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朝灭亡后,王子携王后逃亡大漠,1400年后繁衍出汉人的“劲敌”
创始人
2025-09-17 03:01:29
0

商汤灭夏桀的故事家喻户晓,但作为一位仁君,商汤真的是彻底将夏朝皇族斩尽杀绝吗?毕竟,夏朝是大禹亲手创建的朝代,虽然夏桀罪孽深重,但大禹的血脉,是否理应得以延续呢?

实际上,在鸣条之战之后,商汤并未对夏桀的后代进行追杀。那么,夏桀的子孙们究竟去了哪里?他们难道只是沦为普通百姓了吗?

大禹因治水功绩而声名显赫,民众对他的敬仰无以复加。大禹治理洪水,几乎覆盖了整个九州,百姓为此歌颂不止。那个时代,选举皇帝的方式并不像后来的“父子相传”,而是采取了禅让制度。谁的功绩最大、谁的德行最为突出,便能继承大位。在大禹成功治理了洪水后,成为皇帝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大禹之前,像尧舜这样的帝王,他们所治的不过是一些地方性的王国;而大禹则不同,他在治理洪水时,足迹遍布九州四海,中原的百姓因此对他极为崇敬。正因如此,大禹继位后,他的国土扩展得比以往的皇帝更为辽阔,甚至将九州划分成了九大部分。这也就是后来的“九州”,代表了大禹所统治的广袤疆域。

尽管大禹建立了夏朝,他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历史上已经开创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在他眼里,这不过是扩展疆土的问题罢了。然而,事实上,他已经在无形中建立了夏朝。

在大禹临终时,他准备将皇位禅让给另一个贤能的继承人,可他的儿子启却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大禹的做法。以往的帝王,如尧舜,他们的治国体制并没有与自己的部落紧密相连,因此,旧帝退位后,新帝继位时并不会引发太多争执。然而,夏朝不同,若大禹禅位给别人,那么他的儿子启又该何去何从呢?毕竟,夏朝的皇位已经与大禹的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于是,启通过强硬手段从伯益手中夺得了皇位,成功继承了大禹的江山。自此,“禅让制”被彻底取代,世袭制在中国历史上正式登场。世袭制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减少了因争夺皇位而引发的战争与血腥冲突。没有世袭制时,皇位的继承往往伴随着内乱与战火,给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

然而,世袭制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继承皇位的人并不一定具备应有的才德,甚至可能是暴君。夏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他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才能,频繁地发动战争并且屡次获胜,但他穷兵黩武,最终将国家和百姓推向了深渊。

夏桀打仗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的宠妃妺喜就是在一次战争中作为战利品被带回宫中。当时,夏桀带兵攻打有施氏部落,而这个部落根本无法抵抗,最终不得不将家中的牲畜与女子献给夏桀,妺喜就是其中之一,被誉为“第一美女”。

夏桀带着妺喜回宫后,沉溺于后宫,整日不理朝政。与此同时,夏桀身边有两位大臣,一位是终古,另一位是关龙逢。终古作为太史令,他多次劝谏夏桀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但夏桀对他的忠告置若罔闻。为了寻找贤才辅佐夏桀,终古四处奔走,最终他找到了伊尹。

伊尹前来朝见夏桀,提出了“以仁治国”的治国之道,但夏桀却视而不见,甚至将伊尹赶走。伊尹愤然告辞,并告诫终古,夏桀的暴政已如病入膏肓,国家也注定要毁灭,劝终古尽早脱身。

然而,夏桀听后极为不满,他不仅召回了伊尹,还不无傲慢地回应:“我与百姓的关系,就像太阳与月亮,缺了太阳,月亮也无法存在。”这番话让夏桀的暴政愈加显露,百姓对他怨声载道,甚至有人指天誓言:“即使夏桀是太阳,我们也愿与之同归于尽!”

商汤看到百姓对夏桀的极度仇恨,意识到时机已到,于是他迅速起草了征讨夏桀的檄文,发起了反叛战争。战争的过程中,曾经受到夏桀宠爱过的妺喜最终成了商汤的一颗棋子。虽然当初妺喜得到了夏桀的极致宠爱,但长久的沉溺与冷落最终让她对这个暴君产生了厌倦。与此同时,夏桀的注意力被岷山氏送来的双胞胎美女吸引,妺喜也因此被冷落。

妺喜趁机与伊尹接触,决定帮助商汤。她成为了商汤阵营的内应,提供了关键的情报支持。鸣条之战之后,夏朝的败局已定,伊尹邀请妺喜投奔商汤,但妺喜拒绝了。

在夏桀败退时,他带着妃子逃入皇宫,但宫中已空无一人。正在他准备自尽之时,妺喜出现在他面前,阻止了他的行为。夏桀见妺喜并没有抛弃他,感动得泪流满面。最终,妺喜与夏桀一同成为商汤的俘虏。

商汤考虑到妺喜的面子,决定放过夏桀,将他流放至南巢,而妺喜则随他一同前往。至此,夏桀的威胁已然消除,但令人困惑的是,夏桀的儿子以及众多宫女和美女都不见了,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呢?

事实真相是,这些人跟随夏桀的儿子淳维逃往了北方,过上了游牧生活。随着岁月流逝,淳维和他的部落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匈奴的祖先即是夏朝皇族的后裔,称为淳维。这个历史遗留的证据,也揭示了匈奴的文化与夏朝的密切关联。

匈奴人有一种特殊的风俗,那就是在父亲去世后,儿子继位时可以娶父亲的妃子。这一奇特的习俗,对于汉人来说几乎难以理解。例如,王昭君被送入匈奴后,便成为了三代单于的妻子,这一现象让她的三观受到巨大的冲击。然而,在匈奴,父子继承妃子的行为并不鲜见,这或许正是淳维的做法的延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西汉王朝历史上,有一位“负心汉”让人印象深刻,他让自己的妻妹怀了身孕却不想负责,结果将母子俩抛下,任...
原创 毛... 文/三土 编辑/两把刀 ——·前言·—— 陈锡联是毛主席最为宠爱的将领之一。通过一件事可以看出伟人对...
原创 合... 在阅读此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既能方便讨论与分享,也能让您体验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与关...
原创 盘... 三国时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这段时期涌现了众多的英雄豪杰、名将谋士。随着三国的逐渐演变,到了后...
原创 看... 历史开讲 大家好,我是猫叔儿,热爱人文历史,喜欢从不同角度为大家解读那些精彩的历史故事。如果感兴趣...
原创 穿... 以下是对文章进行改写的版本,保持了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岳飞之死的深层根源 近期,电...
原创 白... 在欧洲,俄罗斯人常被戏称为“白色蒙古人”,还有流传着类似“抓伤一个俄罗斯人,等于抓伤一个鞑靼蒙古人”...
原创 蒋... 1949年,随着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许多随军撤退的军长们也随之转移,那么这些军长究竟都有谁?他们后来...
原创 看... 贞观二十三年,深受争议的唐朝帝王李世民去世,留下了一片历史的美名。然而,帝王一去,朝廷风云再起,新的...
原创 司... 在三国时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巧妙地掌握了曹魏政权的实权,并将当时的皇帝曹芳变成了傀儡。尽管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