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官员,在椅子上绑47支火箭冲向天空,成了世界航天第一人
创始人
2025-09-14 22:03:20
0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语义保持一致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进行改写,字数变化不大。看下面:

---

阅读本文前,真诚邀请您先点一下“关注”按钮,这样您能第一时间收到我推送的最新内容,也方便与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在明朝时期,火药最初被用作战争武器,而有一位人物却脑洞大开,做了一件如今听起来几乎疯狂的事情——他竟然在一把椅子上绑了47支火箭,点火后,“嗖”的一声,椅子带着他冲向了天空!

这并非电影中的虚构场景,而是真实历史事件。这把“火箭椅”甚至被后人认为是人类航天梦的早期萌芽。

那么,这位非凡之人到底是谁?他为何要如此冒险?

火器“奇才”的诞生

陶广义出生于明朝初年浙江金华的一个富裕官宦家庭,自幼衣食无忧。

如果是普通人,或许会安于现状,过着平稳的生活。但陶广义骨子里藏着一股不安分的劲儿。

与一般豪门子弟不同,他不热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而是痴迷于炼丹术和各种理工知识。

家人对他的痴迷无奈,只得默许,让他自由发挥。陶广义将家中的一间偏房改成了实验室,整日埋头研究各种奇怪的发明创造。

金华的乡邻们对陶家这位“怪才子”早已习以为常,院子里时不时传出“轰隆隆”的爆炸声,伴随着五彩缤纷的烟雾缓缓升腾。

邻居们摇头叹息:“陶家那小子又在折腾他那些古怪玩艺儿了。”

有一次,陶广义炼丹时发生了爆炸事故,险些丧命。

这次事故成为转折点,他开始转向研究烟花爆竹和火器,发现那些绚丽火花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推力能量,这一发现为他未来的飞天梦想奠定了基础。

从实验室走向战场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四处征战,誓要推翻元朝的统治。

陶广义听闻朱元璋的威名,心想这正是自己大展拳脚的良机。

他带上自己精心研发的火器和几名助手,翻山越岭,找到了朱元璋的军队。

起初,朱元璋的部下对这位年轻人满是怀疑,甚至准备将他赶走。

陶广义不慌不忙,取出简易火器,对准远处一棵大树射击,只听得“轰”然一声,树上炸出一个大洞。

朱元璋亲眼目睹此景,立即召他入帐,详细询问火器的构造与原理。

陶广义滔滔不绝地讲解火药配方、发射机制,言之凿凿。

朱元璋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有你这样的人才,我们推翻元朝只是时间问题!”

自此,陶广义的火器在起义军中屡建奇功。

攻城时,他的炸药轻松击破城门;野战时,他发明的烟幕弹令敌军迷惑不已。

元军看到这种从未见过的火器,常常还没开战便仓皇逃窜。

万户“成道”的飞天梦想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没有忘记陶广义的贡献。

封他为“万户”,赐名“成道”,寓意他能在火器研究领域取得更大成就。从此人们都称他为“万户”。

身居高位的万户却没有满足于此。

他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一个疯狂念头:人是否能像鸟儿那样飞上蓝天?这个梦想在他心底扎根,挥之不去。

白天处理政务,夜晚则潜心研究飞行器设计。

他尝试过各种方法:模仿鸟翼的机械飞行器因过重难以起飞;热气球虽能升空,却无法掌控方向。

最终,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最擅长的火箭技术。

万户设计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装置——一把坚固的椅子,上面绑着47支火箭,分多排依次点燃,借助火箭推力向上升空。

为保证安全着陆,他还设计了一个巨大风筝,计划在飞至最高点时展开,缓缓滑翔降落。

助手们看到这疯狂计划,无不心生惧怕,劝他三思而后行。

但万户坚定地说:“我在地上活了几十年,是时候去天空看看了。”

勇敢尝试与悲壮结局

万户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决定进行他的飞天实验。

消息传开,当地百姓纷纷赶来,期待见证这场奇迹。

明朝的官员们也云集现场,有支持者,也有幸灾乐祸者。

万户穿上特制厚重护具,戴上头盔,稳坐绑满火箭的椅子上。

助手们点燃第一排火箭,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椅子带着万户冲向了天空。

围观人群欢呼雀跃,万户真的飞起来了!然而,欢呼声很快转为惊恐。

第二排火箭因设计缺陷未能按顺序点燃,而是全部同时爆炸。

飞行器在空中轰然解体,万户从高空坠落。

虽有厚重护具稍作缓冲,但从如此高度坠落,无人生还。

万户的飞天梦,连同他的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

他的尝试虽失败,却展现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用火箭推力飞天的想法,比西方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早了几百年。

古代中国像万户这样的奇才异士不计其数,或许他们的故事被尘封,但他们的精神与智慧永远闪耀。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人的生活条件到底有多苦? 古代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但是到底有多苦,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走进一个古代人...
当非遗织锦遇见园林艺术 重庆园... 秋日的阳光为重庆园博园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9月14日上午,“织锦缀园·同心共筑”科普活动在这里举行,...
迈向永恒的足音 | 《行走的人...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展厅中的罗丹雕塑《行走的人》 作为与古希腊雕塑家菲狄亚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视听... 人民网武汉9月14日电 (彭昀迪)9月13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在武汉启...
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范”邂... 今年5月20日,省委宣传部与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郭明永——国粹艺术名家【翰墨精... 郭明永、男、汉族、1964年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自幼爱好书法绘画曾临趙、颜、欧、楷、行、草、隶...
“星耀四明”艺术展演进社区 9月13日,一场由文化特派员发起的、由宁波中职“校政企社”美育共同体理事单位——瞻岐镇政府、宁波市鄞...
金熊猫盛典幕后揭秘:艺术交融中... “幺妹儿哦,开船啰,看看我,大四川……”9月13日晚,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华灯璀璨,第二届金熊猫奖的压轴...
原创 宗... 《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世家》共包括三十篇,专门记录了从周代到西汉初期的主要诸侯国、开国王侯、以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