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座严重被低估的古城,到底有多宝藏?|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被严重低估的景点 中国最被低估的千年古都
创始人
2024-12-11 12:08:43
0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506 篇 原 创 主 文-

提起河南的古都,人们往往最先想到洛阳、开封,相比之下的安阳却显得格外低调。


“后母戊”青铜方鼎,图源@《如果国宝会说话》

但属于安阳的高光时刻,相信你并不陌生,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都诞生于此。

这里保留着古老中国最稚嫩、最粗粝的模样,安阳,何以点燃华夏文明火种?

壹、三千年前是帝都

安阳,坐落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扼守河南北大门,北邻河北邯郸、东接华北平原,西隔太行与山西长治相望。


(安阳山川地理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漳河、洹(huán)河等自太行山奔腾而出,前者划定出河南、河北的自然分界线,后者则为安阳冲积出一片肥沃广袤的扇形平原,成为安阳的母亲河。

这里气候暖湿、土质肥沃,既有适宜农业耕作的平原洼地,又有能为古代军事防御,提供天然屏障的山地丘陵。


太行山,图源@Veer图库

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注定了安阳不平凡的命运,“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商王盘庚的一个决定,将安阳推向了时代巅峰。


(商初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为“兄终弟及”,这个现象在商中期尤为明显,图为盘庚之前曾迁都的商王与迁都地点。图源@央视科教)

商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爱搬家”的王朝,在550多年间屡次迁都,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百姓们住在黄河边上,常年遭受水患困扰;二是商朝因继承制度混乱,导致政治内斗与长期动荡(史称九世之乱)。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摄影@读者·沿着国道去旅行)

为了避开洪水侵袭与改变政治环境,历代统治者不得不频繁迁都。

而商朝的第19位君王盘庚,便是在面对这样一个“天灾+人祸”的烂摊子时,做出了从奄(山东曲阜)迁都到殷(河南安阳)的决定。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摄影@读者·William Ou)

据《尚书》记载,起初百姓和王公贵族都十分反对,盘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言下之意就是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晚搬不如早搬,我这都是为了大家好啊~


(整个商王朝的扩张在中商达到了鼎盛,远达今天的安徽一带,图源@央视科教)

于是在“画饼”加天命、先王的权威引导下,盘庚带着百姓们跨过黄河建立起新都城。

并使殷很快成为中原的政治经济中心,乃至雄踞东亚的强盛王朝,商朝人骄傲地称之为“大邑商”。


(殷墟博物馆新馆外墙正中可见甲骨文“天(大)邑商”三字,摄影@读者·老白)

从盘庚迁殷至商灭亡经270余年,商再也没迁过王都,所以后世也称之为殷商。

此后朝代更替,先后有六个王朝定都安阳,一代代华夏先祖正是以此为框架,不断承接古老中国的成长步伐。


去年《封神》的上映,掀起了一股探寻殷商历史的文化热潮

横跨洹水两岸的殷墟遗址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今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宣布开馆,展出文物近4000件套,设有多个专题展。


(夜游殷墟博物馆,图源@央视新闻)

其中“子何人哉”展出的文物,作为汉字源头,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密码,它们的名字叫做甲骨文。

贰、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即龟甲和兽骨刻于其上的文字便是甲骨文,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间在中药铺的“龙骨”药材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划痕,在进行大量比对研究后,辨认出了雨、日、山等文字。

“一片甲骨惊天下”,这一发现将中国有据可查的文字记载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甲骨文的研究历史自此开启。

1928年深秋,董作宾来到安阳,揭开了那个古老王朝的神秘面纱,自此殷墟便成为了考古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甲骨四堂”,左上起分别为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

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绝大多数都跟祭祀、战争、狩猎有关。

其中有片甲骨记载了一则中国最早的车祸新闻,在一次例行占卜中,卜象预示着会有灾祸发生,不久后商王武丁外出打猎,果然发生了意外。

一位小臣驾驶的马车车轴断裂,失控撞上了石头,而后撞翻了商王乘坐的车辆。

这段关于“翻车”的描述非常形象,第一个“车”字的左轴断了,第二个“车”则是倒过来写的,车轮朝上,车厢朝下,这正是象形文字独有的魅力所在。


如今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过16万片,发现单字约4500个,其中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还曾发出“悬赏令”,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十万元。(同志们!知识就是力量啊!)


(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

甲骨文与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一同构成了中国汉字的起源,并在不断演化中沿用至今,汉字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表意文字。

记得河北博物院有一件战国时期的河光石文物,上面刻有一句简短的话语“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啊!”(译文)

而在剩下未被破译的甲骨中,是否也有某一片镌刻着来自商朝的问候呢?

叁、安定欣荣之地

当我们将视线从洹河边上的殷墟移开,望向羑(yǒu)河、淇河、漳河、汤河,会发现安阳的更多惊喜。


(羑里城,摄影@读者·飞扬牛仔)

3000年前,商纣王在羑河旁“画地为牢”,建造了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羑里城,拘文王、演周易。

《诗经·邶风》的重要发源地邶(bèi)城遗址,孕育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耳熟能详的优美诗篇。


(“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红旗渠精神,何以流传至今?)

20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林县百姓“水贵如油,十年九旱”的困境,3万多林县儿女从太行山腰凿出了一条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红旗渠。

耗时10年时间,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在崇山峻岭中修出了蜿蜒1500米的红旗渠,无疑是漳河之上最伟大动人的事迹。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攻取邺(yè)城并建都,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邺城地跨邯郸临漳与安阳)。

2009年在漳河南岸发现的曹操墓与去年正式开放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让世人得以拂去千年尘埃,重新认识一个有血有肉的曹操。


(高陵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等石牌,加强了墓主身份的确凿性,图源@今豫网言)

汤河之南谓之汤阴,汤阴县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这里是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乡,改建于明朝的岳飞庙中,存放着岳飞唯一一件存世手书原作。


(宋岳忠武王庙,PS:背诵《满江红》可以免门票喔,摄影@读者·霞客王松)

此外,袁世凯中西合璧风格的大型墓葬袁林也坐落在安阳,还有中国唯一伞状古塔,天宁寺塔(文峰塔),“天下第一塔”修定寺塔等。

见过“大世面”的安阳,早已超越时间束缚,等待更多人的探寻与赞美。



(上:太行天路,下:太行大峡谷玻璃桥,摄影@读者·霞客王松)

而历史之外的安阳,同样有着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北雄风光”太行大峡谷,群峰峥嵘、山色氤氲。

盘旋在山巅的太行天路,每年秋天都因醉人秋色频频出圈,在这条百里画廊上,放眼望去皆是红与金的世界。


途经红旗渠、太行天路的自驾活动:今秋(10月12日-10月24日),不如避开高峰的国庆假期,一起跟着资深山西领队整理的自驾线,探索太行1号公路!

安阳不可错过的美食,当属扁粉菜,扁粉条、豆腐、猪血、青菜一锅煮,浇上辣椒、蒜泥,配着外焦里嫩的葱花油饼,那叫一个得劲儿。

吃完扁粉菜还可以吃煎灌肠、生煎皮渣、道口烧鸡……,话不多说,下一站,安阳!


(扁粉菜)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红军第七十四师这个番号,而今已不为或少为人知,早就被历史封存住了。 但在“西安事变”前后,这支孤悬于...
原创 明... 现在,涌现了不少“明粉”。明粉痴迷于明朝,主要也是明朝是封建王朝中汉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朝代。当明朝灭...
原创 李... 李渊有四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才明白李渊的野心 导语:提及唐朝的建立,很多人都认为这主要的功臣...
元青花玉壶春底款白泓孤窑 元青花玉壶春底款白泓孤窑瓷器高30底8口径5公分,作为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
原创 曾... 1965年三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参加了人大常委名单的审定工作。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中后...
原创 刘... 粟裕被评为新中国首位大将,其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几乎无人能匹敌。他在苏中、苏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
原创 1... 盛唐时期,我国的国力,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鼎盛的高度。那个时候,日本为了学习先进的唐文化,前前后后...
原创 此... 核心提示:荀彧(yù)力主曹操奉天子到许都,使他迈出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一步。倘若没有荀彧的坚决主张,后...
原创 毛... “我这个人呢,是不会打仗的?我早些年的职业是教小学生的小学教师,谁教会我打仗的呢……” 在我们中华民...
原创 如...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十七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