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时期,太监真的有净身不彻底的吗?一名宫女道出了其中真相!
创始人
2025-09-14 16:01:43
0

清朝时期,太监的身份在社会上既是一个荣耀,也带来极大的耻辱。虽然能够进入宫廷近侍,享受与皇家亲近的机会,并为家族争得面子,但同样的,成为太监的代价也非常沉重,尤其是那种极为痛苦的净身过程。这一过程往往让许多家乡人将这些太监视作笑柄,甚至在许多人眼中,成为太监不啻为一种“人生绝境”。

那么,是否有些人既渴望成为太监,却又不想承受净身之苦呢?事实上,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确实有不少人抱有这样的想法。曾有一位宫女回忆称,宫中有专门的师傅负责为太监进行净身,记得有一次,竟遇到过净身不彻底的情况。那时,太监的净身几乎是每个进入宫中的必修课,成为太监的人必须经历这项残忍的手术。

净身,显然不仅仅是简单的仪式,它不仅关系到太监能否成功进入宫廷,更关乎生命的安全。尤其是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手术的风险极高,成功率低得让人不敢轻易尝试。每一位进行净身的太监,都仿佛是走在生死边缘。根据《宫女谈往录》一书的记载,张福便亲自经历过这一过程,他将自己所遭遇的净身经历描述得淋漓尽致,仿佛将当时的痛苦一一重现。

张福回忆,自己年少时被家人送进宫中准备成为太监。净身前,家里为他准备了一些必须带上的物品:几十斤小米、几筐玉米芯、芝麻秸炭灰,还有几十张纸。这些物品似乎都带着某种象征意义,是净身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装备”。除此之外,还需要带一只鸡(或者说一头猪),以及其他一些礼物,作为送给净身师的“谢礼”。净身师在宫中的地位极其尊贵,虽然没有显赫的官职,但在太监们眼中,他们可谓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即便是宫中权力最高的太监总管等人,来到净身房时,都必须在外面向净身师行礼,才可以进入房内。

为了保证净身能够顺利进行,张福和其他太监在净身前都必须向净身师赠送礼品,希望他们在净身时手下留情,能尽量减轻痛苦,避免手术留下任何后遗症。净身过程开始前,张福还必须喝下特制的臭大麻水,这种药水能让身体感到麻木,减少疼痛的知觉。当感觉到麻木时,净身便正式开始。接着,为了防止疼痛过于剧烈导致乱动,净身师将张福的四肢和躯体绑在床上,几道绳子将他牢牢固定。

虽然净身手术本身很快完成,但术后的剧痛却会持续很长时间。很多人认为太监净身后很快就能下床活动,但事实上,太监们通常需要在床上躺上三天。三天后,腿脚才会逐渐恢复活动,但痛感依然挥之不去。此时,净身师会强迫他们下床走动,因为有一种说法,认为如果第三天不活动,腰部会永远弯曲,身形难看。即使如此,张福依旧忍着剧痛站了起来,走了一圈。

除了这些痛苦的步骤,太监净身过程中还有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割物的保存。对太监而言,割物是他们身份的象征,是他们的“珍宝”,因此必须想办法保存得长久。关于保存方法,有多种说法。有的太监将割物用石灰和木炭吸水保存;有的则采用盐腌风干;更有甚者,用油炸的方法防止变质。保存好这些“宝贝”后,净身师会将它们装进一个小竹盒,用绳子拴好,挂在房梁上。若太监以后积累财富,可以拿钱赎回;若没有,则只能这样挂着,直到一生结束。

净身后,太监通常需要修养一个多月才能完全恢复,然后才开始准备入宫。尽管成为太监在清朝时期对一些家庭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业”,许多家庭都希望通过让孩子进宫当太监来获得更多的权力和荣光。甚至有些商人或官宦家庭,也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宫中净身,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为家族谋取更多的利益。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在净身时少受些痛苦,甚至会想方设法贿赂净身师,希望他们不要“下死手”,给孩子留一些“后路”。于是,金银珠宝、贵重礼品成为了“常规操作”。然而,净身师一般都不会接受这些贿赂,因为尽管金钱诱人,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在清朝,太监每年都会接受一次大规模的验身,任何净身不彻底的太监都会立即被报告,面临严厉的审查。如果查出是净身师收了钱,故意未净干净,不仅该太监会受到严惩,净身师也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连家族也会被追究责任。因此,净身师大多都是严格按照规矩操作,不敢随便做手脚。

虽然净身师通常会做到尽善尽美,但历史上也有极少数案例,净身不彻底的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未曾被发现。中国最后一位太监的故事,便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传奇。孙耀庭,这位生于1902年的最后一位太监,在孩提时代便被家人送去宫中净身。然而,由于清朝的衰败,净身师已不再存在,孙耀庭只能由父亲亲手完成净身。正当他准备进入宫廷时,隆裕太后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尽管孙耀庭此后有机会在1916年进入紫禁城,但随着溥仪被赶出宫廷,他也失去了栖身之所,只能在寺庙中度过余生。

这段历史揭示了太监这一群体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在清朝宫廷中,净身对他们所承受的深重代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杜... 在国际法庭的光环下,杜特尔特的命运渐渐浮出水面。提到这个名字,我们会联想到菲律宾那段激烈的禁毒战争,...
255.3环!16岁小将彭鑫露... 在刚刚进行的射击世界杯宁波站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16岁小将彭鑫露以255.3环打破世界纪录、...
中非经贸博览会多维赋能 释放合... 中新网长沙6月16日电 (记者 鲁毅)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内,激越的非洲鼓点、醇厚的咖啡香气与柔韧皮革气...
原创 子... 蜀汉最后的孤勇者:魏延——被时代绞杀的战略天才 建安十六年(211年),当刘备率军西进益州时,魏延还...
原创 日...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师团长小川一郎率领部队进攻八路军。当他们经过卧牛谷时,突然看到了一块木牌,上面用...
原创 忽... 公元1251年夏天,在蒙古的根本之地怯绿连河,17岁的海都亲眼看见自己窝阔台家族的70多个家人,被新...
人类历史上的测谎技术简史 多普勒放大器 / 图片来源:glacial23,Wikimedia Commons 迄今为止关于谎言...
进香河、小西湖、信府河……南京... 全文共2775字 | 阅读需6分钟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
原创 被... 你听过那个让整个中国都为他鼓掌的“舟舟”吗?90年代末,一部名叫《舟舟的世界》的纪录片,迅速火遍了全...
红军翻越夹金山九十周年,四川宝...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6月14日,《雪山丰碑1935——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连环画首发推荐活动在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