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南高史学家的文化自觉与精神坚守
创始人
2025-09-17 08:31:47
0

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是一部全面剖析柳诒徵与南高史学群体的学术著作。作者聚焦柳诒徵的史学观点、治史方法及史学思想,同时分析以张其昀、陈训慈、缪凤林、郑鹤声为代表的学生群体对其学术的传承与创新。书中以南高发展历程为线索,系统爬梳学刊、校史等文献资料,整理出南高史学思想及发展脉络。他们以传统经学为根,既守护“礼”之文化命脉,又倡言“融化世界新知”,开创了一条中西融通的史学道路,与北大“疑古”史学和“窄而深”的治史思路截然不同,本书以“新史学”演进为背景,在与北大史学相比较的视野下解读南高学派,还原了民国史学的完整生态,为理解中国史学现代化过程中的坚守与创新提供了关键视角。

《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区志坚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柳诒徵以礼为中心的史观

因为“以礼为核心”的史观是柳氏治史的关键思想,《国史要义》一书又具有总结柳氏史学思想的特色,所以下文主要据《国史要义》所提论点,辅以其他资料,阐明柳氏以礼为中心的史观。

首先,要了解柳诒徵对“史学”及“礼”两个概念的看法。柳氏把“史学”分为广义、狭义:“狭义之史学”是“一切书籍文牍,其目录家所列史部诸书”,“历史记载人类活动的经历与成败,种种事实,足供吾人参考应用之处至多”;“广义之史学”是“凡属人类过去之思想言论事实纪(记)载,皆在历史学范围之中。广言之,充满宇宙皆历史”。换言之,柳氏所视狭义的史学,只是记载人类活动的经历与成败,足供人们参考、应用之典籍文献数据;而广义的史学,不独包括这些文献所记的数据,更包括利用这些数据,作为探求人类过去思想言论和事实的研究方法。他在《中国文化史》的《绪论》中也指出:“历史之学,最重因果。人事不能有因而无果,亦不能有果而无因。治历史者,职在综合人类过去时代复杂之事实,推求其因果而为之解析,以诏示来兹。”可见柳氏认为狭义的史学只是史籍或文献资料;但这些史籍的目的是“求应用”,故史籍具有“历史记载人类活动的经历与成败,种种事实,足供吾人参考应用之处至多”。而广义的历史,是指称研究人类过去发生的事情及言论,所以史学又不独是史籍,亦指称人们过去的事情或言论。同时,柳氏更概括“史学”一词,认为其主要是研究事物的因果关系,并指导人们未来发展方向的学问,赋予史学“诏示来兹”,指导未来人生及发挥史学借鉴的作用。

其次,史学与儒学同具“定伦序”的功用。柳氏认为,“史术为伦叙(序)以通道”,因为历代史籍详列“君臣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等伦理秩序,故运笔记载历史的史家,生于乱世,便能提出使社会恢复伦理秩序,及安定社会各阶层的方法。在先秦各家中,只有儒家言礼乐及“五伦”“五序”的伦理秩序关系,故史家与儒者,同负“定伦序”的责任。此外,史家深恐世人“不得正”,便提出“通明伦类”,教人以明德于天下,“修六艺之术,以通万方之略,列君臣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所以史家与儒者同样具有“通明伦”“定伦序”及“达教化”的功用。

既然柳氏认为“吾国以礼为核心之史”,在述过了“史”的定义及功用后,便要了解礼与史的关系。

先看柳氏对“礼”的定义。他认为:“伦理者,礼之本也;仪节者,礼之文也,观秩序之发明。”柳氏从礼的价值进行分析,认为礼是日常人类伦理行为的准则,礼的标准建立后,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的五伦关系,也因而建立。他又从礼制出现的原因出发,探讨礼的意义。因为古人认为“天”的运行,本有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秩序,但这个形而上的“天叙不可见”,因此古人便借立人间的礼教,为天下纲纪,“圣人知不可见之天叙,立礼教纲纪天下”。而组成这种礼教的内容,包括“五伦”及“五序”。所谓“五伦据《左传》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叙《孟子》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间的人伦秩序,既是“五伦”“五序”的内容,也是礼教的内容,同时亦为圣人实践“天叙”的表现。而礼就是实践人伦秩序的工具,“礼之为用,定伦叙,立五教,成五叙”,礼的作用就是维持人伦秩序,“维系世教,元凶慝有所畏,正人君子有所宗,虽社会多晦,盲否塞之时,而有其正大光明之域”,借礼教维持社会人伦秩序,使社会各人各安其分,社会便可恢复光明的境地。

接着,柳氏从史官的源流、史家运用的褒贬笔法、史籍成为载礼的工具、民间礼俗教化四方面,指出礼是中国历史及史学的重心,并论述礼与史学的关系:

第一,古代史官制度与礼官制度的建立甚有关系。柳氏在《国史要义·史原第一》中指出,“史”字的本义为“从人持中,文字以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本是文字记录。上古黄帝立史官“记述事迹,宣明时序,推迁之久,历数以兴”,史官的职责本为记事,也掌管天文历数,人们借这些史官所记的文字,得以了解过去天文地理的情况。又因为记录这些文字的人被立为官员,他们记载的文字,便成为“官书”,使史官的“记录为治世之资”,由是中国史学也成为“治世之资”,史学便有了“富于政治,求实务”的目的。

第二,从史家运用的褒贬笔法而言,史书成为存礼的工具。史官职掌百官之职,为“百官,而必守礼奉法,有宗伯以临之,有冢宰以统之,尊卑总别之间,所以能得设官之利而无其弊也”,史官便借书事的笔法,以求“垂千载,立明伦,定名份,万世垂法”。人们借史书的记载,以作为行事的借鉴及准则。这些行事的借鉴及准则,全依史家所运用的褒贬笔法,而这种褒贬去取的标准,就是礼。所谓“史法,史例,所出即礼也”,史法及史例均是以人类伦理为标准,史法出于礼,所以礼就是品评人类伦理的标准。柳氏在《国史要义·史权第二》中认为,古代史官既掌握古代礼法,以礼衡量君主得失,所以史官便“深虑预防之思,乃以典礼史书限制君权,其有失常必补察之,勿使过度。虽其事不似他族之以宪法规定,而历代相传以为故事”,即以书事的笔法,批判君主得失。又因为史官“究心礼仪之本”,“主礼以明训,立普遍之禁约”,借褒贬笔法批判百官,故史官又可正官民的诈伪。在历代史书中,只有《春秋》及《史记》才能“劝惩明是亦由深思”,“正君臣父子兄弟之伦,非区区志人之相杀”。因为此二书的作者,有感“世衰道微”,便在史著中“明褒贬,进贤士,退奸雄”。同时,《春秋》的作者孔子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皆“去圣未远,深得圣人垂礼作法”的大义,二人运用的褒贬笔法,均依“礼本义”,“准情度理”,以定是非得失的标准,故《春秋》及《史记》,为后世确立了“世人莫能改之”“垂法千载”的褒贬笔法。

另外,柳氏认为,“吾国以礼为核心之史”;换言之,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面貌,均可以反映“礼”的意义,中国文化就是“礼”的文化。他认为,中国过去的文化就是以“礼”为核心的历史,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他从下列各方面分析中国文化具有礼教的特色:

其一,柳氏从民间风俗,特别是民间伦理与礼治的关系,言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礼”的精神。其专论礼教的文章有《中国礼俗史发凡》,柳氏在此文中认为,“礼俗并称”,是人类伦理大防,“吾民族之根本精神,仍在在与周公、孔子之微言精义相通,用以保世滋大,不可徒囿于形式”。圣人深明礼的大义,便把礼的意义传于民间,使民间的伦理秩序,也受礼教的影响,由是形成“伦理者,礼之本也”。

其二,民间伦常关系就深藏礼义。柳氏在1925年已认为从礼的效用上来说,“伦理者,礼之本也,礼之义也;仪节者,礼之文也,观秩序之发明”。日常人伦关系的实践、人伦秩序的条理井然,均是礼仪施行的效果,人们受礼教熏陶,便能够使人类修善,社会民风淳美。以唐虞时代为例,唐、虞二帝,就人性利弊,立礼仪,使民回复“中道”,从而“按中国民性,异常复杂,不得谓之尚武,亦不得谓之文弱;不得谓之易治,亦不得谓之难服。推其原故,殆上古以来尚中之德所养成也”。柳氏认为,中华民族形成尚德、尚礼的特色,就是实践礼教的效果。

总而言之,柳氏一方面从中国史学的特色、史籍的内容及笔法,以见“礼学与史学,非有二也”,史学成为宣扬礼教的工具;另一方面从民间习俗的源流、风尚的传承、礼教营造中华民族性格及道德行为上的特色,以见“吾国以礼”。中华民族重视伦理秩序,又重视行为仪节,如忠、孝、敬、恕的表现,均以“尽礼”“守礼”为本。所以欲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色,必先观礼仪教化;而欲了解中国自古至今礼教对民间风俗的影响及“以礼为核心之史”的内容,便要在史籍中找数据。史籍成为中国礼仪的载体,史家运用褒贬笔法、史学体裁,也可见史学达到了倡伦纪及明教化的目的,故“吾国以礼为核心之史”,不独指中国史籍和史学,也指称中国文化及日常伦纪关系,所以中国文化及中国史学均带有道德教化的色彩。由是,在治史方向及推动历史教育方面,中国史学也以宣扬教化及求实用为目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物流行业AI转型效果惊人:人力...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常河山 2025年9月6日,美国纽约时间凌晨1点30分,杭州易邮科技董事长蔡...
多名男留学生混住在女生宿舍?重... 9月15日,有网友发贴称,重庆理工大学两江6栋女生宿舍安排了男性留学生入住,引发关注。 该网帖中的照...
专家:转向电子卢布与人民币是联...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谢尔盖·齐普拉科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记...
长春航展eVTOL飞行器载人试...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峰 9月16日下午,正在备展的长春航展现场,两架小鹏汇天eVTOL(电动垂直...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离开“人民”这一核心密码,永远无法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
双预警齐发!江苏湖北等地将有1...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日,江苏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山东、...
“手机内有百余封举报信”,县人... 近日,湖北咸宁市纪委监委通报7起诬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嘉鱼县人社局干部邓某诬告陷害他人...
致杭州女子中毒身亡的氢氟酸:曾... 近日,杭州女子接触氢氟酸不幸身亡一事引发关注。9月16日,南都N视频记者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江西...
烟台28岁男子去泰国“赚钱”后... 最近几天,山东烟台的孙女士每天下班后,便拿起手机关注是否收到来自丈夫的消息。9月6日,她的丈夫阿志(...
乌军称袭击俄一炼油厂!欧盟:暂...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16日,乌克兰武装部队表示,当天凌晨,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与国防军其他单位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