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名将辈出。在北周朝代,皇室内部涌现出一位极为杰出的将领,人称“智勇冠世,攻战如神”,甚至被誉为可比肩方叔、召虎、韩信、白起等古代名将。然而,这位英才却惨遭自己侄子的陷害而死。如果他未遭暗害,北周的外戚杨坚恐怕根本无力篡位,也不可能取得后来那样的成功。那么,这位传奇人物究竟是谁呢?
他名叫宇文宪,出自北周皇室血脉,是宇文泰的第五个儿子。自幼便显露出非凡的气质,“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彩嶷然”,年少时与四哥宇文邕一同研读诗书,学业表现优异。北周建立后,宇文宪先后担任益州总管及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的诸军事长官,治理有方,政绩斐然。离职归隐时,蜀地百姓深切怀念他的贤能,甚至“共立碑颂德”以示敬意。
当时,北齐名将斛律光以勇猛著称,经验丰富,素来无敌。然而,他却曾被宇文宪击败,传闻“宪涉洛邀之,明月遁走”,成为北齐将领心头之痛。571年,宇文宪率两万军队出征,战事紧张。北周大将韩欢战败逃散,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乘机猛追,北周军陷入苦战。关键时刻,宇文宪挺身而出,亲自领兵迎战,终于击退追兵,成功掩护北周军队撤退,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胆识。
宇文宪才干出众,北周权臣宇文护对他极为器重,“雅相亲委,赏罚之际,皆得预焉”。但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发动政变,诛杀宇文护,亲政登基。武帝虽名义上提升了宇文宪官职,却剥夺了其实权,“虽遥授冢宰,实夺其权也”。原因在于宇文宪能力过强,且非武帝亲信,威胁到了皇帝的统治地位。
尽管如此,北周武帝并不愿对宇文宪加害,毕竟他能力卓著,有助于巩固天下。于是,武帝派重臣与宇文宪沟通,劝其和睦,“辑睦我君臣,协和我骨肉,无令兄弟自致嫌疑”。575年,北周武帝决心讨伐北齐,深知兄弟中无人可及宇文宪的才略,于是与他共同商议军事大计。
在两次伐齐战争中,宇文宪率领两万精锐,充当前锋,攻城拔寨,屡建奇功。晋州一战,宇文宪指挥军队发起猛攻,击溃北齐主力十余万大军。公元577年,他更是率军攻陷北齐首都邺城,随后迅速剿灭残余势力,为北方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宇文宪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素善谋,多算略,尤长于抚御,达于任使,摧锋陷阵,为士卒先”,深受士兵拥戴。北齐灭亡后,他已萌生隐退念头,然而厄运却并未放过他。北周武帝病逝后,北周宣帝即位,新帝对这位叔父心存忌惮。宇文宪的实力与威望过于强大,令宣帝难以驾驭。
公元578年,宇文宪被奸计诱入宫中,虽心有不甘,却无力反抗,只得叹道:“我位重属尊,一旦至此,死生有命,宁复图存。但以老母在堂,恐留兹恨耳。”不久,北周宣帝下令将他勒死,这位英勇的名将年仅三十五岁。相比之下,隋文帝杨坚年长他三岁。倘若宇文宪未遭杀害,杨坚几乎不可能轻易篡位成功。
参考资料:1.《周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