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的一天,保安处处长陈泊来到军委保卫部部长钱益民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我建议立即对田守尧进行审查,审查完成后再决定毛主席是否接见他。”
钱益民听后一愣,疑惑地看向陈泊:“哦?你怀疑他有问题?有什么证据吗?”
陈泊迅速向钱益民讲述了自己的担忧,钱益民听后脸色变得苍白,满头大汗。田守尧即将被毛主席接见,如果事情真如陈泊所怀疑的那样,后果不堪设想。
到了6月21日,也就是毛主席与田守尧见面的前一天,几名保卫人员突然闯入田守尧的住所,将他一把抓走。随即,一名工作人员从田守尧的身上搜出了一把专门用于刺杀的消音手枪……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身为新四军的旅长,田守尧为何会有刺杀毛主席的意图?陈泊又是如何发现田守尧的异常之处呢?
陈泊,原名布鲁,1909年生于海南岛,年轻时加入了中共琼海地下党组织。1928年,由于海南地下党遭遇严重打击,陈泊被迫逃往马来西亚,并担任总工会纠察纵队的总队长。
1931年秋,接到马来西亚共产党中央的命令,陈泊参与了清除叛徒李锦标的行动。在一次试验自制炸弹时发生意外爆炸,导致陈泊的左手严重受伤,最终不得不截肢。
尽管如此,陈泊并未被击垮。1932年初,他被英国当局驱逐,辗转到上海,并在随后的四年里多次与党组织失联。尽管与组织的联系断断续续,陈泊依然坚持与敌作斗争,并逐渐锤炼了左臂的力量,以适应新的战斗方式。
1936年,陈泊来到了西安,之后被派往延安,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他被安排到延安边区政府保卫处担任侦察科长,开始了他的情报工作生涯,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
1942年五四青年节,延安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根据周密部署,陈泊和10多名保卫干部化装成便衣,隐蔽在会场周围。与此同时,特务陈兴林协助识别出36名潜伏的敌特。集会结束后,保卫部门迅速行动,经过审讯,大部分特务纷纷供认,56名潜伏特务被一网打尽。这次成功的行动震惊了中央,毛主席也对陈泊给予了高度赞扬:“奇功!这个陈泊真是我们延安的‘福尔摩斯’。”毛主席甚至感慨道:“要是我们有更多像陈泊这样的人,延安的保卫工作就有了保障!”
很快,陈泊的名声传遍了延安,他也被任命为延安边区保安处处长,开始为党保卫情报工作。
1943年6月,陈泊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特务活动。吴旗县和富县边境多次发生特务偷越哨口事件。为此,陈泊向中央军委保卫部报告,提出加强对延安安全的防范,并加强对中央领导人活动的监控。
一天,陈泊从工作人员处得知,6月22日上午10点,毛主席将接见新四军第8旅的旅长田守尧。
陈泊顿时感到不安,翻阅了田守尧的档案资料,却发现田守尧的一些经历令人质疑。田守尧说自己曾经过晋西北,但晋西北的八路军兵站却没有任何记录,陈泊的疑虑更深了。
陈泊决定向钱益民汇报,提议审查田守尧的身份。钱益民立即意识到事态严重,要求立刻调查。
当晚,陈泊和保卫人员对田守尧进行了详细搜查,最终从田守尧的身上搜出了刺杀毛主席的消音手枪。通过进一步调查,陈泊终于揭开了田守尧的真实身份——原来,田守尧是军统派来的高级特务,目的是刺杀毛主席。
真正的田守尧在哪里?他的结局如何?
田守尧,1915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庭贫寒,田守尧的童年充满了艰难与磨难。为了维持生计,他10岁便开始给地主放牛割草,忍受压迫与饥饿。
1931年,田守尧加入红军,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长征中,他被任命为红25军主力团的营长,之后成为红15军团第78师师长,参与了多场战斗,屡次获得领导的表彰。
抗日战争爆发后,田守尧成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的副团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战斗中,他屡次冲锋在前,即便受伤也坚持指挥,最终大破日军,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田守尧在抗战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指挥了多次敌后游击战,带领部队取得了多次胜利。他不仅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还深得战士们的尊敬和爱戴。
然而,在1943年春,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田守尧和其他干部被选派到中央党校学习,并准备参加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田守尧在前往延安的途中遭遇了不幸。在一次从海上前往延安的行动中,船只被日军巡逻艇发现,经过激烈战斗,田守尧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他和妻子在海战中英勇牺牲,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田守尧的牺牲,不仅在当时震动了无数革命战士,也让人痛惜。事实上,田守尧并没有死于普通的战斗,而是在一次特务行动中被军统用假身份替代。特务头子戴笠指派了冒名的“田旅长”潜入延安,试图刺杀毛主席。如果没有陈泊的果断调查,后果将不堪设想。
陈泊因此再度获得中央的表彰,并被称为“军统的克星”。在解放战争期间,陈泊继续为党工作,破获了大量土匪和特务案件,成为党的宝贵财富。
直到1972年,陈泊离世,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