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汉最被忽视的大将,独当一面战功重大,却被黑得最惨!
创始人
2025-09-17 04:01:21
0

蜀汉有一员大将,尽管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得极为不堪,但在真实的历史中,他的作用却不可小觑。他是蜀汉中后期最被忽视的大将之一,独自率军拿下武都、阴平二郡,且他的战功无人能及。这位将领,就是陈式。

刘备去世后,蜀汉进入诸葛亮执政时期。那时候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不多,掰指头数也就赵云、魏延、王平这些人。陈式名气没他们大,可打仗一点不含糊。

建兴七年(229年)春天,诸葛亮派他去攻打武都、阴平。这俩地方在哪呢?武都郡在蜀汉北边,差不多是现在陕西和甘肃交界一带,像甘肃的宕昌县、舟曲县都在里头;阴平郡在西北角,包括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县这些地方。

说白了,这两郡是蜀汉西北的门户,守住这儿,往北能威胁曹魏的雍州,往西能连接羌氐部落,战略位置特别重要。

陈式带着兵就出发了,曹魏那边听说丢了城池,雍州刺史郭淮赶紧带兵来救。郭淮可不是省油的灯,常年在西北跟蜀汉打交道,打仗很有一套。

他打算绕到陈式背后搞夹击,陈式一下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换作别的将领,可能就慌了,但陈式没退,带着部队硬扛。

好在诸葛亮主力军及时赶到建威,对郭淮形成侧翼威胁,陈式抓住机会反杀,最终稳稳拿下了这俩郡。

《三国志》里记载:“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短短一句话,说明了陈式实打实的硬仗。

有人可能会说,这功劳是不是得算诸葛亮头上?毕竟是丞相派他去的。但诸葛亮当时要操心的事多了去了,南征孟获、五次北伐,每次都得统筹全局。

陈式这次是独立领兵,攻城的具体部署、临场指挥都是他负责。赵云、魏延这些名将,地位比陈式高吧?可他们谁也没打下过这么重要的郡。

魏延镇守汉中多年,靠的是防御战术;赵云更多是担任偏将,负责接应粮草或者断后。陈式不一样,他是主动出击,从曹魏手里抢地盘,这在蜀汉后期特别难得,毕竟那时候蜀汉地盘就那么大,每一寸都金贵。

可惜,陈式在历史上存在感挺低。为啥呢?一来他性格低调,不像魏延爱发表意见,也不像赵云有那么多民间传说。他就是埋头打仗,上级让干啥就干啥,不擅长给自己造势。

二来史书对他的记载太少,《三国志》里就零星几句话,连他啥时候死的、怎么死的都没说清楚。反倒是《三国演义》把他黑得挺惨,说他不听指挥,中了埋伏,最后被斩首。

这明显是小说为了突出诸葛亮、魏延这些主角,故意编的情节。真实的陈式,可是实打实的忠臣良将。

蜀汉后期人才断层严重,诸葛亮北伐多次缺将,陈式能在这种情况下独自领兵打胜仗,本身就说明他能力过硬。武都、阴平拿下后,蜀汉的西北防线稳固了,还能以此为跳板,联络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获得更多的战马和兵源。

这对地盘狭小、资源有限的蜀汉来说,太重要了。可这么大的功劳,在史书中却轻描淡写,反倒是他在演义里的“败仗”被大书特书,实在有点不公平。

陈式的故事,反映了历史中很多实干型将领的困境。他们不擅长搞政治,不会给自己争名气,一辈子就知道打仗、执行命令,最后功劳被埋没,甚至形象被扭曲。

但真正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蜀汉能在刘备死后还撑那么多年,靠的就是像陈式这样默默卖命的将领。

他们或许没有主角光环,却在关键时刻撑起了蜀汉的江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洪武八年的悠闲时光 洪武八年,大明朝的局势终于趋于稳定。北方的鞑靼人被彻底赶出了边境,国内的政治...
原创 四...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在北京功德林高级战犯管理所,关押着一百多位将军级战犯,其中有不少来自黄埔军校的...
原创 抗... 1937年秋季,上海淞沪会战的炮火如雷鸣般响起。战场上枪声四起,宛如鞭炮齐鸣,一名中国士兵紧握着新发...
学者:不同阶段的台湾史前文化都... 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张杨彬)就台湾地区领导人日前鼓吹的所谓南岛语族“台湾原乡论”,福建平潭国际...
老照片丨灌县这张老照片在今天都... 下面是两张是岁月都江堰首次刊发的都江堰老照片 上面的照片拍摄时间大概在1950年代,你知道他们在...
原创 中... “东方红,太阳升,东边出了一个毛泽东”,这首传唱百世的陕北民歌,饱含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深厚敬爱。毛...
原创 清... 清朝一共设有12位铁帽子王,其中前八位是在清朝建立和统一过程中因功劳显赫而被封为铁帽子王。他们被称为...
曹营之中关羽只有两个朋友:一个... 前言 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却身披曹操的战袍,天下人都在看,他到底是忠是叛? 关羽竟然交下了两位朋友...
原创 国... 1949年9月,随着新中国建立的日子日益临近,许多人在看到政治协商会议的名单时,对“李承干”这个名字...
原创 班... 关羽失荆州的历史事件,至今仍为后人讨论纷纷。其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外部的威胁,也有内部的矛盾。首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