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练成,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在国民党和解放军两个阵营中都担任过中将职务,且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曾担任兰州军区的副司令员。这一系列的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一个人如何能够在如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跨越阵营成为两个军队的中将,又如何在历史的风云中屡屡展现出他的智慧和勇气?
韩练成出生在宁夏固原的一个贫困家庭,家境贫寒的他17岁便投身军旅生涯。当时,他借用了别人的文凭,通过考试进入了马鸿逵的军官教导队。进入马家军后,凭借着勇敢的作战表现,韩练成仅用两年时间便晋升为营长。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蒋介石被冯军困于归德一带的火车上,韩练成奉马鸿逵之命前去营救蒋介石。成功救出蒋介石后,蒋介石误以为他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频频提问时,韩练成却答不上来。蒋介石随即写下了一道手谕,决定将他列入黄埔军校三期的学籍。从此,韩练成正式成为黄埔生,并开始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后来,他也被白崇禧注意到,官职逐渐上升。
然而,韩练成并非仅仅是一个有能力的军事人物,他还具备着强烈的正义感和深厚的爱国情怀。七七事变爆发后,他毅然投身抗日战斗,逐渐成为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之一,最终在1939年升任第46军中将军长。然而,随着他对蒋介石政府日益感到失望,韩练成渐渐对蒋政府的消极抗日政策产生了不满。1942年,他在重庆担任蒋介石侍从室高级参谋期间,通过周士观的介绍,秘密会见了周恩来,并表达了加入共产党的愿望。在周恩来的建议下,他决定继续留在现岗位工作,并开始秘密为党组织提供帮助。
1947年春,韩练成率领部队前往山东执行“剿共”任务。在莱芜战役的关键时刻,他故意脱离了部队,使得敌军无主指挥,最终被陈毅指挥的解放军全歼。在之后的逃亡过程中,韩练成与解放军取得了联系,并主动提出要为党工作。他表示:“我回去后一定能带领部队重新加入解放军,到时我将为党送上一份大礼。”在经过陈毅和党中央的批准后,韩练成开始执行秘密任务。
经过周密策划,韩练成编造了一个自己从战火中逃到青岛的故事,再次返回南京,并先后见到了蒋介石和白崇禧。蒋介石对韩练成赞赏有加,称他为“莱芜战役唯一生还的英雄”,并对其智勇赞不绝口。然而,蒋介石并未给予韩练成更高的职位,而是暗中将其降职为总统府参军。1947年秋,韩练成的副官邢某因知道许多秘密,最终选择为保护韩练成而投江自尽,深表忠诚。
不久后,敌我双方在交换战俘时,白崇禧提议释放在莱芜战役中被俘的韩练成外甥海竞强及46军的军官。韩练成的身份开始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怀疑,尤其是在46军官员纷纷回到南京后,韩练成的处境更加危险。最终,蒋介石通过破译解放军的电报,确认了韩练成已经“赤化”,并决定采取行动。白崇禧担心蒋介石采取进一步措施,便赶紧将韩练成推荐给在西北的张治中,暗中指示他尽快离开。
韩练成赶到兰州后,在接风宴上,张治中悄悄将两张飞往香港的机票塞给了他。这一举动让韩练成意识到自己已被敌人察觉,随即决定前往香港。经过一番周旋,韩练成的家人也顺利抵达香港。1948年1月,韩练成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秘密前往东北解放区,最终到达了平山,见到了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在西柏坡,他得到了李克农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并得到了入党的肯定。
1950年5月,韩练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西北军区担任副参谋长。在此期间,韩练成拒绝领取由国民党政府提供的黄金奖励,并将这笔奖励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党费。在1955年,他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并担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甘肃省副省长等重要职务。
然而,在60年代,电影《韩练成》将他描绘成一个仓皇逃命的俘虏,这深深伤害了他的感情。他曾对朋友感叹道:“我们的电影和戏剧作品,总是把地下工作看得太简单了,似乎只要和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副官或妻子打好关系,就能取得胜利。”他认为,斗争需要更高的智慧与艺术,而不仅仅依赖于表面上的人物和外貌。
1965年,韩练成因健康原因正式退休。1984年2月9日,韩练成的挚友周士观不幸去世,韩练成深感悲痛,随即因病倒在床。2月27日,韩练成也在不幸的情况下离世,享年75岁。徐向前元帅曾评价他:“像韩练成这样的人,极具智慧与勇气,是我们党少见的英雄。”
陈冠任著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详细记录了韩练成的传奇经历,并成为了年度畅销书,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