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那么这里的“罗马”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历史上的“罗马”有很多层含义。最常见的有两种理解,一是古代的罗马城,二是罗马帝国。而除此之外,还有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第三罗马帝国以及现代的罗马尼亚等等。如此众多的“罗马”,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区分它们。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梳理这些不同的“罗马”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从源头上来说,古罗马是所有“罗马”的起点,整个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第一阶段:罗马王政时代,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
罗马王政时代的时间跨度大致在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509年之间。这个时期,罗马从一个部落化的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国家,逐步建立了国家的雏形。与中国的春秋时期相对应,当时的罗马也正经历着类似的国家化进程。中国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多个强大的诸侯国,甚至涌现出春秋五霸这样的杰出人物。而罗马的王政时代,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国家结构,但更多的是一种传奇般的历史,缺乏可靠的史料记载,更多的是依靠后人推测和传说来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图景。当时的希腊文明在半岛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甚至可以和中国的文化进程并行,而罗马在这方面显得相对落后。
在王政时期,罗马有过七位国王。最后一位国王塔克文因暴政被罗马人民推翻,标志着罗马王政的结束,接着,罗马迎来了共和国时代。
第二阶段:罗马共和国,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战国到西汉末年。
当罗马的最后一位国王被推翻后,罗马人民掌握了政权,成立了罗马共和国,开始实行相对平等的公民思想和公民权力。这个时期的罗马,具有独特的三权分立结构,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大会共同执掌政权。执政官拥有最高的行政权力,元老院则由贵族组成,协助并制约执政官的行为,部族大会则负责选举领导人。在世界历史上,罗马共和国是公民政治和权力分立思想的早期体现。这个时期持续了将近五个世纪,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和中国的战国时代相比,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显得尤为先进,但它也并非完全民主,许多政治体制的设立仍有着不少不完善之处。尽管如此,罗马共和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政治实验,依然值得钦佩。
第三阶段:罗马帝国,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东汉到东晋时期。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发展,矛盾逐渐激化,尤其是在内外的压力下,逐步暴露出其政治体制的缺陷。最终,罗马帝国在公元前27年正式建立。此时的罗马,经历了著名的凯撒、庞培和屋大维等人物的政治斗争。屋大维继承了凯撒的遗产,解决了元老院的反抗,最终成为罗马的第一任皇帝,史称“奥古斯都”。他开创了罗马帝国,标志着罗马进入了帝国时代。在巅峰时期,罗马帝国的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几乎控制了整个地中海,面积达到500万平方公里,整个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罗马和中国的东汉政权有一定的外交互动,尤其是在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后,罗马帝国和中国的交往渐渐频繁。罗马被称为“大秦”,在中国的史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彻底分裂。
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命运多舛,频频受到日耳曼部落的侵扰,最终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雇佣兵推翻,标志着西罗马的灭亡,西欧进入了长达千年的黑暗中世纪。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则一直持续了近千年,从公元395年延续至1453年。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外敌入侵,包括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匈牙利人、诺曼人等。然而,这个帝国凭借其独特的政治手段和军事策略,屹立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破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才彻底灭亡。
神圣罗马帝国与第三罗马
在东罗马灭亡之后,西欧的日耳曼人逐渐崛起。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建立了查理帝国,经过多个阶段的分裂和重组,最终于962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标志着西欧新秩序的形成,并被视为继承了西罗马的遗产。然而,神圣罗马帝国最终在拿破仑的冲击下于1806年解体。
至于“罗马第三帝国”的争议,则常常提到的是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前身——莫斯科公国,曾在蒙古入侵期间屡次被压迫,但在14世纪逐渐崛起,并在1453年东罗马灭亡后,凭借婚姻联盟与东罗马的遗产紧密联系。莫斯科公国在1505年正式宣称自己为“罗马第三帝国”,并延续到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罗马尼亚与现代继承者
罗马尼亚自称是罗马的后裔,并且在历史上将自己视为罗马的继承者之一。尽管意大利作为罗马的发源地并未特别强调这一点,但罗马尼亚却坚持其与古罗马的文化联系。而在现代,也有观点认为美国继承了罗马的制度和政治理念,如民主、三权分立等。
在这些不同的“罗马”中,你认为哪一个国家最能代表罗马的精神和遗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