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曾说过,南方人难以担任相位。然而,来自福建莆田的蔡京,身为正宗的南方人,却在仕途上大放异彩,先后四次担任宰相,政务生涯长达17年,起伏跌宕,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的经历是传奇的,令后人瞩目。
蔡京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与名臣司马光的提拔分不开。尽管有不少人称他为“祸国之臣”或“奸臣”,事实证明,虽然蔡京的政治手段饱受争议,但其能力不容小觑。在他担任宰相期间,蔡京大力推广了社会救助制度,举足轻重地推动了这一制度的发展,甚至可以视其为古今之绝。在北宋时期,他开设的居养院和安济坊,标志着那个时代救济系统的巅峰,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创举。这在元明清等后代也鲜有其比,蔡京将社会救助活动大规模、制度化,展现了其深远的眼光和非凡的能力。
著名书法家米芾盛赞蔡京的书法技艺为当代第一。宋徽宗的《听琴图》中,不仅描绘了蔡京的身影(画中穿红衣者即是他),更是由他亲自题写的跋文。而蔡京与著名词人李清照还有亲属关系,竟是她的表姐夫,足见他的社会地位。
不过,蔡京的归宿却是令人感伤的。1126年,他在被贬往岭南的途中,年届八十时在潭州(今湖南长沙)离世。到了1168年,他的后裔将其遗骨接回,并安葬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的埔缝自然村,墓地规模宏伟,然在文革时期遭受破坏。
这样一位历史上颇具分量的人物,其墓地的寻访却让我费了一番周折。换了几个导航软件也未能找到具体位置,最终决定驱车前往百度上的地址,前往莆田仙游县的溪南村。
到达溪南村后,我询问了一位热心的村民,他热情地为我指明了方向。为了确保我能够顺利找到,他甚至骑着摩托车一路跟随,指引我前进。由于附近没有清晰的指示牌,我在几个路口徘徊,不知该如何选择。
感激了这位热心村民后,我开车驶向村子的尽头,碰到一个叉路口,再次下车问路。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阿姨告诉我,左边的这条路可以直通目的地。继续向前行驶,路况变窄且多为土路,最终还是决定下车步行前往。
昔日风光无限、权倾朝野的人物,因祸国殃民而黯淡无光,历经千年后,依旧孤零零地停留在荒山野岭之中。若与其堂兄蔡襄相比,蔡京的陨落令人唏嘘。虽然蔡襄已成为枫亭地区的文化象征,其陵园现已变为福建省的廉政教育基地,但蔡京的结局却是悲凉至极。
沿着崎岖的土路向上行进,不久便看见蔡京的墓,尽管经过修缮,但杂草依旧丛生,显得异常凄凉。蔡京在去世四十年后,其后代将其骨骸安葬于此,算是归根落叶了结一生的遗愿。
蔡京临终时写下了一首词,回顾自己的一生: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遗憾追思往日繁华,如今都化作空谈梦语。古代读书人追求宣麻的地位已然是顶峰,但若任职无能、无视百姓,纵使荣华富贵又有何用?
莆田地区的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世人重视与传承。
说明:本文引述的资料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