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皇朝更替频繁,今天的皇帝姓刘,明天可能就姓李。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皇帝,也被称为天皇,历代延续至今已超过千年,始终来自同一个家族。为了保证皇室血脉的纯正,天皇家族的婚姻大多依靠内部联姻来解决。
在如此的环境下,近亲婚姻不可避免地发生,这种状况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导致了一些天皇出现了不育或夭折的情况,实属正常现象。为了避免天皇无子继承的窘境,大约在中国元代时期,当时年仅19岁的崇光天皇做出了让位的决定。
崇光天皇的儿子荣仁亲王成为了肩负重责的大任,他的使命是为延续天皇的血脉努力繁衍后代。作为皇太子的预备队,他的家族被规定为伏见宫,如果未来某一代的天皇没有男嗣,那就由伏见宫提供一个男孩来继位。
然而,没想到过了三代后,称光天皇竟没有继承人,于是伏见宫的作用首次显现,成功贡献出了一个儿子,成为了日本的第102代天皇,史称后花园天皇。从此,伏见宫便 continued 担任天皇的备胎角色,之后的后代也纷纷与天皇子女或其他皇族联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直到1800年,伏见宫家已经发展到第20代,天皇对伏见宫作为预备队的贡献心怀感激,便将他们的第13子授予北白川宫家。
然而,不久之后,北白川宫家的第13子便不幸去世,随后伏见宫的第9子继承了北白川宫家,这位称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王子,终其一生却短暂且悲惨,48岁时在中国台湾遭遇致命袭击。
能久亲王是日本皇室的真正一员,同时也是当时孝明天皇的养子。年轻时,他曾到普鲁士留学,积累了一定的才干。他心怀建功立业的渴望,恰逢甲午战争后,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能久亲王被任命为日本近卫师团的师团长,统率军队前往接管台湾,随着清军的撤离,当地民众对日本统治感到愤慨,纷纷展开反抗。1895年5月29日,近卫师团攻占新竹。
骄傲自满的日军却遭到了反包围,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近卫师团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请求第二师团增援,才得以攻下新竹。在这场胜利中,日军为了发泄心中的仇恨,对当地进行大屠杀,造成数千平民的死伤,甚至焚毁了大量房屋。
尽管日本的残暴行径试图震慑民众,但当地人依然利用丛林与峡谷与日军展开战斗,日军在最终占领台湾的过程中付出了超过三万人的惨重代价,其中包括能久亲王的身亡。关于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人声称他是中弹而亡,也有人认为他因疟疾去世。
总的来说,能久亲王的死是一个被严格封锁的信息,目的是为了保持士气与保护天皇的威严。他的尸体被秘密运回日本,随后被追授为大将,官方说法是他在受伤归国后不幸病逝,显得颇为体面。
日本在占领台湾后,为能久亲王在当地建立了神社。1923年,时任皇太子的裕仁曾亲自前往台湾视察,并在神社中祭拜他,直到二战结束后,这座神社才被摧毁,而能久亲王的灵位被迁至靖国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