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甘肃王”马安良:庚子事变中勤王有功,辛亥革命后却成了革命军
创始人
2025-09-17 18:32:27
0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段文章,保持每段原意不变,但加入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一些,同时字数不会有太大变化。

---

甲午战争之后,清朝中央政权的力量明显衰弱,朝廷不得不依赖以马安良为代表的回族将领,来维系西北地区的地方秩序。马安良等人逐渐成为清政府在西北回族统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支柱,担当起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角色。

1897年春,甘军被调往京城,承担起保护清政府中央机关的重任,致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防务显得极为薄弱。陕甘总督陶模坚决反对将马安良调离地方,认为一旦马安良离开,河州的局势将会变得动荡不安。清廷最终采纳了陶模的建议,允许马安良留守河州。经历过河湟之乱的考验后,马安良已无可争议地成为甘宁青地区管理民族事务的首选领导人。

清廷认为甘军由于长年驻守西北,信息闭塞且思想相对保守,受到当时涌现的革命新思想影响甚微。同时,甘军作战勇猛,战斗力强劲。基于此,朝廷有意重用甘军,将其由地方武装改编为直属中央的武装力量,作为扶持摇摇欲坠大清帝国的重要支柱。于是,1897年,甘军被东调入京城,承担护卫重任。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至9月21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政府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爆发。变法遭到慈禧太后及保守派的强烈镇压后,为了加强京城及周边的防御,清廷任命军机大臣荣禄为统帅,将现有军队重组为武卫军,这支部队成为大清最后依赖的精锐武装。

1899年2月20日,清廷正式筹建武卫军,分别以聂士成部、董福祥部、宋庆部和袁世凯部组成四军,荣禄自募中军,而甘军的张俊被任命为武卫军全军的翼长。到六月时,武卫军正式成军,标志着清廷在京城武装力量的集中和强化。

甘军中,回族士兵占有相当比例。由于陶模奏请,马安良得以留守甘肃,继续负责地方安全。与此同时,其他回族将领如马福禄、马福祥和马海晏等则被调入京城,他们的部队与新募回族军队合编为“简练军”,并被任命为新军的将领,肩负起镇压叛乱和维护清廷稳定的重要任务。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再次侵入清政府核心统治区,这场被史称为庚子国变的战争爆发。此时,甘军与义和团战士们奋力抵抗外敌,回族将士尤为英勇顽强。战争异常惨烈,许多回族将士英勇牺牲,马福禄也在正阳门前壮烈阵亡,其弟马福祥继任其职务。

甘军回族部队在这场国难中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极大提升了回军在全国的影响力。清廷对此高度重视,进一步倚重回族军事力量作为稳定政权的支柱。

在此危急关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计划“西幸”避难,马海晏、马福祥等回族将领率部护驾,保障皇帝安全。清廷多次下令马安良率军北上勤王,力图确保皇帝的安全。8月28日,清廷发布上谕,催促马安良迅速率部前往护驾,哪怕缺少马匹和物资,也要先赶到后再设法筹备。9月1日再下紧急命令,要求马安良“快马加鞭,中途不得停歇”。

马安良率部行军千里,于黄河风陵渡渡口迎驾,亲自操纵渡船,顺利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安全护送过河,获得慈禧极大赞赏。慈禧与光绪最终平安抵达西安,沿途诸马将士对两位皇帝殷勤尽责,马海晏却因劳累过度病逝,职位由马麒继任。

为何庚子事变后清廷如此重视回军?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甘军在庚子之乱中瓦解,董福祥被削职归乡,甘宁青一带防务出现巨大空缺,清廷迫切需要新的武装势力维稳。其次,朝廷有意分化甘军,削弱董福祥的影响力以巩固自身权威。最后,回族诸马在护驾西行中表现出的忠诚与能力,也令清廷对其格外信任。

庚子事变成为马安良、马福祥、马麒等回族将领的重要转折点,河州回军通过此次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声名大振,强化了与清廷中央的联系,也赢得了最高统治者的深厚信赖。

马安良官职不断晋升,多次被任命为西北总兵,虽然因职位远在河州之外未曾赴任,但这并未削弱其在回族社会中的影响力。凭借庚子事变中的卓越表现,他成为当时回族社会的“第一人”,其家族势力也日益壮大。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意义深远的武昌起义,全国各地反应不一。陕西革命党人于10月22日积极响应,成为北方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

不久,陕西革命军占领省会西安,选举新军管带张凤翔为大统领,钱鼎和与万炳南为副统领,建立革命政府。对此,清廷命河南巡抚宝芬与署理陕西巡抚升允联合从东西两路进攻,试图扑灭革命。

升允派遣马安良前往陕西镇压叛乱。马安良增强了驻守河州的镇南马队为精锐军,新招募步骑兵共十六营,并委派亲信担任将领,基层兵员多为河州回族,将这支军队打造成一支威力强大的镇压力量。

升允对外称“陕西那几个学生娃娃闹事,无足轻重,我定将他们一马平定。”他将陆洪涛部、周务学部、张行志部及马安良部组成“援陕各军”,分南北两路同时出击。

马安良部攻占长武、邠州后,围攻乾州,与陕西革命军陷入僵持。途中,11月19日宁夏哥老会头目刘华堂发动起义支持革命,长庚营告急,马安良派遣西军将领马麒率马步六营前往镇压。由于革命军纪律涣散,闻敌军来袭大部分溃散,起义失败。

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逊位诏书,与袁世凯达成协议。但升允仍执迷不悟,认为西北边陲闭塞,诏书不宜公开,秘密督令马安良等加强进攻。

秦陇复汉军粮饷都督马玉贵与马安良、马麒同属回族,趁机将退位诏书送交马安良,并劝其转向革命。3月8日,双方达成停战协议。

马安良得知后质问升允,升允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将退位诏书示与马安良,攻秦之事遂告终结。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5日,赵维熙、张林焱与马福祥等人联名致电袁世凯,代表甘肃承认共和。同日,袁世凯任命赵维熙为改制后甘肃第一任都督。

1912年3月,马安良攻陕归来,受到赵维熙亲自出城迎接。此后,马安良转而拥护革命,积极向袁世凯表忠心,同年4月被任命为甘肃精锐军统领及甘肃提督,成为甘肃回族的核心军事领袖,也成为甘肃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庚子事变中的奋力勤王,使诸马家族与清廷统治者建立了密切联系,赢得了慈禧太后的青睐。清末,马安良借镇压陕西革命军之机扩充军力,组建精锐西军,实力大增。

随着马安良自陕西议和归来,其声势日隆,家族势力从河州扩大到整个甘肃。面对革命新局,他顺势转向共和,迎接新时代。

辛亥革命本应意味着旧军阀势力的终结,但许多旧军队主动或被动地完成转型,摇身一变为革命军。马安良亦成功实现这一转变,“认庙不认人”,不仅扩充军队,也扩大了影响力至全省。

此时,马安良已成为甘肃军事实权的掌控者,凭借军事实力,他在民国初年成为甘肃政坛的重要支柱,左右着甘肃政治走向,其家族也随之日益兴盛。

---

这样改写后,每段内容保留了原义,增加了描述细节,语言也更流畅自然。你觉得这样如何?需要我帮你改写成更正式的史料风格,还是更口语化一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涉案31亿查封房产千套,潜逃巨... 潜逃境外的黑龙江巨贪李传良,其违法所得没收一案今日(9月17日)在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
职工医保账户余额可以转账了!这... 注意啦 医保个人账户不光能自己用 还能给家人“钱包转账” 具体是怎么回事? 一起来看看! (提醒:转...
辽宁:262个品牌价值总和超万... 原标题:2025年辽宁省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 262个品牌价值总和超万亿元 日前,按照省市场监管局...
郭灵计跨省履新,担任湖南省委常... 【大河财立方消息】据湖南日报,9月17日,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会议召开,宣布中央及省委有关人事决定。省...
泽连斯基决定停战,喊话普京进行... 在全球政治中,美俄之间的互动总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尤其是在当前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背景下,情况显得...
内塔尼亚胡无路可走,把一千万以... 近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场政府会议上,再次以极具挑衅性的话语向中国等国发起冲击,甚至暗示以色列...
原创 千... 看过《神探狄仁杰》的朋友们,对李元芳这个角色一定不会陌生。每次他亮相,总是极具气势和霸气,他那句经典...
原创 司... 1947年5月31日,朱老总和刘少奇从华北发出电报给中央,提出关于重建晋察冀野战军指挥机构的建议,并...
原创 启... 1912年,年仅六岁的宣统帝溥仪在袁世凯的强逼下,于紫禁城太和殿正式宣告退位。此举标志着大清王朝的彻...
1:0!成都蓉城半场领先蔚山现... 在2023年亚冠精英赛首轮的激烈角逐中,中超球队成都蓉城在客场挑战韩国K联赛冠军蔚山现代。上半场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