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
- 雍正是否篡改遗诏篡位?
- 他真的是篡夺了同母胞弟胤禵的皇位吗?
- 雍正是否逼死了自己的生母乌雅氏?
- 雍正是否真的是死于他人的手刃?
……
这些问题围绕雍正的统治,反映出他登基过程的极度复杂性。究其根源,雍正的皇位几乎是通过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的“九王夺嫡”而获得的,这个过程的艰难程度只有雍正自己心知肚明。从康熙四十七年起,雍正正式参与了皇位继承的竞争,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历经了14年的波诡云谲和不断的生死较量,他才终于登上了那个象征着权力顶峰的宝座。然而,登基并不意味着这场皇位争夺的结束,因为那些曾与他为敌的竞争者依旧在朝中。
尤其是胤禩,这位八弟的存在让雍正心头依旧感到不安。胤禩之所以被尊称为“八贤王”,并非无缘无故。他谦逊有礼,处事精明能干,在朝中拥有极高的威望,门下追随者众多。许多大臣也公开推崇他,甚至康熙的亲弟弟裕亲王福全都称赞胤禩“聪明能干,完全有资格胜任储君之位”。不仅如此,大学士马齐(孝贤皇后的伯父)以及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维等人也支持胤禩的继承权。在这些众多支持者中,有两位特别让雍正痛恨,视为死敌。你可能知道,马齐虽然曾支持胤禩,但在雍正登基后依然被重用,甚至雍正还将马齐的侄女富察氏许配给了皇储弘历。然而,佟国维等人的命运则大不相同,除去隆科多被“兔死狗烹”,其他子嗣也没有遭遇不测。
虽说雍正并未彻底清除曾支持胤禩的大臣们,但他为什么对马齐和佟国维这两人深恶痛绝,直至视为不共戴天之仇?雍正自己曾直言:“本朝大臣中,居心奸险,结党营私,惟阿灵阿、揆叙为甚。”阿灵阿和纳兰揆叙,究竟是怎样得罪了雍正?让我们一探究竟。
阿灵阿的悲剧
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中有这样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雍正皇帝费尽心力登上皇位后,带着胤禩一同去城墙上观赏一个人,那个人便是阿灵阿。阿灵阿的手脚和头颅都被捆绑,雍正一声令下,阿灵阿被车裂而死。雍正对阿灵阿的残酷报复源自一段深仇大恨。昔日,阿灵阿陷害雍正的十三弟允祥,而十三弟为了保护雍正,不惜将所有罪责揽在自己身上,结果被软禁在养蜂夹道十年,身患重疾。雍正在做皇子时,心中对阿灵阿恨之入骨,但他深知,只有自己登上帝位,才能为自己和十三弟复仇。
雍正终于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对阿灵阿进行报复。虽然阿灵阿早在康熙五十五年便因病去世,但即使他未能亲眼见到雍正登基,雍正依旧视他为不共戴天的仇敌。阿灵阿不仅是雍正的姨夫,他的亲戚关系与雍正的生母乌雅氏有着极深的渊源。然而,尽管有这样的亲戚关系,雍正对阿灵阿的痛恨却丝毫不减。
阿灵阿的出身极为显赫:他的祖父是“开国五大功臣”之一的额亦都,父亲则是康熙的岳父遏必隆。他的亲姐姐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而他的女婿之一是康熙的第十七子胤礼。凭借着家族背景,阿灵阿顺利进入仕途,并一度得到康熙的重用。他曾在康熙朝担任多项重要职务,甚至在康熙四十年时被晋升为议政大臣。
康熙对阿灵阿的宠信有目共睹:不仅在康熙四十三年赏赐他“崇先裕后”的牌匾,还多次派遣御医和亲王亲自探视他的病情。然而,尽管如此,阿灵阿依旧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在康熙五十五年病逝,终年47岁。
但即使他死于康熙朝,雍正依旧在他去世后追责,将阿灵阿视为“居心奸险”的大臣。至于阿灵阿为何引来如此报应,雍正认为,阿灵阿曾在胤礽被废太子后,借机散布胤礽的谣言,进一步激化了康熙和太子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对阿灵阿的报复,也是雍正对其权谋手段的深恶痛绝。
纳兰揆叙的遗憾
纳兰揆叙虽然没有阿灵阿显赫的背景,但他的家世同样不可小觑。作为纳兰明珠的儿子,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纳兰明珠曾是康熙朝的权臣,与索额图的党争深刻影响了整个朝局。揆叙则凭借父亲的庇护,早早进入仕途。年轻时,他便被授予佐领职务,并在成年后迅速升职,担任翰林院侍讲、礼部侍郎等职。康熙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但在支持胤禩争储过程中,揆叙和阿灵阿一起,积极推荐胤禩为新太子。
这一行为使得康熙非常失望,特别是在胤礽被废之后,揆叙和阿灵阿背后推波助澜,导致雍正感受到深深的威胁。即便是康熙晚年依旧给予揆叙一定的礼遇,但随着雍正的上台,揆叙的命运就此转变。雍正不仅将揆叙的谥号削去,还对他的墓碑做了极为恶劣的修改,称其为“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这表明,雍正对揆叙的痛恨,已经上升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
从阿灵阿到纳兰揆叙,雍正对那些曾与自己为敌的大臣毫不手软。在他眼中,这些大臣不仅是敌人的帮凶,更是权力斗争中不共戴天的仇人。雍正的铁腕手段,使得他在历史的舞台上,成为了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