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现千年古墓群,九层墓塔震撼人心,墓主人究竟是谁?
在青海省都兰县热河乡,一座大型古墓群的惊人发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座古墓因其形态独特而被当地居民称为“九层妖塔”。墓葬上层共分为九层,其外观奇特,令人叹为观止。那么,这座富有神秘色彩的古墓究竟隐藏了哪些历史故事,墓主又可能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呢?
这座古墓频繁成为盗墓贼的目标。甚至有盗墓团伙公然开着推土机推开墓室的封土。2018年10月,古墓再次遭遇盗掘。当地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得知此消息后,迅速派遣考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通过卫星探测,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组庞大的墓葬群,最为突出的是位于中心的大型方形墓室,四周则是排列成环的小型墓室。这种布局让整个墓群呈现出“众星拱月”的效果,其中的主墓被命名为“血渭一号大墓”。
“东方金字塔”惊现千年古墓
血渭一号大墓的坟包高耸入云,达到33米,东西长达55米,南北宽37米。它的外观奇特,呈金字形状,令考古学家们惊叹不已。因此,这座墓被亲切地称为“东方金字塔”。墓中所展现出的景象更是震撼人心,墓中心是一座由数千根柏木和砂石堆砌而成的木塔,所用的柏木极为珍贵,部分树木的直径最大可达60厘米,最小的也有15厘米。而柏木的生长周期长达百年甚至千年,这使得这些木材的价值难以估量。
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墓塔一共分为九层,每层之间铺设着一层柏木,而每根木材上都刻有藏文。这些木材和刻文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传奇传说:九层妖塔背后的神秘故事
在对当地村民的走访中,考古人员听到了一段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村民们口口相传,称这座古墓是当年格萨尔王封印妖魔鬼怪的地方。格萨尔王,藏族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拥有强大的神力,专门降妖除魔。而这些妖魔鬼怪,都被封印在了这座九层妖塔中。由于格萨尔王的英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他被视为民族的保护神。因此,墓葬被赋予了神话色彩——这座九层古墓,是否真的就是封印妖魔的“九层妖塔”?
精彩的挖掘过程与惊人发现
为了保护文物,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10月9日开始对血渭一号大墓进行抢救式挖掘。经过长时间的勘探和准备,考古队员们迎来了不少意外的惊喜。在他们清理封土后,发现这座古墓的五个墓室中,尽管早已遭到盗掘,但仍然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金银器物。刚开始挖掘时,考古人员的期望并不高,因为盗墓贼早已来过多次,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可能已经被带走了。
然而,随着挖掘的推进,意外的发现接踵而至。第一层墓室就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包括水晶珠宝、纯金指杯等。而在墓室的另一侧,一件倒扣的青铜器也赫然出现,旁边还有一个小铜铃。面对这些珍贵的文物,考古队员们目不暇接。
从惊艳到震撼:墓主身份之谜渐露端倪
不仅如此,考古人员在继续挖掘时,发现了墓室中最令人震惊的宝藏:一条长达两米、重700克的大金链子,上面镶满了珍珠、玛瑙、绿松石等贵重宝石。此外,还有黄金人脸、纯金美人鱼等金器出土,令人瞠目结舌。这些文物的出土无疑说明墓主拥有极为尊贵的身份。
更令人惊讶的是,墓室中还出土了一件金器,它曾被丝绸包裹,但丝绸在接触空气的瞬间消失不见。这种情况也曾在其他考古发掘中出现,类似事件的发生可能与文物的氧化和时光沙漏有关。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物,考古人员决定仅仅对墓室的两层进行挖掘,剩余部分则暂时不再继续。
重要的印章揭示墓主身份
随着挖掘的深入,考古人员终于找到了墓室中的两具人骨。通过对人骨的鉴定,专家推测这座古墓是为一对夫妻所建。墓中出土的大量珠宝和金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出土了一枚银制印章,印章上刻有一匹骆驼,骆驼在吐蕃时期是甘青一带古代先民的图腾。经过进一步修复与辨认,专家最终确认印章上的古藏文文字是“外甥阿柴王之印”。
解析墓主身份:吐蕃时期的贵族墓葬
这一发现让考古人员为之振奋:这座千年古墓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吐蕃时期的贵族—阿柴王。阿柴王是吐蕃对吐谷浑的称呼,而根据考古证据,墓主身份已基本确定为吐蕃时期的王族人物。因此,墓室中的大量金银珠宝也不足为奇,它们作为随葬品,象征着墓主的崇高身份和地位。
这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不仅揭开了“九层妖塔”背后的谜团,也为研究吐蕃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随着这些文物的保护与研究,血渭一号大墓的历史价值愈加显现,成为了青海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座古墓群无疑是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考古发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