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为媒,领略齐鲁风采
创始人
2025-09-15 06:04:29
0

作为“一方百宝”的开山之作,《齐鲁瑰宝:百件文物看山东》精选了山东省的一百件文物,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去领略齐鲁大地上曾经的风采。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文化的传承者,了解过去,才能展望未来。

文物的背后是我们文明的根基,是我们立足世界的来路。

1.文明的开始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而在齐鲁大地上,刻符灰陶尊的发现,昭示着文明的曙光初现。

这件文物昭示了五六千年前,山东人民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制陶技艺。

而器身上的纹饰,正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文字符号。

这些图像文字很可能就是文字的萌芽,也是文明的开始。

2.史海拾遗

我们常说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这样一个小国,恰恰就淹没在了浩瀚的史料之中。

霝父国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史料记载,但存在过又怎会没有痕迹呢?

“佥父”铜瓶瓶身所铸铭文就是霝父国存在过的痕迹。

这件在同样是在史书中寥寥几笔的小国——小邾国贵族墓中发现的文物,引出了一个更加神秘的小国——霝父国,犹如史海拾遗。

对了,“霝父”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太昊哦。

3.大一统

历史必谈的大一统,同样在文物中有所展示。

泰山刻石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之一,是秦始皇出巡各地时所刻,相传为丞相李斯所书,除了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外,更是研究“书同文”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而始皇诏陶量作为秦始皇制定的统一度量衡器具,也曾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秦始皇的这些举措,让六国间的隔阂在时光的淬炼下慢慢消除,让大一统国家在秦汉时期成为了可能。

4.乱世中的精神慰藉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的一段时期,世道艰难,精神尤其需要慰藉。

而佛教也恰在此时盛行,不得不说,精神寄托或许就是身处苦难中的人留给自己的一丝希望。

蝉冠菩萨像尽显北朝时期“秀骨清像”的特点,而其特有的“蝉冠”更是极为少见。

生死轮回尽在这一枚小小的蝉冠之中。

在青州龙兴寺出土的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又是另一种风格,“青州微笑”被形容为“最美的东方微笑”。

乱世中的人们,求不得今生,只能寄望于来世。

5.衣冠有制

不同于现代人的穿衣自由,古人的衣冠往往和身份相关,穿错衣服,那有可能就是僭越的大罪。

九旒冕是属于朱元璋早逝的第十子鲁王的,也是我国存世的唯一一件明初亲王冕冠实物。

梁冠以梁的多少来区分等级,从九品到一品都有各自对应的梁数,作为身份等级的象征,梁冠名副其实。

天子和大臣,不同品级之间的臣子,其朝服规制都是不一样的,这件孔府旧藏的朝服,是一千八百多年朝服历史上唯一可确定的实物,更是山东地区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证。

一百件文物,讲不完齐鲁大地数千年的历史,不过是管中窥豹,略微感受齐鲁文化的风采。

这本《齐鲁瑰宝:百件文物看山东》犹如抛砖引玉,以文物为媒介,指引着我们去探索更多的齐鲁文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卓越人物,身处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关键时刻。清朝的财政状况岌岌可危,部分原因在于慈禧...
原创 许... 1941年,耿飙担任129师385旅副旅长时,正准备依法对一名违反纪律的八路军战士进行军法处罚。正当...
超60%投资者看好A股冲上39... 超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沪指有望冲高至5000点。 2个行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 本周(9月8日至12日...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同时也是后人最为熟悉的一个朝代,距今时间并不算遥远。...
原创 为... 《范进中举》一直被视为一出令人捧腹的喜剧,尤其是范进在中举后的疯狂举动,往往让人感到不解。若是能生活...
原创 世... 当然可以!我会帮你把每段内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重新写一遍,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确保语义保持一致且字数...
原创 嘿... 咱今天来唠唠唐朝那两位超牛的人物,李靖和李世民。这二位在军事上,那可都是顶呱呱的存在。但要我说啊,李...
荔枝运输难题破解 看三谋如何智...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笔下唐玄宗为博妃子一笑的荔枝闹剧,若遇上现代冷链技术会如何...
原创 成... 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成吉思汗和他一手建立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那可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带着蒙古铁...
国宝重器!安徽楚文物“出差”到... 鄂君启金节(车节)、楚金币、“阜平君”铭文铜虎座……一件件国宝重器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呈现,吸引了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