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煤海明珠”转型文旅新地标
创始人
2025-09-14 12:31:37
0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语虽已褪成浅褐色,但关于峥嵘岁月的记忆却依然清晰。矿区完整保留了1938年建立的工人抗日救国会旧址。窑洞式建筑内,老式马灯和铸铁矿灯静静陈列,默默诉说着昔日的故事。

1938年仲夏,康克清同志带着朱德总司令的嘱托,沿着蜿蜒的盘山道来到石圪节煤矿,慰问刚刚取得罢工胜利的矿工兄弟。在矿工俱乐部广场上,康克清用朴实的语言向工人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不仅播下了革命火种,而且催生了潞安矿区第一个党支部。

1963年,周恩来总理为煤矿亲笔题写“勤俭办企业”;全国科学大会授予石圪节煤矿“综采技术先锋”奖状。这些珍贵文物见证着石圪节人从手刨肩扛到综采机械化的跨越,更镌刻着“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精神密码,将产煤时代的辉煌与红色精神紧密相连。

这里不仅是红色基因的沃土,也是中国煤炭工业版图上的璀璨明珠。自诞生起,它便以强劲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优质煤炭资源。其产量在行业内长期名列前茅,先进采煤技术和高效的生产模式更是行业标杆,成为当之无愧的“煤海明珠”。

“三天轮”辅绳提升系统是石圪节煤矿的经典之作。在原有天轮平台上增加一个辅助天轮,在不更换绞车的前提下,将原煤年产量提高到45万吨。这次技术改造使石圪节煤矿实现矿井“由小变大”的历史性突破,也是潞安采煤史上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圪节煤矿毅然响应国家号召,关停转型,坚定地走上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与红色文化传承的融合之路。

“这些轨道墙里镶嵌着12个国家的道轨,最老的来自汉阳铁厂。”讲解员轻抚着1915年制造的钢轨,锈迹斑斑的表面依然可见“汉阳铁厂造”的阳刻铭文。这些标有生产年代的道轨,当年在井下作为支撑物或巷道顶棚使用,如今成为石圪节煤矿发展历程的见证。

在矿山机械设备露天博物馆,从齿轨车到移动变电站,从高压开关到矿用潜水泵……40余种、近300件在井下使用过的设备构成独特的钢铁森林。每件设备都标注着投产年代与技术参数,堪称中国煤矿机械化进程的活态标本,也成为年轻人纷纷打卡的地标。

石圪节矿史展览馆则是将党课搬进矿井遗址的生动写照。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通过实景教学诠释“石圪节矿风”的新内涵: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永续利用的生态精神。

矿区负责人表示,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天平上,他们坚持“三不原则”: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不过度商业化。这种克制与智慧,让石圪节煤矿在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其“红色矿山+”模式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提供了示范。

通过深度挖掘工业遗产价值、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石圪节煤矿完成了从“黑色印象”到“多彩名片”的华丽转身,成功转型为集红色教育、工业科普、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井架上的“三天轮”在风中轻轻转动,映照着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矿山,正以工业遗产为纸、红色文化为墨、绿色发展为笔,绘就新时代转型发展的壮美画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英刚在北京谈完,不到24小时... 中英商贸谈判刚结束,英国制裁大棒就砸过来,他们想干什么?对于这种“两面三刀”的国家,中国跟他们交往有...
一往无前!大学新生星夜行军40... 这些天,多地高校的新生军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大学在夜间组织新生进行行军综合演练,锻炼意志力,铭刻...
原创 叶... 1971年某一天,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专程前往北京汇报军区的工作。到了下午,他特意前来拜访叶...
原创 北... 在经历了长达近百年的战乱之后,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尽管许多历史学者并不认为北宋真正...
原创 夏...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锋中,中华文明悠久且灿烂的五千年历史,常常遭遇西方学者的质疑与误解。尤其是一些西方学...
女子从43楼抛下行李箱称“没拿... “我没有丢下这个行李箱的意思 我只是没拿住!” 李某狡辩 自己失手从高处掉下的行李箱 并未砸到人 怎...
盘点隋唐小说中的最强坐骑,李元... 你知道在隋唐宇宙中,谁的坐骑最强吗? 在隋唐系列中,只要是能排得上号的战力基本都拥有一匹宝马,而这些...
原创 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回想唐朝开元盛世时期,连偏远的小城市也有着万户人家,百姓们安居乐...
原创 史...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能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感受到更多与...
原创 刘... 中国有句古话:“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不仅是在讲述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一个将领如何从无名小卒成长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