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钱学森的女儿钱永真:80年代赴美留学定居美国,育有一子是美国籍
创始人
2025-09-17 05:31:32
0

钱学森当年历经千难万险归国的传奇,与女儿钱永真在美国落地生根的人生轨迹,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反差,一度引发诸多议论。

事实上,这位科学巨匠之女留居海外的选择,绝非 “背叛” 二字所能简单定义,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时代语境与个人考量。

一、我父亲是钱学森,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1950年,钱永真在加州出生,父亲是加州理工的明星教授,母亲是才华横溢的歌唱家,她童年的房子不大,却像个小小的联合国,挤满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名流。

可这份热闹,总被一种无形的恐惧笼罩,她记得最清楚的,是持枪的移民局探员闯进家里的画面,还有父母脸上那抹不去的忧虑。

直到1955年,她五岁,全家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她不懂政治,只记得船开了很久,久到大海成了唯一的风景,她还记得,踏上中国的土地后,父母的笑容变多了。

家,搬进了一个中式院落,远没有美国的大,但再也没有不速之客,再也没有恐惧。

父亲成了一个神秘的“上班族”,每天早出晚归,深夜书房的灯还亮着,桌上堆满写着天书的稿纸,母亲总会拉着她的手,小声说:“别去打扰爸爸,他在为国家做大事。”

“国家大事”是什么?她不懂,她只知道,父亲是伟大的,是重要的,但这份伟大,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把父亲和她隔开了。

她活在父亲巨大的光环下,内心却只想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悄悄溜走。

二、在稻田里,她没想过造火箭,只想当个好护士

钱永真的青春,没能安稳地坐在教室里,特殊年代,课本被扔到一边,她的课堂换成了广阔的稻田。

她成了一名“工农兵”学员,因为父亲的身份,她被“照顾”了,没被派去更远更苦的地方,但她依然在田埂上挥汗如雨,后来又进了工农兵学校学医护,在医院穿梭了好几年。

她以为,自己这辈子,大概就是个护士了,这没什么不好,平凡,踏实,离父亲那个高深莫测的世界很远,让她感到安全。

造火箭?发射卫星?那些词汇听起来就像天外来音,和病房里的输液瓶、田地里的泥土香,完全是两个次元的东西。

直到1978年,改变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高考恢复,国门重开,她心里那条被现实堵死的小路,似乎又透进了一丝光。

三、我爸造火箭为不挨打,我搞教育为不被误解

1982年,钱永真收拾行囊,飞往了她出生的国家,这一次,她不再是懵懂的孩童,而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留学生。

有美国同学半开玩笑地问她:“听说中国的火箭,都是你们用算盘算出来的?”

这个问题刺痛了她,她想起父亲当年在麻省理工,用几乎满分的成绩狠狠回击了那些“中国人学不好航空”的偏见,原来,跨越几十年,这种傲慢与无知依然存在。

她没有像父亲一样投身航天,用硬核科技去反击。她选了教育学

这个选择,外人看来是“背离”,在她心里却是“继承”,父亲晚年常说,“培养人才比造几个火箭导弹更重要”,她把这句话听了进去。

母亲的音乐天赋给了她艺术的种子,父亲的执着给了她攻克难关的毅力,她像海绵一样,迅速融入美国的教育环境。

八十年代的美国,音乐教育充满了自由和想象力,这深深吸引了她,她找到了自己的战场。

如果说,父亲造火箭,是为了让中国在世界上挺直腰杆,不挨打,那她搞教育,就是想让世界摘下有色眼镜,真正看懂中国,不再误解。

四、她留在美国,却把家变成了中国的最小领事馆

1988年,钱永真在美国结婚,嫁给了沈德奋,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她事业安定,家庭美满,最终做出了那个让很多人不解的决定——定居美国。

钱学森回国,千难万险,钱永真旅美,顺理成章,这巨大的反差,让她背上了无数议论。

但她没空去辩解,她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中国的“最小领事馆”。

她坚持只跟儿子说中文,反复给他讲一个故事:你的姥爷,当年在美国是如何被非法扣押五年,像犯人一样被监视。

她不是在灌输仇恨,而是在儿子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弱小到连顶尖的科学家都保护不了,所以,你必须强大。

她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中美交流的一座桥,她发起“中美教育创新协会”,把中国学校的纪录片带给美国学生看,把父亲当年顶着压力搞科研的影像放给美国孩子看。

她亲自讲解,告诉他们,姥爷说的“航天是接力赛”,需要一代代人往前跑,她还拉着美国学者,去中国的乡村学校支教,也帮着中国的学生,到美国学习最前沿的理念。

她的战场,不在戈壁,不在发射场,她的战场,在教室里,在报告厅里,在人心与人心的沟通之间。

五、接力棒传下去了,赛道,换了一条

人到中年,钱永真愈发觉得,传承比什么都重要,她一遍遍带儿子回国,让他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祖父那句“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背后,是怎样的千钧之重。

儿子对姥爷的崇拜,不再是听来的故事,而是刻进骨血的情感,2020年,儿子考入加州大学,选了能源工程专业。

开学前,钱永真特意带他去参观钱学森图书馆,站在祖父的照片前,她对儿子说:“你姥爷当年放弃一切回国,是为了让中国不再受欺负。

我选择留在美国,是为了让外面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现在你学新能源,也要像他一样,用你的科技去守护我们的国家,这是你的责任。”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亲的精神。

她展出父亲的私人信件,告诫年轻人“创新不是抄作业”,她设立“钱学森青年奖学金”,资助那些和父亲一样,有志于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她的兄长钱永刚循着父亲的足迹投身科研领域,而她却选择了另一条人生轨迹。

父女两代人,一个在故土深耕不辍,一个于海外开枝散叶 —— 尽管人生路径迥异,但那份源自血脉的家国根系,始终深植于同一片土地,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诠释着对根脉的守望与传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洪武八年的悠闲时光 洪武八年,大明朝的局势终于趋于稳定。北方的鞑靼人被彻底赶出了边境,国内的政治...
原创 四...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在北京功德林高级战犯管理所,关押着一百多位将军级战犯,其中有不少来自黄埔军校的...
原创 抗... 1937年秋季,上海淞沪会战的炮火如雷鸣般响起。战场上枪声四起,宛如鞭炮齐鸣,一名中国士兵紧握着新发...
学者:不同阶段的台湾史前文化都... 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张杨彬)就台湾地区领导人日前鼓吹的所谓南岛语族“台湾原乡论”,福建平潭国际...
老照片丨灌县这张老照片在今天都... 下面是两张是岁月都江堰首次刊发的都江堰老照片 上面的照片拍摄时间大概在1950年代,你知道他们在...
原创 中... “东方红,太阳升,东边出了一个毛泽东”,这首传唱百世的陕北民歌,饱含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深厚敬爱。毛...
原创 清... 清朝一共设有12位铁帽子王,其中前八位是在清朝建立和统一过程中因功劳显赫而被封为铁帽子王。他们被称为...
曹营之中关羽只有两个朋友:一个... 前言 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却身披曹操的战袍,天下人都在看,他到底是忠是叛? 关羽竟然交下了两位朋友...
原创 国... 1949年9月,随着新中国建立的日子日益临近,许多人在看到政治协商会议的名单时,对“李承干”这个名字...
原创 班... 关羽失荆州的历史事件,至今仍为后人讨论纷纷。其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外部的威胁,也有内部的矛盾。首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