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蒙蒙
泰前因地处泰山之前而得名,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独特优势,孕育了泰前民宿产业发展的沃土。近年来,泰前街道依托特有的山前民宿集聚资源,街道辖区共有民宿43家,辐射6个社区村。2023年获评全市唯一一处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通过调研,了解到民宿集聚区内经营负责人56人,35岁以下青年40人,占71%,民宿从业人员180人,35岁以下青年150人,占82%。同时民宿住宿的游客年轻人占比也超过70%。借助年轻人集聚的优势,泰前街道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团建新模式,成立全市第一个民宿联合团支部,发挥纽带作用,打造“‘青’来山前”民宿联盟团建品牌,让民宿集聚区发展更具青春活力和灵动色彩。
聚焦体系建设,组织保障有基础
广泛摸底,支部建设有力量。由街道团工委牵头,成立由街道团工委、文宣办、属地村组成的工作小组,对集聚区内43家民宿开展地毯式走访摸排。通过走访,共统计集聚区内35岁以下年轻人190人,共青团员16人,涵盖民宿业主、民宿工作人员、属地村社区工作人员等。
科学布局,支部管理有架构。通过对集聚区内民宿行业青年情况摸排,以民宿联盟驻地白马石村为中心,成立泰前街道民宿行业联合团支部,经过选举建立3人团支部委员会,由街道团工委委员、白马石村团支部书记史洪波担任联合团支部书记。同时,通过“选、派、兼”等方式,遴选4名素质好、作风正、熟悉团务工作的团干部,担任民宿联合团支部团建指导员,协助做好团组织规范提升、阵地打造、活动开展、团员发展与管理等工作。
建章立制,支部运转有依靠。制定《泰前街道共青团助力旅游民宿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泰前街道民宿行业联合团支部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民宿行业联合团支部的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工作制度。定期策划并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团员青年学习教育活动、青年宣讲团宣讲等活动,做到工作覆盖民宿行业青年,活动辐射民宿行业青年,成效受益于民宿行业青年,不断提升共青团对民宿行业青年的组织动员效能。
聚焦青年智源,活动赋能有发展
实践活动。借助“百万大学生进社区”、“青年实干家”等社会实践活动,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驻地高校青年学子,定期走访集聚区民宿,深入了解民宿经营中的难点和问题,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研究解决方案。软硬件设施提升。指导民宿企业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价格共定。根据季节、客流量以及市场分析,协助民宿制定科学合理的住宿价格。团属政策投放。在民宿软硬件设施提升、价格制定、团属政策投放、民宿线上线下宣推等方面建言献策,切实发挥了青年独特的视角优势、专业优势和思维优势。
蝶变活动。积极对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组织实施“民宿蝶变”行动。积极推动民宿与泰山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的深度融合,以在官岭、乡奢山水涧为试点,打造一批独具泰山特色的民宿产品,让游客在住宿的同时,也能深入领略泰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
推介活动。主动对接区融媒体、报业集团等传统宣传渠道,进行全面宣传推介。同时,利用三下乡、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形式,线上宣传展示民宿的魅力。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等高校为民宿集聚区绘制了90余平方的文化艺术墙。泰山科技学院为民宿增加设置了网红打卡元素,组织学生以音乐会的形式丰富了民宿居住者的居住体验。拍摄了民宿视频宣传片,在平台为民宿进行宣推,累计点击量超10万。
聚焦产业升级,双向奔赴有实效
注重创新驱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宿联合团支部鼓励民宿企业勇于创新经营思路、拓展业务领域。引导民宿企业积极开发“民宿+地域名品”“民宿+乡村集市”等特色产品,通过直播、网上预售等新型销售模式,将民宿券、大学生折扣券等本地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了民宿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注重人才引育。泰前街道民宿联合团支部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民宿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联合三合社区团支部、水牛埠村团支部,先后招引野路子咖啡、窄门法式餐厅等网红业态入驻民宿集聚区。今年,联合白马石村团支部,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白马里,进一步增添集聚区的青春元素。为实现跨界融合,推介2名民宿业主加入区青企协,和区青企协会员单位鲁普奈特公司联系后把绳编等文创产品引入民宿,实现双赢。
注重文化融入。在推动民宿发展的同时,泰前街道也高度重视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鼓励民宿企业深入挖掘泰山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将其融入民宿的设计、装饰和服务中,使民宿成为展示泰山文化的重要窗口。依托白马石村青年之家、水牛埠又见山露营基地、曳尾园民宿等阵地,举办文化讲座、民俗体验、“畅谈新声 共话未来”青年文化交流会、“志愿青春 公益未来”青年志愿者力量融合交流等活动,让游客在住宿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泰山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注重共建共赢。通过举办共建活动、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促进民宿产业与村居的共赢发展。鼓励民宿企业积极参与村居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和服务,增强民宿企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联合驻地高校学生团体,在白马石村实施“青年实干家”试点计划,在科技成果转化、科创平台建设、产教融合赋能等各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通过一系列主题丰富的活动,为青年搭建不同的平台,让他们在集聚区发挥所长,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提升。同时,通过青年的助力,使民宿集聚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宿知名度和入住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集聚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