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金灿荣:俄远东是要回来的,带上蒙古,连本带利
创始人
2025-09-14 15:02:54
0

远东那片辽阔的土地,曾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经岁月的风云变幻,如今的它已经悄然改变了命运。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1860年又有《北京条约》,一纸纸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的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了沙俄。这段历史曾让无数中国人心痛不已,成为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而时至今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命运却变得不再那么光鲜,人口减少、经济疲软,甚至连俄罗斯自身的掌控力都显得力不从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大胆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俄远东是要回来的,带上蒙古,连本带利。”这番话如同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许多人开始怀疑:远东真的能回归吗?蒙古为何被牵扯其中?这背后是否真的有历史的债务等着清算?

在金灿荣的眼中,俄罗斯的国力衰退,远东逐渐成为了俄罗斯的沉重负担,而中国崛起的经济力量,或许将悄然改变这片土地的未来。他的这一论断不仅仅是简单的预测,而是对历史、经济、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的深刻洞察。

金灿荣,湖北武汉人,祖籍浙江诸暨,素有“政委”之称。他是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尤其擅长美国问题和中美关系等研究。金教授早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深造,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博士学位。此后,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一荣誉无疑是对他学术成就的最高肯定。

现如今,金灿荣教授已经是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A岗特聘教授”,并且担任该校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等重要职务。他在学术界的地位极为显赫,已发表了超过1000篇论文、评论和专访,出版了20多部专著,代表作包括《大国远见》《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等。

2025年,金灿荣教授应邀在江南大讲堂举办了一场题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21世纪的国际格局”的专题讲座。这场讲座吸引了800多名师生前来聆听,现场座无虚席。在讲座中,金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国际关系的研究,深入剖析了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东升西降”的全球力量对比,他还特别讲解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及其对未来世界秩序的深远影响。

金教授对远东地区及蒙古国的研究也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这两个区域对中国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且它们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回顾19世纪中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痛苦记忆。1858年,沙俄通过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这一历史事件深刻揭示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而俄罗斯通过武力与外交压力,强行夺取了这片曾是中国的国土。接下来,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再次使中国的领土遭受巨额损失,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次被割让出去。涅维尔斯科伊海军大尉在1850年强占庙街,并迅速将奇集湖、哈吉湾、库页岛等地纳入其掌控,设立哨所,不仅是领土的划分,更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

到了冷战后,苏联解体,俄罗斯的战略重心开始向西移,远东逐渐被边缘化。由于远东地区的恶劣地理环境和难以克服的气候条件,俄罗斯逐渐将资源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欧洲地区,而远东的经济却一直萎靡不振。人口流失问题日益严峻,很多当地居民选择搬迁到中国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专家预测,二十年后,远东可能只剩下200万的老年人口。

尽管如此,远东在地理上却依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通向太平洋,控制着东北亚地区的出海口,且有着连接中俄的陆路通道。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片土地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但在经济上,它却成了一个无底洞,投入再多的资源,也很难看到回报。

金灿荣教授提出的“连本带利”观点,涵盖了经济、历史和战略等多个层面的考量。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被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夺走的土地,原本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些条约虽然在当时无法抗拒,但它们的存在永远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中国完全有理由争取收回这些失去的领土,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索,也是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

经济层面上,远东对俄罗斯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但对于中国来说却充满潜力。中国的庞大市场、充足资金和先进技术正是远东发展所急需的。如果能够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远东地区或许能迎来经济的复苏。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能源、农业和制造业等产业,中国不仅能够带动远东的经济增长,还能为自己获取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双赢。

从战略层面来看,远东地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是连接太平洋与欧亚大陆的关键通道,控制了东北亚地区的海洋战略。如果能够加强对远东地区的影响力,中国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并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外蒙古的情况与远东密切相关。外蒙古拥有超过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人口仅为240万,维持独立显得极为困难。外蒙古的独立,并非完全出自自身的努力,而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蒙古贵族趁机宣布“独立”,至1945年,苏联逼迫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外蒙古的历史充满了外部力量的干预,而其独立并未带来真正的自主权。

今天的蒙古国,虽然在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其经济完全依赖中国,能源与安全也仰赖俄罗斯。蒙古国试图通过“第三邻国外交”拉拢美国、日本等域外势力,但这些国家并未提供实质性支持,反而是希望借此平衡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局势下,外蒙古的未来可能会与中国有更为紧密的联系。

金灿荣教授所说的“带上蒙古,连本带利”可能并非一时兴起的言论,而是在深刻分析历史、经济与战略的基础上做出的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逐渐变得更为可见,未来,外蒙古与中国的关系或许会更为紧密,这并非单纯的领土归属问题,而是在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融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4小时破案!彭某、黄某“拉车... 9月8日下午 吉水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 称其停放在县城某商圈 周边路边的轿车 车内财物被盗 接到报警...
菲律宾首都现动乱迹象,中方提前... 近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爆发了激烈的抗议浪潮,数千民众涌上街头,要求透明和正义。这场抗议的背景,是一波...
同期少见!北京昨夜局地冰雹“成... 昨天(9月13日)傍晚,北京市出现分散性雷阵雨,房山、丰台等6区出现冰雹,并且部分地区冰雹最大直径高...
“想通过杀人被判刑”,26岁患... 2025年4月15日下午,还在上班的胡女士突然接到电话告知其母亲出了事。她还以为是诈骗,但打母亲手机...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部门曾发... 近日,“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事实上,去年有关部门就发布过相关通知,明确了预...
实探西贝:北京最大门店“堂食等... 中新经纬9月14日电 (闫淑鑫)13日,西贝迎来“预制菜”风波后的首个周六。西贝线下门店客流量是否受...
兰州一老人拎东西横穿马路,女子... 9月12日晚,甘肃兰州街头,一位老人步履蹒跚,缓慢地横过马路,一位路过的红衣女子下车好心上前搀扶,结...
原创 十...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魂归故里,陵园在广州 □庞力行 位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
国际学者罗泰三星堆开讲:青铜器...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6月14日下午,国际著名考古学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资深教授Lothar von...
从草莽英雄到开国帝王:刘邦的传...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刘邦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了历史的宁静,留下了无数的传奇与笑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