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书法老师姜皓阳不以速成考级加分为招揽,不以速成为目的吸引眼球,只是单纯享受着笔墨带来的情怀与美好,带着孩子们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书写出汉字的温度与祝福。
姜皓阳是赣榆区书法骨干教师,问起他为什么做书法老师、开培训机构,他说,自己与书法结缘已久,深爱笔墨与纸面相触的瞬间,喜欢去体悟笔墨纸砚间的奥妙,“写‘人’字要先撇后捺,求一个稳,写’中‘字须竖画后中,讲一个‘正’。书法中蕴含的这些道理,是随着笔尖慢慢渗进心里的。”
当他看到身边许多孩子只有手机玩得溜,握笔却费劲,写的字歪歪扭扭,甚至连楷书、行书都分不清时,他心生忧虑。他希望让孩子们亲手感受毛笔笔触间的魅力,闻闻墨香中的深厚底蕴,了解做人之本,做事之道。就这样,他办起了书法培训机构,这一做就是十年。
教的是字,练的是心。姜皓阳从不跟孩子们鼓吹速练成才和考级,而是常跟孩子们说:“慢点儿写,别心急。”这样反功利主义的教学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书法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他向学生们传达颜真卿字体里正直的刚韧劲儿,让孩子们感受字里行间有风骨。坐不住的孩子在笔墨间稳住了身,没耐心的孩子在纸面间沉了下气来。姜皓阳坦言,教书法不仅仅是“教写字”,而是更希望孩子们从笔墨书法中学习踏实做事,认真做人。
尽管很多人觉得书法“老气、枯燥”,但姜皓阳却努力让它变得“好玩”。春节前,他带孩子们写春联,让孩子们在家门上欣赏自己的“成就”。端午节,则书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再讲讲屈原的故事,把中华文化故事种进孩子们心里。他用卡通字帖,把笔画比喻成“小木棍”“小水滴”,降低教学门槛。对有基础的孩子,就教写便签和贺卡,让书法融入生活。不需要多么专业,只先让书法回到日常中来。
不功利,是一种坚持。常有家长问:“学多久能获奖?能不能考级加分?”可姜皓阳却坚守教育初心:“先让孩子爱上写,比啥都强。”他坦言,书法急不来,一两个月成不了“小书法家”。在他看来,孩子今天比昨天多写直了一笔横,就值得高兴。他不打算成立“速成班”,只想守好这片小天地,陪大家一笔一划写下去。未来,他希望“让这墨香飘得再远一点”,他想通过线上教学等方式,让书法与现代科技手段相融合,让更多人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让便捷高效的教学方式惠及更多人。
书法不只是写字,更是写心。姜皓阳老师用十年坚守诠释了书法教育的真谛。在一笔一划之间,他传递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人格的塑造。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责任,更看到了在浮躁时代中难得的教育定力与情怀。他在一笔一墨之中,书写着教育的温度与深度,而这,或许正是教育最本真的样子。
实习生 雍茜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胡妍璐
下一篇:傅继英书法:时来运转