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直接激怒了美国民众。作为回应,美国迅速宣布对日本宣战,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报复这一奇耻大辱,美国决定发动对日本东京的空袭。这一行动不仅是对日本的军事打击,更是一次对美军士气的鼓舞。然而,空袭的时机并不成熟,面临着不少实际困难。美国的轰炸机从本土起飞并无法抵达东京,因为燃油续航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东京是日本的首都,要实施空袭,难度非常高。尽管如此,美国仍然决定推进这一计划。
1942年4月18日,美国发动了代号为“杜立特行动”的空袭。十六架B25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飞向日本东京及其他重要目标。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日本宣称周围有600海里的防御线,这次轰炸却异常顺利地成功了。根据历史记录,轰炸后,十五架B25成功在中国浙江迫降,而其中一架由于燃油不足,不得不飞向苏联的海参崴。美国空军的这些轰炸机机组成员最终会如何被处理呢?苏联的处理方式无疑成为了历史谜题之一。
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源自“杜立特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军事扩张迅猛,先是向北进攻苏联,再选择南下攻占东南亚。然而,苏联强大的抵抗力让日本在诺门坎战役中惨败,最终不得不放弃北上策略,转向南方。这时,美英两国早已在东南亚占据重要位置,守护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日本的扩张引起了美国的警觉,尤其是美国在未正式参战时,已经感受到日本的威胁。美国在面对这种挑衅时,不得不作出强烈回应,首先封锁了日本的石油资源。对于美国而言,无法容忍日本这种公开挑战,随即美国宣布对日宣战,正式卷入战争。
然而,日本并未就此收手,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位于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美国最引以为傲的海军力量在此战中遭到重创,战舰几乎全被击沉。美国总统罗斯福愤怒异常,立即宣布对日本宣战。美国不仅仅是宣战,更下令进行报复性的空袭东京,狠狠给日本“一个颜色看看”。
要从美国本土派出轰炸机直袭东京,技术上存在巨大的挑战。美国的轰炸机燃油续航不足,且战斗机缺乏掩护,无法在没有空中加油技术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任务。此外,一旦接近日本领空,必定遭到日本的防空系统打击。在军方的多次头脑风暴中,空军高级军官杜立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将轰炸机放置于航空母舰上,航母驶近日本海域,轰炸机从航母起飞直接攻击东京。然而,这种方案也意味着,轰炸机一旦完成任务,将无法返回美国,必须在中国浙江一带迫降。
为了鼓舞士气,杜立特亲自承担了行动的指挥,并带头参与了这场极为危险的任务。最终,他从数百名报名的军人中选出了最精锐的八十人,并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飞行训练。为了完成任务,杜立特选择了B25轰炸机,这款飞机不仅能够携带重型炸弹,而且具有超过4400公里的超长续航,尽管它还未曾参与过实战。
经过数月的训练,杜立特的空袭行动终于准备就绪。为了避免泄密,美国军方提前联系了苏联,申请允许十几架战斗机在海参崴紧急降落。然而,苏联却直接拒绝了这一请求,因为苏联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和平条约》,不愿冒犯日本。于是,美国不得不改变计划,将目的地设在了中国浙江,增加了飞行距离。
1942年4月18日,装载十六架B25轰炸机的航空母舰从太平洋秘密起航。每架B25的机组人员仅能接收无线电信号,不能发送信号,保持绝对保密。杜立特特别嘱咐机组人员,任务完成后无论如何都必须飞往中国浙江一带,不允许在苏联降落。随着航母渐渐逼近日本领海,紧张的气氛愈加浓烈,尽管如此,空袭计划依旧按部就班地推进。
然而,正当航母距离日本650海里时,一艘日本巡逻船突然发现了航母,并迅速向日本发出了无线电警报。这一警报被航母接收到,杜立特迅速决定,首先摧毁这艘巡逻船,切断与日本的联系。经过一场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巡逻船被成功击沉。杜立特命令轰炸机立即起飞,不再等待。最终,十六架B25轰炸机成功起飞,并于正午时分抵达东京,对十余座军事和工业目标进行了精确轰炸。
令人意外的是,整个轰炸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遭遇预期中的猛烈抵抗。日本军方虽然收到了预警信号,却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原来,在这次“杜立特行动”前,轰炸机经过了特殊的飞行训练,起飞后采取了贴近海面的飞行方式,避开了日本的雷达侦测。这使得日本未能及时做出反应,直到轰炸机已经深入其本土。
轰炸任务完成后,十五架B25顺利飞往中国浙江方向,依照计划进行燃油补充,并准备飞往重庆。然而,其中一架B25由于燃油不足,只能飞向苏联海参崴。飞机成功降落后,苏联当局没收了该机并扣押了五名机组成员。斯大林当时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引发了无数讨论。
斯大林面临两难选择:将美国机组人员交给日本,可能会导致与美国关系破裂;如果将他们释放,可能会激怒日本,影响苏联与日本的和平条约。最终,斯大林选择了巧妙的手段。苏联修复了B25的燃油系统,但并没有提供任何研究价值;机组人员则被秘密软禁在克里姆林宫,虽然表面上过着艰苦的生活,但实际上得到了相对优待。
在苏联媒体上,美国机组人员的困境被公开报道,尽管他们忍受了不适应的饮食和环境,最终决定通过越狱逃脱。他们成功逃到伊朗,最终由英国领事馆安排返回美国。而这一切,其实都在斯大林的暗中安排下进行。
通过这一巧妙的安排,斯大林不仅确保了美军机组人员的安全,还成功削弱了日本的影响力,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杜立特的空袭不仅极大鼓舞了美国的士气,也为盟军带来了信心,彻底动摇了日本在民众中的威望,最终促使日本走向失败。
“杜立特行动”的成功,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格局,也成为了二战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