嫡子。1404年,年仅12岁的朱悦燿被封为华阳王。然而,这位华阳王并不满足于眼前的安逸生活,虽然非嫡长子,但他一直渴望着蜀王之位。

朱悦燿自幼顽皮叛逆,屡次违抗父亲朱椿的命令,甚至因不服管教被囚禁。此时,朱悦燫已经去世,朱友堉成为蜀世孙,而朱悦燿却认为蜀王的王位应当属于自己。朱椿对他失去了信任,然而蜀世孙朱友堉却为他求情,最终朱悦燿被释放。

然而,朱悦燿并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渴望继承蜀王之位,甚至诬告朱友堉。1424年,洪熙皇帝朱高炽继位后,依据《皇明祖训》推举朱友堉继位,成为第二任蜀王,并将朱悦燿调离四川,迁至今湖南省桑植县。至此,朱悦燿的支系彻底失去了蜀王的承袭资格。

然而,尽管朱悦燿因行为不端失去了蜀王的继承权,他的华阳王爵位并未被废除,并一直传承至明朝末年。值得注意的是,朱悦燿的庶长子朱友堚在父亲失去继承资格后,曾提出异议,但并未得到皇帝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蜀王的继承权发生了变化。随着朱悦燿失去继承权,朱椿的其他儿子们陆续去世,蜀王之位最终落到了朱椿的第五子——朱悦(火劭)身上。1445年,年约40的朱悦(火劭)继位成为第四任蜀王。

朱悦(火劭)即位后,便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治理工作。然而,他的统治并不顺利,尽管面对朱悦燿庶长子朱友堚的反对,他依然坚定地接过了蜀王之位。1461年,朱悦(火劭)去世,享年66岁,其嫡长子朱友垓继位成为第五任蜀王。

但遗憾的是,朱友垓也未能长寿,享年仅30岁,继位不到一年便去世。接替他的是嫡长子朱申鈘,然而朱申鈘的命运同样凄凉,1471年去世,享年仅24岁。于是,朱申鹄的三弟朱申凿继位,成为第七任蜀王。朱申凿的在位时间较长,直到1493年去世,年仅35岁。

他的继位后,王朝逐渐陷入了困境,但他还是有一位名臣——朱宾瀚的出现,为这一时期带来了一些安定。朱宾瀚在位14年,直到1506年去世。

然而,时代的车轮不停转动。1506年后,朱宾瀚的嫡长子朱让栩即位,成为第九任蜀王。朱让栩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同时他也为蜀地的民生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至于他任内的各项改革,救济灾民、发展教育等方面,可以说是“蜀藩多贤王”的最佳证明之一。

朱让栩在位37年,直到1547年去世。虽然朱让栩的儿子们命途多舛,但在他的治理下,蜀地依然保持了相对的安定和繁荣。

1558年,朱让栩的儿子朱承爚继位成为第十任蜀王,尽管时局动荡,朱承爚的努力不容忽视。然而,他在位仅九年,便于1644年去世。之后,朱宣圻继位为第十一任蜀王,然而随着明朝的覆灭,蜀王支系的历史走到了尽头。

在明朝灭亡后,蜀王支系的后代依然生活在四川地区,且其后裔仍活跃于社会中。特别是其中一位远支后裔,朱清时,成为了20世纪的著名科学家。

朱清时从20世纪70年代起,便从事激光分离同位素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被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且曾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

至此,蜀王支系的故事也告一段落。明朝藩王系列的下一篇将会讲述谁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名酒...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名酒(现代传承品牌加注说明): 一、先秦时期(夏商周) 杏花村汾酒(新石器...
新华全媒+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庆... ↑ 7月1日,人们在中共一大会址前留影。 当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以庄...
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是如何炼成的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走俄国人的路”,建立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后,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放眼...
龙袍、火碗、如意……沈阳故宫藏... 7月1日,“吉光盛京——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文物珍品展”在浦东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 2025年是沈阳...
原创 琼... 当然!我帮你把这篇文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的同时加点细节,让文字更生动些,字数也不会差太多: --- ...
原创 苏... 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苏轼以其多才多艺的才华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他不仅擅长诗词、书法、绘画,且以独特...
原创 盘...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虽然他的治理方式激起了百姓的不满,最终导致了隋朝...
原创 看... 《长安的荔枝》终于迎来了结局,而这场围绕着荔枝转运的故事,所有人几乎都成了输家。结局虽然揭开了谜底,...
王欢:摸着日本过河? 头图由豆包生成 今年初去香港,跟上一次去隔了很多年,回来就有朋友问我香港有啥变化。怎么说呢,中环高楼...
原创 将... 在清朝康熙年间,许多汉族将领在平定三藩之乱时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尤以“河西四汉将”最为显赫。这些将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