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关羽在前线英勇奋战,凭借超凡的战术和勇气,一度将曹魏的大军打得措手不及。他成功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围困曹仁所在的樊城,形势一片大好。如果他能再加把劲,樊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落入他的掌握,甚至有机会击败曹仁、活捉他,彻底摧毁曹魏在荆州的力量,为蜀汉在荆州的独立奠定基础。
然而,危机悄然来临。此时,吕蒙奉孙权之命,乘着夜色,白衣渡江,发动奇袭,直接攻击蜀汉的后方——荆州(南郡)。当时,南郡的太守糜芳和公安的守将士仁,因未完成关羽所交代的军资筹措任务,早已被关羽记在心里,待胜利后必定要严惩。然而,在吕蒙大军刚刚抵达南郡时,士仁竟然毫不犹豫地开城投降,看到这一切的糜芳深知局势已无法挽回,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也决定投降东吴。
关羽的后方彻底断了与援军的联系,在与徐晃的战斗中受挫之后,他再也无力回天,只得退守麦城。然而,等待支援的希望愈发渺茫,刘封与孟达的援兵始终未能到来。关羽只得决定突围,可惜这一切终究未能成功。他和长子关平最终在临沮被擒,并不久后遭到杀害。荆州,最终落入了东吴的掌控。
如果霍峻没有在公元217年去世,如果他能够辅佐关羽留守荆州,事情是否会有不同的结局呢?答案可能是,荆州定能安然守住,甚至可能会发生一些惊人的反转。
霍峻是刘表麾下的名将,刘表去世后,他带着部曲投靠刘备,被任命为中郎将。在刘备征伐益州的过程中,霍峻被留下守卫葭萌关。葭萌关在当时对刘备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弱点,刘璋见机派遣扶禁、向存等数万大军围攻此地,意图一举摧毁刘备的后方。但霍峻在这场围困中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坚韧与智慧。
尽管敌人人数远胜他,霍峻依然坚守了超过一年之久,这不仅让刘璋的军队没有攻破葭萌关,还给了霍峻一个机会。他利用敌人疲惫的时机,主动出击,成功击败了围攻的敌军,甚至斩杀了敌方的将领向存。《三国志·霍峻传》中记载的这一战,足见霍峻不仅仅是被动防守,他的作战方式充满了主动出击的战略智慧。可以想象,若换成其他将领,可能早就弃城而逃,根本不可能有如此精彩的反击。
霍峻的这一表现,无疑使他成为了刘备集团中最出色的防守专家之一。而如果霍峻还在,假设他辅佐关羽留守荆州,关羽完全可以放心北伐,将后方交给霍峻来防守。如此一来,即使东吴来袭,荆州也能稳如磐石,关羽也能安心进行北伐。
东吴的军队擅长水战,然而在陆战和攻城方面并不占优势。例如,张辽曾带领仅八百兵马,就能以少胜多,击败孙权的十万大军,并几乎将孙权生擒。江陵和公安之所以轻易丢失,并非孙权的军队特别强大,而是因为糜芳和士仁的两人选择不战而降,直接切断了关羽的退路,才导致了关羽的失败。若霍峻在此地,他必定能有效阻挡吴军的进攻,至少能拖延足够的时间,直到关羽有机会回师援救。
然而,霍峻的不幸早逝成为了蜀汉的一个巨大的损失。霍峻去世的那一年,正是公元217年,汉中之战刚刚打响,关羽北伐的计划仍在规划中。霍峻的早逝,不仅使得蜀汉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防守将领,也让关羽失去了一个能够稳定后方的中坚力量。如果霍峻还在,蜀汉的命运或许会有一番不同的剧本。
霍峻的死,成为了刘备心头的一大痛,刘备听闻霍峻去世的消息时,深感惋惜,并表示要亲自祭奠这位忠勇之士。可惜,天不遂人愿,霍峻未能亲眼看到关羽北伐的胜利,也未能为蜀汉守住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