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到底对不对?
创始人
2025-09-14 23:02:54
0

自蒋介石上台以来,国民政府确立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作为处理内外事务的基本战略。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和人民抗日战争带来了深远且负面的影响。

“攘外必先安内”这一理念并非蒋介石首创,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统治者在国家面临巨大危机时,都会采用“先安内、后攘外”的策略。这一战略的初衷是通过安定国内局势,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能力,而“攘外”则能够激发人民的民族主义情感,提升政府威望,达到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目的,从而稳固统治。

一、蒋介石的艰难起步

蒋介石在1928年上台时,面临的是一片“烂摊子”。虽然名义上是中华民国的领袖,但实际上,国民党内部的各派系斗争不断,包括改组派、西山会议派和胡汉民派等反对势力,地方上还有桂系、晋系、粤系、西北军和东北军等不服从中央的势力。与此同时,中共的力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迅速崛起,外部列强对中国的觊觎也未曾停止。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蒋介石的执政可谓是举步维艰。

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上台后不久,日军便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仅仅4个多月后,日本便占领了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整个东北地区陷落,约三千多万中国同胞沦为亡国奴。日本在东北建立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二、面对内忧外患的蒋介石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革命力量蓬勃发展,同时,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派也进一步加强了力量。1931年5月,汪精卫在广州成立了与南京国民政府对立的“国民政府”,联合粤桂等反蒋势力,要求蒋介石下台。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决定集中力量解决内部问题,选择了对共产党的“围剿”政策,而在对日的态度上则采取了较为妥协的“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在1931年7月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电》,首次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理念。他明确表示,“安内”主要是指通过“剿共”及平定反蒋势力,而“攘外”则是指对付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他认为,只有在国内局势安定之后,才能集中力量对抗外敌。

三、“攘外必先安内”的实施与其弊端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得到了国民党内部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许多人认为,在国内局势尚未稳定之前,国家根本没有力量去抵抗外敌。特别是面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片国土的沦陷,蒋介石甚至要求张学良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对日进行妥协,希望借此争取英美干预,从而集中力量消灭国内的“赤匪”。

这一做法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民众纷纷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然而,蒋介石却坚持认为,只有解决了“剿共”和“安定国本”的问题,才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敌。他在国民党四届代表大会上发表了报告,强调“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性,并拒绝调整策略。

蒋介石的妥协态度使他深陷两难境地。尽管国家面临着外敌侵略,蒋介石却认为“安内”是“攘外”的前提。他认为,如果“先抗日”而没有解决国内的政治问题,尤其是共产党问题,将导致国家“腹背受敌、内外夹攻”,最终必败。因此,他选择了优先剿共,推迟抗日。

四、党内的支持与蒋介石的策略

除了蒋介石,国民党内部还有不少人支持这一政策。例如,汪精卫曾认为,先通过“剿共”来缓解日本侵略的压力,并希望通过反共来实现中日之间的和平。他认为,日本是反共的,若中国决心反共,中日关系就可以通过共同反共的立场来谋求和平解决。

然而,蒋介石的这一思维和策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民党内部亲日派的推动。亲日势力的支持使得“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得以顺利推行,并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五、蒋介石的“安内”与中国独裁之梦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除了应对外部压力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动机,那就是通过消灭国内的反对势力,特别是共产党,来实现中国的“政治统一”和“一党专政”。他多次强调,打败共产党是抗日的前提,并且以消灭“赤匪”来强化自己的政治控制。

对于蒋介石的这种行为,党内外的共产党人进行了强烈批判,认为他的做法是在打着“统一中国”的旗号,行专制独裁之实。毛泽东曾批评蒋介石依旧坚持进行个人的军事统一计划,而非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周恩来也指出,蒋介石将内战作为首要任务,甚至在日本侵略的背景下,依然不断对红军进行“围剿”,其行为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真正意图并不相符。

六、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后果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国家安定,但实际上,这一策略却导致了蒋介石在国内采取了压制异己的手段。随着对中共的围剿,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抗日力量死于蒋介石的屠刀。这一政策不仅使中国失去了大量的抗日中坚力量,也使得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更加猖獗。

历史证明,“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虽然其表面看似有其合理性,但蒋介石的方式过于偏向专制独裁,未能有效化解国内矛盾。尤其是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并未充分关注如何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内部冲突,反而将重心放在内战上,这无疑为外敌的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机。

到了1934年以后,蒋介石在面临日益严峻的外部压力时,逐渐开始淡化“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并逐步调整政策方向。然而,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不仅仅是蒋介石的失败,也为中国人民的痛苦埋下了深重的伏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田径世锦赛|女子铁饼冯彬获第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怀晓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铁饼决赛,冯彬无缘领奖台。新华社发 东京国立竞技场,再...
刚刚,罗永浩喊话西贝创始人:贾... 今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流出。贾国龙表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
原创 1... 聪明的“出头鸟”与陈友谅的失误 有句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许多人在局势中往往选择隐...
原创 常... 1391年,35岁的常茂在广西龙州突发暴毙。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深感震惊与伤心,立即命礼部派员南下,...
原创 历... 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日后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新作推送,也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
原创 二...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意思不变,加入更多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且字数差别不大: ---...
蜈蚣船:来自南洋的明朝桨帆战舰 在通俗读物中,明朝的蜈蚣船被断定为来自西方,属于受地中海风格影响的桨帆战舰。由于中外技术环境差异,即...
从敦煌到大足,三峡博物馆展示石... 敦煌莫高窟与大足石刻,是中国最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座石窟,二者南北呼应,一先一后,串联起佛教石窟艺...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开馆 6月15日,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式开馆。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是国家一...
以次充好、直接造假!假沉香也能...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在沉香市场上,部分商家五花八门的宣传话术,加上外观极为相似的沉香产品,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