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为什么不集中全力灭秦?
创始人
2025-09-14 14:02:36
0

战国一开始的时候,魏国就成了第一个老大。

厉害的魏国曾经把秦国打得大败,占领了河西和关中东部的大片地方,秦魏之间的险要地带全都被魏国给拿下了!

那时候的魏国,要是下定决心一股脑儿地攻打秦国,成功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同时,那时候的魏国虽然很厉害,但它位于中原,四面受敌,地理位置挺糟糕的。所以,魏国真的有必要先拿下西边的秦国,这样站在西边望着东边,就能称霸天下了。

那么,为啥魏国不在自己最厉害的时候,直接打败秦国把它灭了呢?

【攻秦,是魏的第一个扩张重点】

在魏被封为诸侯之前,魏就已经把攻打秦国当成了主要目标。

公元前419年,魏国瞅准秦国跟义渠打仗的机会,在河西的少梁地方建了个城,打算一步步侵占秦国地盘。

接着,秦国发起了反击,两军在少梁这个地方多次打得不可开交。

到了公元前417年,他们又重建了少梁城,在河西地区站稳了脚跟。

公元前412年,魏国又一次在河西地区发动攻击,占领了繁庞城。

公元前409年,魏国又一次进攻河西地区,把秦军打败了,然后在那里建了两座城。

公元前408年,吴起当上了将军,他从少梁出发一路往南打,占领了秦国的五座城池。接着,他带兵渡过渭河,到达了郑地。在那里,他建起了三座城,分别是临晋、洛因信和合阳,把秦国人逼得只能退到洛水那边。为了防止秦国人再打过来,他又修了一条长城来抵挡魏国。

这样一来,魏国就完全占领了河西地区,在对秦国的战斗中赢得了暂时的胜利!

要说一下的是,就在魏国使劲攻打秦国那会儿,它还得顶着楚国和齐国的双重重压呢!

公元前413年,正当魏军和秦军在华山打得火热时,楚国趁机大举进攻魏国,一路打到了上洛!

那一年,齐国也去攻打魏国,结果魏国军队被打得大败。

魏国遭到齐、楚两国的攻打,但它没怎么反击,反倒是一门心思地攻打秦国,这足以看出当时魏国攻打秦国的决心有多大。

都已经占领了河西和关中东部这些地方,那魏国为啥不趁机继续往西边打呢?咋又停下来了呢?

【齐、楚的威胁,使魏不得不转身东向】

之前说过,魏国在攻打秦国的时候,背后曾被齐国和楚国偷袭过。

那时候,魏国正忙着全力拿下河西地区,没空管东边的事情,所以就没啥大动静。

不过,这种威胁可以暂时放一放,但不能一直不管,让它随便发展下去。

特别是:现在情况变了,齐国和楚国的威胁不再只是“小打小闹”的边境问题,它们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魏国的生死存亡!

公元前414年,中山国重新建立了起来。为了抵挡强大的赵国和魏国的威胁,中山国选择和齐国结盟。这样一来,齐国的影响力和地位大大提升!

这时候,赵国因为十多年的内部争斗,实力大减,在齐国和中山国联手对付下,接连吃了大败仗!

那时候,魏国最重要的两个地方是:一个是河东地区,中心在安邑;另一个是河内地区,中心在邺城。

西门豹他们一番整治后,河内的经济变得十分繁荣,成了魏国一个很重要的赚钱地方。

不过,河内和魏国的中心地带河东之间交通不太方便,可以说是孤零零地在外面,要是遇到危险,魏国想赶紧来帮忙可就难了。

因此,要是河内的安全没保障,魏国可能得长期在那里放大量军队防守,或者就得一直冒着失去它的风险!

齐和中山结盟后,赵国挡不住,这让魏国的河内地区安全没了着落!

所以,魏国得调转方向往东打,灭掉中山国,打破齐国和中山国的联盟!

同样,在南边的楚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晋国的主要对手。经过不断扩张,它已经占据了河南地区的大片土地,其中还包括了大梁,这个地方后来成了魏国的都城。

楚国也有本事拿下魏国在河南的那块儿飞地,然后再给韩、魏这些三晋国家来个更重的打击。

所以,魏国现在急着要做的就是,用狠狠的反击打败楚军。

对现在的魏国而言,要想让国防更稳固、更安全,就得通过扩张,把河东以外的地盘都连起来。

所以,魏国拿下河西地区后,就调转军队往东,开始对东边发动进攻。

公元前408年到公元前406年,魏国把中山国给灭了;公元前405年到公元前404年,魏国又去攻打齐国;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93年,魏国转而攻打楚国。

说实话,尽管这些军事行动后来被人说三道四,特别是攻打中山时还绕过了赵国,但它们确实对魏国大有好处。它们帮魏国改变了不好的地理位置,加强了国防,还大大增强了国力。特别是在打楚国的时候,魏国占领了好多肥沃的地方,这让魏国在东边的防线更深了,国力也更雄厚了!

【灭秦最佳时机到来】

魏国因为跟齐国和楚国打了很久的仗,就没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秦国上了。

不过,说来也巧,历史居然给了魏国一个难得的机会。

公元前389年,秦国派出大军去攻打魏国的阴晋,想重新占领河西那片地方。

吴起带着五万还没打过胜仗的士兵,就是那些还没建立军功的战士,这说明他没用你们魏国的主力部队。再加上魏武侯增援的五百辆战车和三千骑兵,他们一战就把号称有五十万人的秦军给打败了!

紧接着,吴起带着军队迅速进行反扑,像猛虎下山一样冲进了关中!

公元前387年,吴起再次在陕西华县附近打败了秦军,继续往秦国的中心地带进军!

这时候,魏国要打垮秦国,那简直是胸有成竹,十拿九稳!

这时候,提魏国在其他地方受到的威胁根本没用,毕竟吴起带的是他自己训练的新兵,这些新兵还没打过胜仗呢。你们魏国,也就多加了3000骑兵和500辆战车而已!

说到兵力,秦军的主力最近吃了败仗,再讲地形,魏军已经打进了关中,秦国现在没有险要的地方可以防守了。

这会儿,魏国差不多有了打败秦国所需要的全部东西了!

不过,魏国突然之间就停止了进攻!

在干啥呢?咋突然不打了?

【内部矛盾,君臣之疑】

为啥不打了,大家心里都没数,历史书上好像也没说清楚。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差不多就是在那一年,吴起告别了魏国。

历史书上说,吴起是因为公叔座说了他的坏话才走的,还扯出了一连串和魏国贵族之间的事情。

其实,魏武侯就算不是个大英雄,也不是个糊涂蛋,怎么会这么容易就听信别人的坏话呢?

这时候的吴起,好像已经不需要靠别人的坏话来陷害他了。

吴起用的,是他自己在河西亲自招募并训练的那支队伍!

吴起名声大噪,让魏武侯心里不由得有些害怕。

再说了,吴起的脾气也挺吓人的。

以前,他为了当上大将,竟然狠心地杀了自己的妻子!真是啥手段都使得出来啊!

同样是军事上的大高手,韩信在没钱没势的时候,碰到一个人欺负他,他选择了忍受从那人胯下钻过的耻辱;而吴起呢,也是在他落魄的时候,遇到一群人羞辱他,他二话不说就拔出了刀。

魏文侯和武侯因为吴起出色的军事才能而重用他,不过他们心里头对吴起当然是有些防备的!

这时候,吴起名声大噪,让所有人都害怕,对魏武侯而言,他可能比那个看似已经被打败的秦国还要棘手!

所以,可以这么说:魏国这次没趁机打败秦国,很可能就是因为魏武侯不相信吴起!

魏军攻打秦国的那支部队,是吴起亲手训练出来的,跟吴起感情很深,所以他们也不太适合再去攻打秦国了。

反正,这次灭掉秦朝的大好机会,就这么没了!

【三晋关系渐破裂,使对赵、魏的控制成为中心任务】

那么,在解决了和吴起的冲突后,魏国为啥没接着打秦国了呢?

所以说,魏国现在面临着更大的麻烦了。

随着时间推移,三晋之间的关系慢慢疏远,赵国和韩国就成了魏国最大的担忧。

魏国、赵国和韩国都是从晋国分出来的,关系很铁。在晋国被分的时候,它们的土地分得乱七八糟,交错在一起。

特别是韩国,简直把魏国从中间一分为二了!魏国用来连接东西两地的重要小路,刚好就在赵、韩、魏三国的交界地方。

因此,尽管赵韩两国的实力比不上齐楚,可是一旦它们之间闹翻,那赵韩自然而然就成了魏国最大的隐患!

在三晋一起打仗那会儿,魏国作为老大好处拿得最多,韩国和赵国,特别是赵国,得到的好处就少多了,心里早就不乐意了。再加上,魏国还摆出一副老大的架子,罩着卫国那些中等国家,这样一来,赵国和韩国想往外扩张就难了,所以他们特别想甩掉魏国这个“老大”的束缚。

这样一来,三晋分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公元前386年,就是打败秦国后的第二年,魏国帮赵国里的“不同意见的人”去打邯郸,想多管管赵国,但没打赢,结果魏国和赵国的关系差点就闹掰了。

之后,赵国和韩国有时候跟齐国联手,有时候又跟楚国结盟,一起来对付魏国。

从那以后,魏国就慢慢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跟赵国、韩国,还有支持它们的齐国、楚国对抗上了。

魏国自然而然地把重点放到了东边!

【最后一此图秦企图】

在魏惠王掌权那会儿,魏国又一次打起了攻打秦国的念头。

在魏国跟齐、楚、赵几个国家你来我往的时候,秦国慢慢变得强大起来,一点点夺回了河西地区,开始发动起强劲的攻势。

这时候,魏惠王改变了策略,先跟齐国和赵国讲和,然后转头攻打秦国,把定阳城围了起来,逼得秦孝公不得不跟他改善关系。

攻占了邯郸,又在西边围攻定阳,还跟着其他十二个诸侯国一起去朝见天子,共同商量对付秦国的事——《战国策·齐五》

魏国又把攻打秦国当成了主要目标!

秦孝公因此整天睡不安稳,吃饭也没滋味,他在全国下令,让城墙里的人都准备战斗工具,全力防守,还特地选了敢死队员并任命了将领,就等着跟魏国决一死战。

商鞅明白:秦国单打独斗对抗强大的魏国,恐怕不是对手。赢不了!

于是,商鞅跑到魏国,打算用外交技巧来迷惑魏惠王。

商鞅去见魏王,低声下气地说,秦国乐意帮魏国壮大。接着,他建议魏国跟燕国、秦国做朋友,努力拉拢赵国和韩国,“先穿上王者的衣裳,然后再打算对付齐国和楚国”。

魏惠王心里早就有想当王的念头,商鞅说的话,正好说到魏惠王的心坎里去了。

结果,魏惠王举行了称王大典,在逢泽召集各国诸侯开会结盟。秦国为了“站边”魏国,也派人来参加了这个结盟大会,承认了魏国盟主的地位!

结果,魏国又打消了攻打秦国的念头,转而继续把齐国和楚国当成主要对手!

结果是这样的:齐楚两国因此很生气,其他诸侯国的人都跑去支持齐国,齐国人就去攻打魏国,杀了魏国的太子,还打败了魏国十万大军。——《战国策.齐五》

之后,魏国在齐国和秦国的两面夹击下,它的霸主地位逐渐衰落了。

魏国想打败秦国,现在是一点机会都没了!

接下来,轮到秦国对魏国动手了...

【主观失误是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魏国在最强盛那会儿,没能下定决心灭掉秦国,确实有外边的因素在,但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己犯了错。

有三个客观的因素。

1、实力上并没有占据很大的上风。

战国早期的时候,“势均力敌”的情况还是最常见的。

魏国虽说最厉害,但和其他大国比起来,也并没有占绝对的上风。

从秦魏两国的交战情况来看,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你赢一局我赢一局,魏国只是稍微占了点上风。

只有在吴起当权的时候,靠着吴起出色的打仗本事,魏国才有了能取得大进展的机会。

魏国因为不能完全信任吴起,所以只有在拼尽全力,并且甘愿承担背后巨大风险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考虑攻打秦国。

地理位置的不利,让魏国无法不顾一切地向西攻打并消灭秦国。

魏国处在四周都是敌国的环境中,它对齐国和楚国的实力从来没有形成过绝对的优势。

再加上它那古怪的国土形状,魏国得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齐国和楚国的威胁。

所以,要是魏国打算灭掉秦国,那可得冒很大的风险,这个决定真的很难做啊!

3、魏国因为和三晋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得一直把和赵国、韩国的关系放在首位。

魏国的强盛,靠的是韩赵魏三家的联手合作。

所以,赵国和韩国要是碰到啥大麻烦,魏国肯定会插一脚的。

同样,要是赵国和魏国的关系可能闹僵,那魏国肯定得把主要精力放在管住和提防赵国、韩国上!

这样看来,魏国要是想拼尽全力消灭秦国,那可得下很大的狠心,说不定还得冒着丢掉一些地方的风险呢。

不过,就像咱们看到的那样,魏国其实还是有机会打败秦国的,特别是在魏武侯在位的时候。

然而,魏国错过了这个机会,主要是因为自己犯了错。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那种已经过时的想要称霸的想法。

魏国的国君,心里头想的还是跟春秋时期晋国称霸那一套差不多。

在魏武侯统治的时候,魏国把秦军打得大败,具备了很好的机会可以灭掉秦国。

那时候,魏国和赵国、韩国的关系虽然慢慢变淡了,但还是有办法暂时修补好的。

不过,魏武侯因为要对卫国履行霸主的责任,就直接跟赵国打了起来,结果把自己卷进了和齐、楚、赵三国的连续战斗中,没法再考虑去攻打秦国了。

在魏惠王统治的时候,魏国跟齐国、赵国讲和后,也终于能腾出手来,全心全意对付秦国了。

不过,这回魏惠王因为商鞅赞成他穿上天子的服饰,搞扩张称霸,就和秦国和好了,又一次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对付齐国和楚国上。

这种过时的称霸念头,让魏国一次次忽略了远在西部边陲的秦国,反而卷入了和东部众多大国之间漫长的争斗!

其实,说到这个“时代的限制”,也不能全怪魏国;齐国后来也有了称霸的念头;秦国呢,要到司马错打下巴国和蜀国之后,才慢慢丢掉了老一套的称霸想法。

尽管魏国打算攻打秦国,路上困难重重,但只要魏国真的铁了心,还是有办法战胜困难,一下子打败秦国的。特别是吴起当将军那会儿,历史上竟然还意外地给魏国送来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魏国之所以没办法超出这个局面,虽说也是没办法的事,但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老想着过去那套称霸的路子。

后来的事情证明:魏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没能趁机一举消灭秦国,扭转自己四面受敌的不利地理位置,这真是个大错误。

但是,因为说的是“后来才知道的历史情况”,所以那时候的魏国皇帝和大臣们肯定是看不到的,他们当然也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认知的限制”。

因此,魏国在它强大的时候没有灭掉秦国,咱们虽然可以为它感到可惜,但也没必要笑话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刚挂断中方电话,美英军舰闯入台... 9月11日的夜幕降临,中国福建号航空母舰在一连串的舰艇护航下,从台湾海峡驶向南海,正式拉开了一场盛大...
这个国家级新区,两任工委书记先... 据山东省纪委监委9月14日消息,青岛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孙永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东省纪...
信良记董事长李剑“悬赏20万元... “我正式悬赏20万元,中国境内有营业执照的连锁(餐饮)企业,只要能证明自己没用到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
一代帝王雍正,死后为何背负骂名... 这篇文章里讲的东西,都是来自官方的、靠谱的消息,具体来源都写在文章最后了。 雍正皇帝统治时期,国家政...
原创 农... 好的,下面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改写。尽量保留了原文的意思,但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述。 --- 如果您对...
原创 诸... 诸葛诞(?~258年4月10日 ),字公休,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
浙江一西贝餐厅突然曝出!引发巨... 近日,罗永浩吐槽西贝餐厅引发热议。对此,西贝创始人放话将起诉罗永浩,并开放全国370家西贝门店后厨开...
原创 明... 好的,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适度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总字数不会有太大变化。 ---...
原创 让... 好的,我会对你提供的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文语义和字数变化不大,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后...
岳飞比韩信李靖何如? 1136年 岳飞第五次北伐 来源 01 知道岳飞为什么总能在各种名将排名中出现吗? 在查阅抗日战争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