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堪比日本天皇!”96年官二代赴日本留学,结果惨遭现实打脸
创始人
2025-09-15 06:31:12
0

1996年,韩松26岁,从江苏盐城出发,带着满腔热血去了日本。他不是普通人,家里背景硬得很——父亲是市政府的高官,母亲在教育系统也有头有脸。在那个年代的盐城,这种家庭算得上顶尖阶层。韩松从小过得顺风顺水,住大房子,吃好饭,上最好的学校,周围人都捧着他。他成绩也不错,脑子挺灵光,长得白白净净,算是个有前途的年轻人。

那时候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多久,盐城经济靠盐业撑着,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干部家庭的生活水平甩普通人几条街。韩松小时候家里就有电视、冰箱这些稀罕玩意儿,邻居们羡慕得不行。

他爸常跟他讲日本有多发达,科技多牛,教育多先进,电视上东京的高楼大厦一闪而过,他就觉得那地方跟天堂似的。长大后,他结婚了,老婆贤惠,儿子刚一岁,本来可以在盐城混个安稳日子,但他不甘心,总觉得自己该干点大事。

90年代,留学热起来了,有钱人家都想把孩子送出去镀金,尤其是日本、美国这种地方。韩松也不例外,他觉得自己家底厚,去日本拿个名校文凭,回来肯定能出人头地。他跟亲戚朋友吹牛说:“我爸在国内是大人物,到了日本跟天皇差不多!我去混几年,回来还不牛得不行?”这话听着狂,但那会儿他真觉得自己有这个底气。家里人支持他,老婆也点头,帮他收拾行李,他就这么雄心勃勃地上了飞机。

1996年4月21日,韩松到了东京成田机场。下了飞机,他满眼都是新鲜,机场灯光明晃晃,日语广播嗡嗡响,他觉得自己终于踏上了梦想的土地。接他的叔叔开着一辆破车,带着他往学校安排的宿舍走。一路上,他看着东京的高楼和车流,心里越发激动,以为自己马上要过上高大上的生活。

结果到了地方,他傻眼了。宿舍是个破旧木屋,9平米,墙上有裂缝,地板踩上去吱吱响,旁边还有铁路,火车一过整个房子都在抖。更离谱的是,这破地方租金要两万五千日元,换成人民币1500块。那时候在盐城,1500块能租个大公寓,他怎么也想不通这钱花得值不值。叔叔走之前拍拍他肩膀,说了句“留学没那么容易”,他嘴上没回,心里却不服气。

第一晚他就睡不着,火车声音吵得要命,床硬得跟石头一样,房间里一股霉味。他带来的行李堆在角落,连个像样的柜子都没有。第二天他硬着头皮去语言学校报到,结果更惨。因为没学过日语,入学测试只拿了8分,周围同学随便都有几十上百分,他被分到最差的班。上课老师讲得飞快,他完全跟不上,低头翻书都不知道看哪页。课间别人聊得热火朝天,他一句话插不上,下课就一个人灰溜溜地走。

韩松带的钱不多,日本物价又高得吓人。一碗拉面几百日元,吃几次钱包就瘪了。他不想跟家里要钱,咬牙决定自己撑着。先花七千日元买了个电饭煲,又买了点调料和锅,开始自己做饭。最便宜的大米一煮全是石子,饭硬得咽不下去,但他也没别的选择。每天就靠米饭加酱油对付,偶尔买点便宜菜,日子过得紧巴巴。

为了多赚点钱,他开始找工作。跑了好几家店,最后在一家小料理店找到份刷碗的活儿。店里生意忙,盘子堆得像山,他站在水池边刷到手酸,热水烫得皮肤发红。老板是个脾气不好的中年人,碗上有点油渍就骂,韩松有次不小心摔了个盘子,被当场吼了一顿。他低头捡碎片,心里憋屈得不行。每天从早干到晚,回到宿舍累得倒头就睡,白天还得硬撑着去上课。

五个月后,他换了个更小的宿舍,6平米,租金稍微便宜点,火车声也小了点。他在墙上挂了家里带来的字画,桌上放了张全家福,算是给自己点精神支柱。打工和上课两头跑,他瘦了30斤,脸瘦得棱角都出来了。以前那个白胖的官二代没了,换成了一个满脸疲惫但咬牙坚持的男人。

1997年,韩松在日本熬了一年后,迎来了日语考试的机会。他知道这是翻身的关键,拼了命地学。每天打工回来就看书,桌上全是课本和笔记,手指翻书都磨出茧了。考试那天他紧张得手心全是汗,考完走出考场,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后来成绩出来,355分,过了及格线,他激动得跳起来,抱着朋友喊了一嗓子。

接着他开始准备明治大学的入学考试。那可是日本顶尖的私立大学,录取率低得吓人,对留学生要求更高。他把打工时间压缩到最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眼圈黑得跟熊猫似的。宿舍桌子太小,他就把书摊在地上,借着灯光死磕习题。有次累得睡着,醒来发现笔记被口水泡了,只能重抄一遍。

1998年1月10日,他去明治大学面试。穿着借来的西装,头发剪得整整齐齐,走进考场时腿都在抖。面试官问了一堆问题,他尽量答得清楚,虽然紧张得声音发颤。面试完他不敢自己去看结果,让朋友帮忙查。朋友跑回来说“合格”时,他愣了几秒,然后蹲在地上哭了。那一刻,两年的苦全涌上心头。

韩松终于考上了明治大学。那一刻对他来说不只是个文凭,更是对自己坚持的证明。他给家里打了电话,声音哽咽地说了成绩,爸妈在电话那头高兴得不得了。后来他在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里回忆说:“现在才明白,努力多少,回报就有多少。这条路走得值。”

进了明治大学后,他没松懈,继续埋头学。他知道自己起点低,全靠一步步爬上来。毕业后他在日本找了份工作,后来回国发展,靠着这几年攒下的经验和学历,日子越过越好。他的故事传开后,不少人拿他当例子,说他是从官二代变成真靠自己的男人。

韩松的留学经历,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被现实扇耳光,再到最后咬牙爬起来,真挺不容易。他刚去日本时觉得自己家世牛,到了那儿才发现啥也不是。宿舍破,钱不够,语言不通,工作累,这些苦头把他从云端拉到地上。但也正因为这些,他才明白光靠背景没用,得自己拼。

他不是什么天才,也没啥特别的运气,就是个普通人硬扛过来的。他的故事听着接地气,没那么多花里胡哨,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你要问他值不值,他肯定说值,因为这不光是拿了个文凭,更是把自己从一个靠爸的公子哥,变成了能靠自己的男人。人这一辈子,不就得有点这样的经历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耶... 前言 在辽国的历史长河中,耶律斜轸是一个虽然鲜为人知,但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作为萧太后的得力助手...
上海欣宜诚金银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欣宜诚金银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廖玉平,注册资本9850万人民币...
上海郝手段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郝手段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段昕,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营范...
迪拜航展突发!印度空军战机表演... 中新网11月21日电 据英国《独立报》、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21日,在迪拜航展中,一架...
原创 上... 如今中日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我们时刻准备上战场。 南京上空的3500万冤魂还没安息,现在日本...
十八枚天价“光绪元宝”详解,看... 这 18 大系列的核心珍品均是光绪元宝收藏中公认的 “硬通货”,每个都有独特的铸造背景和稀缺性,排名...
2025年11月发泡陶瓷网红砖... 在当今建筑装饰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发泡陶瓷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性能卓越的新型材料,正逐渐成为众多建筑项...
湖南嘉禾几名女士在出租房卫生间... “太可怕了,太气人了,我们的隐私都没有了!” 近日,在湖南嘉禾县,几名女士合租房的卫生间内发现了一个...
原创 除...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汉水之战是常山赵子龙的又一场封神之战。 老罗还特意在这里给了原著独一份的枪法...
原创 他... 1912年1月26日,在北京西四大红罗厂街的一处府邸前,一名身着清军军官服的年轻人正在这里焦急地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