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6年,管仲被任命为齐国的国相,刚接手政务,眼前就是一堆麻烦事。
齐国当时极度贫穷,国库几乎空无一物,老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衣衫褴褛,四处受邻国欺凌。齐桓公为此愁得白了头发。管仲一边打量着眼前的乱象,一边灵机一动,竟然决定搞起“选美”活动来。
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选美和国家财政有什么关系?管仲到底打着什么算盘?
事实是,他在全国范围内海选美女,集中培训她们,然后开放青楼招待宾客。皮肉生意一开张,立刻红火起来。管仲趁机加重税赋,不出几年,齐桓公的小金库便鼓鼓囊囊起来,国力开始复苏。
到了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的势力越来越大,管仲也开始有些得意忘形,想着该享受一下自己的功劳。
某晚,他端着酒杯,喃喃自语道:“我创办青楼五年,却从未亲自尝试过,也不知道那些姑娘被调教成什么模样了,哼!”
身边管家见状,立刻拍马屁说:“相爷说得对,要不今晚您亲自去看看?”
管仲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好啊,就照你说的办!”
于是,他带着几名侍从,大摇大摆地走进青楼。领班一看到国相来了,顿时忙不迭地招呼,一排女子立即被安排进入大厅迎接。
管仲扫视一圈,总觉得少了点味道,“这可是顶级青楼,怎么没有能让人心动的佳人?”
领班连忙答道:“有的有的!”话音刚落,他便吩咐:“传田倩见相爷!”
不一会儿,火把摇曳下,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轻盈地走来,笑着行礼:“相爷见过!”
管仲一见她那披肩长发、娇声细语,心中不禁涌起涟漪,情不自禁地将她揽入怀中。
那夜之后,管仲魂牵梦绕,总想着那个小美人,哪怕有空闲也直奔青楼。
领班心知肚明,便不再让田倩招待其他客人,还专门安排了两名侍女伺候她。
一天,管仲又来找田倩,一进门就默不作声地坐下发呆。田倩小心翼翼地问:“相爷,今天怎么心情不好,是不是奴婢伺候得不到位?”
管仲叹了口气:“跟你无关,全是那个宁戚的事……”
田倩听到这个名字,顿时精神一振。宁戚是个才华横溢的博学之士。
原来管仲虽然才干出众,却嫉贤妒能,害怕宁戚做官后抢了自己的风头,便千方百计排挤他。
宁戚多次上书齐桓公都被管仲扣押,宁戚恨得咬牙切齿,但他身份普通,难以直接接近齐王。
经过一番深思,宁戚另辟蹊径,投靠管仲手下一名官员,做起了牛夫。
当时齐国军马常用,官员们出行皆乘牛车,连齐桓公也不例外。
果真有一次,齐桓公到城郊视察,宁戚也在随行。午休时,他敲打牛角,哀婉吟唱:“浩浩乎白水!浩浩乎白水!”
齐桓公好奇,便让人传话给宁戚问缘由,没想到宁戚故作神秘地回答:“大王问管仲相爷,他自然明白!”
齐桓公兴趣大增,带他回宫面见管仲。管仲听闻是宁戚,顿时怒火中烧,一时语塞。
田倩听罢,忍不住说道:“相爷可曾读过《诗经》?‘浩浩白水,倏之鱼,君来如我,我将安居?’意思是说,国家尚未安定,我如水中之鱼,若被捕获,便永无归处。”
管仲顿时恍然大悟,明白宁戚是想表达国家未强,他岂能坐视不管。
田倩继续劝道:“相爷自上任以来,常感孤立无援,若能有个得力助手,岂不美哉?”
这话深深击中了管仲的心,他虽妒忌宁戚,但对国家的忠诚丝毫不输他人。
管仲羞愧难当:“糊涂了,我这国相,竟然不如一女子明白事理!”
第二天,他便向宁戚道歉,推荐他入朝为官。
不久,田倩因聪慧大方,也被齐桓公赐婚给管仲,二人感情深厚,后世传为佳话。
正所谓,万两黄金易得,知心难求。管仲得此良伴,实乃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