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福建泰宁写生创作实录
创始人
2025-09-03 19:02:12
0

第一天: 金湖映照 甘露相逢

第一天,来到泰宁,熟悉的景色又添许多变化,新铺的柏油马路画着彩虹的分道线,旁边有可走自行车或者人的单独步道,湖畔散落着露营地,感觉更添时尚!

刘继红导师写生教学

下午再次游览坐落于大金湖畔的甘露别院,丹霞山色与碧波涟漪勾勒成一幅天然的画卷。别院的建筑以极简禅风为特色,原木结构隐于绿荫之中,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光影间尽显东方美学。在静心图书馆内安静地读一本书,书香与茶香交织,静谧的氛围让人瞬间沉淀。夕阳照在别院的松枝上,草叶上,闪闪发光!在广场上大家一起做一套八段锦,动作与呼吸同频,身心仿佛融入这片山水和禅院。

在清幽雅致的甘露别院里,中国艺术研究院培训中心的臧老师展开了写生教学活动。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写生与创作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让大家对二者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后,臧老师进行写生示范,从构图到用笔、设色等各个环节都做了细致入微的示范,耐心讲解要点,使学员们得以近距离观摩学习,受益匪浅。

臧家伟导师写生教学

吴自强导师写生教学

晚上书画家汇聚一堂,徐洁等导师激情挥笔用不同笔体书写“清友”,表达能来到美丽的大金湖畔的景阳书院,以书画会友之情。

赵红雨、张晓丰、赵禾欣

2025年8月25日

第二天:百里金湖 艺海徜徉

研学第二天,在和煦的晨光中完成了研学班大合影,然后前往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大金湖游览。阳光正好,湖面平静,独特的水上丹霞地貌穿插在碧绿幽蓝的湖水中,赤壁丹崖水中拔起,天然岩画令人称奇,有似仙人对弈,有似飞瀑流霞,在阳光照射下泛着朱砂色的光晕。乘游船徜徉其间,如浏览流动的山水长卷。

船靠岸来到隐于赤石深壑中、有900多年历史的南方悬空寺——甘露岩寺。崖穴呈倒三角形,一柱插地,不假片瓦,右鼓左钟,妙(庙)在其中,并有送子观音与状元的美誉传说。山下崖洞内的达摩像也高度还原,引人深思。

回到书院,开始班课。徐洁老师带领书法班从268字《心经》开始书写。最小的学员也完成了章草《心经》。心中有热爱,笔下是书之法度,纸上是每个人当下的心经。

晚间,艺术研究院培训中心应广大学员要求开启了名家讲堂。臧家伟老师首讲 “生活与写生”,从写生的原理到方法,古论今,受益匪浅。

臧家伟导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泰宁山水绘卷,水墨艺海徜徉。

徐洁泰宁书法研修班

刘艳敏、王俊萍、宇叶红

2025年8月26日

第三天:泰宁大赤壁

今天早上8点半,我们在郭院和3个导师的带领下,出发徒步登猫儿山写生。

一行人一边欢快的大声合唱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歌曲,脸上挂着孩童般的笑容,一边拾阶而上,沿途看到多个革命纪念碑和雕塑,了解到1932年,这里曾经是红五军团34师肩负“绝命后卫”的使命,经过与国民党十八夜昼夜地浴血奋战才拿下这个脚下的阵地,谱写了历史英雄篇章。我们闻而肃然起敬,一起在此留影作为纪念,特别要说的是导师刘继红曾经多次亲临一线战场身负重伤,大家说今天的写生课非常有意义,是一次红色之旅。刘继红导师,藏家伟导师登山途中,以几棵树干为列给学生们讲解主次,线构图要点。

转眼大家登上山顶,立即被青翠群峰怀抱碧玉般的湖水的丹霞景观吸引震撼,纷纷拍照留影,记录下此刻的美景。导师刘老师、臧老师、吴老师一刻没有歇息,立即铺开画纸开始创作和学生讲解,即使在初秋的烈阳下汗水湿背也不在意。同学们看完导师们的作品后也激发了创作灵感和热情,把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观察融入各自的画作里。

刘继红导师

臧家伟导师

吴自强导师

部分学员写生剪影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大家一起收拾东西和空的矿泉水瓶下山,一对母子狗狗从上山一直陪伴着我们,这时候也一起和我们下山了,有人说这是热爱艺术的狗狗,哈哈。

下山再次经过革命先烈的英雄丰碑,会唱的几个人不由一起唱起了红歌,歌声回荡在小山谷里。

难忘的一次红色之旅写生,难忘的一次心灵之旅。

杨敏 2025年8月27日

8月27日下午刘继红导师班授课记实:1、实物写生南瓜转写意,强调笔墨关系,以方笔为主,勾线块面要老辣,墨气舒展,气韵生动,色彩搭配鹅黄藤黄褚石加少胭脂,构图为S型,有势,经营好三根线留白很重要,画面要有力量感,不要巧要拙。

2、白描芭蕉,首先观察实物再总结,线的艺术。分组画留出气口,有方有圆,勾线时要慢,一边画一边整理,注意线性,线无三分直,可托笔等,画长线可直撑画面,画时要思考对比,要整体。

晚上,第二次公共课徐洁老师主讲“每个人的心经”,老师把自己多年创作的心经进行分享,从唐代以来很多书法家用不同笔体书写了心经,都是自己内心的心经,可以用不同的载体不同笔体,附于这些不同意义和文化,可释放自己的情绪,心经已超越它本身,是精神的升华,我们要不断汲取循环往复,用线致敬,画心性,记录生活,找到自己,笔还是那笔,心经还是那心经,只不过放下了,做自己就好。

徐洁导师

赵禾欣总结8月27日晚

第四天:泰宁老虎际写生记

2025年8月28日上午,学员们 身背画㚒,手拿画笔,个个精神饱满,就象冲锋陷阵的军人,沿着弯延崎岖的山村公路,经过40分钟车程,到达写生目的地老虎际。历史背景:老虎际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泰宁的吊脚楼),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与名的由来:村落位于泰宁县大龙乡里坑村,背靠弥勒岩(海拔800余米),左有护龙山,右有白虎岩。大布溪与金溪环绕其间,形成“玉带环腰“的风水格局。原名“龙虎际”,因忌讳“龙虎相争”,改为现名。

刘继红老师带领学员,选到一个溪水细流的拐弯处,大家坐到小竹椅上,摆开画板,准备写生。刘老师先讲:面对美景丛林奇石。如何选材?如何构图,以石为主?还是以树为主,我们不要急着写生创作,要观察一下周围环境。山花野草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一草一本都有故事。咱们就是要画局部,以小见大。学员们听得都很认真。大家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在画板上,开始勾、皴、擦,的开始写生创作。

随后臧老师也过来看看学员们的写生稿,有的学员提出来不会找石头的结构线,看不懂。臧老师一一给学员们一笔一画讲解了石头的结构线怎么找、怎么画,老师讲的认真细致,学员们听的入神,顿时解惑,受益匪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其间,偶遇福建省人大致公党的领导考察,个个驻足观看,赞不绝口。 一是有这么多师生来写生;二是,说明老虎际古村落的自然风光的有价值。

此次写生,给我们的感受:一是,走进大自然,走进古村落,走进古建筑;二是,有大写意画的大咖刘继红老师,带领大家写生,亲自讲解,亲自绘画。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我们非常幸运;三是,一同写生的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臧家伟导师,军人画家吴老师,深圳来的女书法家徐洁老师;让我们大开眼界,感受到老师们的绘画魅力及书法功底。让我们在刘继红老师的带领下,为传承和发扬好大写意花鸟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刘继红导师、臧家伟导师、徐洁导师、吴自强导师写生采风剪影

牛宝明、贺萍撰稿

2025年8月28日

2025年8月28日晚 记吴自强导师授课

今天晚上7点半,吴自强导师给我们学员上课,主题“中国人的审美根脉”。

吴老师说大家在各自行业都很优秀,但作为中国画学习者,追求艺术之路还很漫长,除了要勤奋多画,更需要提升审美力,培养艺术气质,养心、养身、养性,养自己的品格,才能更好的把个人的理解和情感充分表达呈现在画上。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吴老师谈了以下四点:

1、多读书,多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把文化修养与笔墨基本功修炼相结合,吴老师说他自己还经常诵读古诗词,并当即给我们流利背诵了一段诗词“滕王阁序”。

2、 学山水画也要练习书法,因为中国画和书法有相似之处,笔触都有抑扬顿挫,所以大家要练好书法基本功,每天至少抽出15分钟练习毛笔字,对画好国画很有帮助。

3、多观摩研究历史名家的笔墨语言和笔墨神韵,像赵孟頫的洛神赋等佳作。传统和创新,一定是先把传统吃透了再谈创新。

4、兴趣热爱很重要,念念不忘,全情投入到绘画其中,这样的话,相信大家会在书画里面越来越汲取更深更好的营养,交更多更好的良师益友,将来成就自己,在书画里得到快乐的源泉。

以上是吴自强导师今晚课程的总结,刘继红导师,臧家伟导师随后分别做了精彩发言,中心思想就是艺术家教授们希望我们学员进步收获。吴自强导师在部队锻炼过的,历练了他的品格,他的绘画艺术修养很全面,丰富的人文涵养,通过他的笔墨也表现在了创作中,出色的作品遍布世界。吴自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是我们学生的榜样!

学生杨敏报导

第五天:参观明清园、尚书第

上午,时间穿越到600年前,我们来到《明清园》,这里所展陈的古建筑、古木雕精品都是在旧城改造的背景下抢救性保护下来的民间艺术瑰宝。(包括大型古建筑、木雕艺术、家风家训、福文化)非常值得一看。

下午时间穿越400年前我们来到《尚书第》(也称五福堂),《尚书第》是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邸,建筑布局严谨合理,这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明代建筑群。 以上两处参观非常振憾。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确实不虚此行。

晩上,由刘继红老师授课。这已经是此次培训的第四次讲座。我们这次来泰宁培训非同寻常,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在短短的几天内亲耳聆听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以臧家伟老师为首的,包括刘继红、徐洁和吴自强等几位高师的经典讲座。

老师们精心准备课件为大家授课,共同探讨艺术、交流人生。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多次带领我们冒着酷暑到户外写生,身体力行教授写生技巧和学习方法,经常是老师和学员们在烈日与激情中同框,汗流浃背完成写生。对学员们在写生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解答,随请随到,百问不烦;并对学员的画稿和作业认真讲评、指导和修改。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上,从写生到绘画上,从白描到墨稿上有所长进与提高。

今晚刘老师授课的题目是:《伟大时代需要大写意精神》。刘老师用其所学知识及亲身经历讲述他所知道的我国大写意的发展历史,个人绘画成长辉𤾗史。一口气脱稿讲了近两个小时。他激情地向大家介绍大写意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根,是中国绘画的精神,是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流淌在中国人心中的血脉。他个人如果不能把56年来学到的知识和本领𨒂续下去非常遗憾。决心一定要把大写意发扬光大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刘老师的讲座感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

写到这里,我们深感时间流逝太快,多么希望能𨒂长培训时间,能更多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经常举办这样交流培训,让我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引下,共同为繁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奉献每个人的爱心和力量。

刘继红导师大写意工作室 刘秀琴撰文

第六天:上清溪、景阳书院

2025年8月30日上清溪漂流,在丹霞褶皱里,与自然对谈。

上清溪的美,是地质运动与时间共同创作的杰作。亿万年前,地壳的隆起与流水切割,将大地雕刻成千姿百态的峰林:有的似驼峰蜿蜒,更多的则是被风化得圆润的“赤壁”,表面布满蜂窝状的孔洞,像是大地呼吸的痕迹。溪水时急时缓,在峡谷中迂回,将阳光折射成碎金,落在画布上,便成了最生动的底色。

结业仪式

芭蕉叶下的笔墨——写生感悟

蝉鸣裹着暑气在芭蕉叶间流淌,我攥着羊毫笔站在斑驳光影里,手心微微出汗。今天在芭蕉树下写生,刘继红老师示范白描时,笔尖在叶脉间游走的轨迹让我屏住了呼吸——那些或轻或重的线条哪是画出来的?分明是情感在纸面上的奔涌。

“线条要有呼吸感”老师边说边示范,叶脉的转折处突然顿住,墨色在生宣上洇开一朵小小的云。我忽然明白,所谓"生命力"原是画家与草木对话时的心跳。当我也试着勾出第一片残叶,歪斜的线条里竟藏着怯生生的期待,像初春的芽尖顶开冻土。

刘老师换上大笔调墨,用水墨的方法示范,芭蕉叶的背面在笔下幻化成水墨交响。我学着让笔尖蘸满不同墨色,看它们在纸上自然交融,忽然懂得"老辣"不是刻意的粗粝,而是岁月沉淀后的从容,纸上的芭蕉已不是单纯的植物。原来写生从不是复制自然,而是让自然成为照见内心的镜子。

结业了!一周的学习聆听了四位老师的讲座:臧家伟老师“生活与写生”,徐洁老师“写每个人的心经”,吴自强老师“中国人的审美根脉”及刘继红老师“伟大的时代需要大写意精神”,都给予我们绘画和人生的启迪,把兴趣爱好提升了新的高度,受益匪浅。写真心、真爱、真性情,才有生命力!

祁月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中国作为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岁月变迁,传承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在我们中国人的...
原创 1... 文丨临川 编辑丨T 1991年8月,克里米亚的阳光依旧灿烂,而戈尔巴乔夫却在此地意外“休假”。苏联...
原创 刘... 历史上他犯了两个很严重的判断,这两个错误或许成为了蜀汉一统天下的遗憾之处。 他的聪明才智、卓越领导能...
原创 明... 明朝有一位皇帝,他两次称帝,年仅9岁时当上皇帝,少年天子雄心壮志、御驾亲征,不料全军覆没、自己也沦为...
原创 秦... 在北京卫视首播的《山河月明》,号称是对“永乐盛世的历史考究与还原”,讲述了明成祖从年少起就喋血沙场,...
原创 马...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出兵襄樊。在初期的战役中,关羽发挥了他因为死守荆州,而被压抑多年的军事才能。在兵力...
原创 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马背上的蒙古人一路征战,最远打到欧洲多瑙河区域。那么,矮小的蒙古人到...
原创 韩... 我国拥有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历史当中曾经出现过很多非常有能力的将领,这些人有的辅佐帝王成...
原创 蓝...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靠的是义子义侄的支持,朱元璋少时父母双亡,流落到皇觉寺出家为僧,受尽了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